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企業信息化現狀
2010-9-25 11: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物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現代物流業將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我國己建成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也開始起步、配送中心穩步發展、現代物流技術的應用得到加強。但是,由于我國的物流業起步較晚.再加上觀念滯后,硬件老化、成本較高、管理體制落后等原因、物流過程的各個環節還處于獨立、分割的狀態、離一體化、信息化、規;默F代物流業還有一定差距。面對擁有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的外國物流企業的挑戰、中國的物流業應用現代物流理念和先進的運作方式、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應對物流市場的國際化競爭,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倉儲協會去年公布的中國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的調查結果顯示、作為物流信息化進程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統、日益成為社會物流企業的發展”瓶頸”、物流信息資源整臺能力也成為物流需求方企業考查物流供應商的主要因素。我國只有39%的物流供給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并且大多數的信息數據系統都是相互孤立和靜態的、一些現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GPS、EDI、管理信息系統(MIS)等的使用還不是很廣泛。這直接影響了物流中心與用戶各方的溝通和協作,阻礙物流服務質量的提高、從而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企業的競爭力與服務質量。
由《國際商報》主持的《來華跨國公司物流服務需求調查報告》的結果顯示、中國物流服務理念以及信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中國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亟待增強。這次調查涵蓋了近百家來華外商投資企業、高達80%的企業對目前物流服務商的滿意度的評價為“一般”、受訪企業認為物流服務商需要改進的方面、依次為信息傳遞效率、運作成本、滿足需求的波動能力、作業速度、服務內容和服務態度等關于中國物流環境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讓會化倉庫的運作管理水平。多于三分之一的企業還是采用“手工信息處理”,僅有尚且不足2%的企業是“機械化作業、信息化處理”。
面對這一現狀、如何將傳統物流業轉化為現代新型的物流業運營模式就成為我國當前物流發展急需考慮的重要問題。
提高我國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對策
在電子商務時代,在改進物流服務理念、大力培養物流人才、打破地方保護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將傳統物流業務流程中所包含的各個彼此分離的環節集成起來、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結和管理,使整個業務流程臺理化、透明化.才能行之有效地實現由傳統向現代物流的發展和轉變。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快建設生命我國特點的現代物流信息處理通用平臺。我國現代物流業的信息化建設而言、關鍵不是硬件問題、也不是軟件問題、而是企業在徹底轉變傳統管理和經營理念的基礎上,以用戶為中心,以市場為主導,搞好項層設計,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適臺我國特點的現代物流信息處理通用平臺、實現現代化物流的電子商務化。通過這個平臺整臺行業舊有資源.利用公共平臺在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車輛調度、路徑選擇等方面,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各種相關的信息資源,并在流通領域及其相關領域切實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這將會從根本上改善物流行業的現狀。
2.應從系統化的角度構的構建我國物流信息系統自從豐田公司提出JIT的理念,突出了物流在形成企業競爭優勢中的關鍵作用、引起了一場物流革命以后,”物流”以及相關聯的”供應鏈管理”(SCM)就成了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誦過實施信息化不僅會加強自身在物流方面的競爭力,而且物流業信息化的收益也使相關每一個企業受益。
隨著物流業的業務范圍擴大,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結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際物流、內貿物流、大區物流、城際間物流越來越呈現系統化的趨勢。物流必須與信息流結合才能體現現代物流的及時性,對于信息化的建設、應包括三個層次、即物流企業內信息系統的建立;物流業者相互間的信息網絡的建立;基于EDI的與貨主企業間的信息網絡的建立,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本身也包括信息處理技術、通信技術與通信設施、標準化技術三個方面為此,管理界提出”整臺的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強調從整個供應鏈的觀點去看問題,增強信息在整個供應鏈上流動的強度和可見度、從而從整體上來提高物流的效率。
3.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時刻以客戶為中心在進行信息化的全過程中、應注意人在整個信息系統中的作用和態度。客戶分為內部客戶與外部宮戶,對于內部宮戶,要注意有效溝通與相應的激勵,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與機制的激勵來引導;對于外部客戶的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圍繞“專注于企業的核心能力”在不斷地進行著經營戰略調整和組織結構再造,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物流業者。貨主對物流的“及時性”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作為客戶的企業大力引入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系統,要求物流業者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要不斷創新,與不斷進步的客戶同步成長。
4.信息化與流程再造相結合。物流的信息化首先是一個流程再造的過程,物流的成功必然伴隨著業務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不能局限在一個純技術范圍來研究。許多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都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簡單的應用、個別環節和功能的信息化已經得到較大的改善,但是進一步的信息化、現代化,需要解決產業的整個系統優化、流程改造、經營管理理念等問題,信息系統需要集成。
此外,還應加強國際互聯網的有效利用。國外物流企業十分重視國際互聯網資源的有效利用,開發了基于國際互聯網的各種在線查詢系統,通過互聯網技術,顧客查詢信息能夠得及的地響應,并且各種交互內容都得到加密技術和密碼的保護。同時還發行了客戶端工具,以桌面工具條的形
用查詢系,以方便顧客在個人電腦上進行查詢。我國一些大的物流企業也開始利用國際互聯網來獲取信息,雖然同國外多年先進的作法相比還很成熟,但也充分顯示了我國物流企業利用國際互聯網的能力與意識。另外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的安全運行環境和保障體制、金融體系的建設、法律政策環境及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上都需進行規劃與完善。
我國物流企業面臨著的機遇與挑戰,只有認清目前在的問題,大力發展物流信息化,提高人員素質,才能迅速提高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第三利潤源”的爭奪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