工地之陰影:黑色需求的產生
2010-9-25 21: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筑鋼材,經過生產、流通等若干個環節最終要進入建筑工地,不過恰恰是在這一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引人注目。“大部分工程的材料都是夜間運到工地,因為這個時候雇方、監理基本都在睡覺,此時也是躲避監理和雇方的最佳時機,一些‘瘦身’后的鋼筋送到后就會很快被悄悄使用到工程。”
一位多年隨同某建筑施工隊負責看場的丁師傅向本報記者描述了這一現象。
丁師傅說,其實,建筑公司在施工時,可以偷工減料的環節很多,比如減少應鋪設鋼筋根數、縮短鋼筋“扎籠”時規定的接頭長度等,都是他們慣用的手法。
最為驚心的是,一些施工方為賺取暴利,要求工人每筑起一層樓房便把安插好的鋼筋向上拔出一節。拔到最后,6層的樓房,底下四層的水泥柱里根本就沒有鋼筋。丁師傅一臉膽怯地說:“一般他們都在晚上加班時這么干”。
頻頻出現“偷工減料”等操作,施工方也或多或少的對外表現著一些無奈。這些行業“貓膩”,與國內建筑公司競爭激烈有一定關系。
就拿工程項目招標來說,每一個工程都有那么多施工單位搶著要做,“如果這些施工單位不偷工減料,又將怎么彌補低價競拍下的高成本預算,從而賺取利潤。”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屆“21世紀中國建筑企業家論壇”上,一位未具名的建筑企業代表向本報記者如實說出了其中的緣由。
據記者實地了解,上述操作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目前送工地,尤其是一些動遷房、經適房使用的鋼筋大多為廉價,難免混雜一些偽劣產品。
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調研,在催生劣質鋼材出現的本質原因中,“黑色需求”占據了重要一塊。
所謂“黑色需求”,就是指為了節約建造成本,主觀上故意采購劣質建筑鋼材用于房地產、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需求行為。
據了解,在基礎建設領域,黑色需求多是來自于“中飽私囊”的個人利益驅使,用納稅人的錢,打著基礎建設的旗號,拼命偷工減料,造出諸多“豆腐渣工程”。而在房地產建設領域,在房價拼命上漲的今天,依然有許多建筑商慣于在成本控制中打起建筑鋼材的主意,主觀上采購或者要求承辦方采購劣質鋼材以降低建造成本。
可以說,鋼筋的整個“瘦身”流程相關各方都是既定利益獲得者,最終損害的只是建筑質量和公眾的生命安全。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表示:“由于建筑結構質量問題,我國建筑物使用期限與我國規范規定的普通房屋結構所要求的50年以上或100年及以上的使用年限相差深遠。”工程質量是建筑業永恒的主題,應盡快引起相關建筑企業的予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