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基于CIMS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的研究

2010-10-7 11: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引言
  當今社會,企業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加強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方法。成本核算是企業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正確的成本信息是企業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由于現階段的會計電算化軟件不能實現成本數據信息的自動收集。還需要人工方式建立成本數據信息,因此,從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現階段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只不過起到了。借助于計算機”的手工記帳的作用,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管理機制與以前還是一樣,其作用必然是不明顯的。
  對于制造業而言.企業的成本主要發生在生產過程,承擔生產任務的是企業的生產車間,它是企業成本數據歸集的重要來源。
  企業信息化發展和應用對成本管理的體系和方法有著重要的影響,構建適合于信息化高速發展形勢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型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和制造執行系統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站在全球市場環境下,從企業全局角度對經營與生產進行的計劃方式;是制造企業的綜合的集成經營系統。很多企業采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JIT(just In Time,JIT)等理論為生產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工具。
  由于車間生產管理強調生產計劃的執行以及生產現場數據的采集和回饋,而ERP、Jrr等強調企業的計劃性。因此,在車間生產管理和控制上,ERP、JIT等就顯得力不從心。這一間題直到出現“制造執行系統”這種理論才算完全解決。20世紀90年代美國先進制造研究機構(Advanced ManufacturingResearch,AMR)提出了“制造執行系統”(ManufaeturingFaeeution Systems,MES)概念,并將MEs定位于重點解決車間生產管理問題。美國先進制造研究機構AMR將MES定義為。位于上層的計劃管理系統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的面向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它為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提供計的執行、跟蹤以及所有資源(人、設備、物料、客戶需求等)的當前狀態等信息。
  MES在企業信息化系統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在ERP系統產生的生產計劃指導下,收集底層控制系統的與生產相關的實時數據。安排短期的生產作業的計劃調度、監控、資源調配和生產過程的優化工作。
  三、基于CIMS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
  按照MES的基本理論,MES架設了上層ERP系統與底層控制系統之間的橋梁。與ERP、MES以及底層控制系統相集成的集成化成本管理系統應運而生。通過與ERP/MES/PCS的集成,可以由生產活動直接產生財務數據,把實物形態的物料流動直接轉化為價值形態的資金流動.將生產所需物料的當前位置、數量狀態和價值進行統一管理,實現了信息流、物流與資金流的集成和統一,保證了生產和財務數據一致。財務部門能及時得到資金信息應用于成本控制,通過資金流動狀況反映物流和生產經營情況,隨時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參與決策并指導和控制生產經營活動。這種基于三層結構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正好體現了現代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的管理思想。
  (1)ERP層具體成本決策功能如下:
  依照企業戰略規劃,制定出戰略成本管理的規則,根據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成本動因分析,包括生產范圍、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生產能力的利用、工廠布局的效率、供應商和客戶關系等。
  描述出企業價值鏈,依據價值鏈制定出企業的最優目標成本,分解并下達給底層執行系統。
  接收底層反饋上來的成本報告,對企業價值鏈進行調整優化,減少價值鏈上不增值的環節。
  集成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成本信息,并通過信息技術進行作業分析和改進。按照銷售訂單的特征屬性估算出制造成本,為企業經營決策及時提供準確的成本數據。
  (2)管理控制層是整個成本管理系統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功能:
  作業分解。進行作業中心的劃分和歸并,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各作業中心成本庫的構建,最后形成完整的作業鏈和相應的動因庫。
  成本控制。采用全面性、目標管理、責權利相結合原則,對生產經營成本進行全面控制,包括生產前的配方設計、工藝流程安排以及控制實際成本的發生水平,以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成本計劃。依據銷售訂單來制定原材料成本計劃以及作業成本計劃。以便于對生活過程中人力、物力的耗費實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
  成本信息采集。生產各工序成本核算的基礎是對生產過程中物流的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包括:原料、輔料,水電風氣等能源介質及維修,備品備件、工時等。
  企業作業成本核算的基礎是各生產工序的成本,需要及時、準確地從其它子系統收集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原始數據,進行成本計算,以輸出各種成本分析報告,及時提供各種資源消耗信息,進行成本動態監控。
  作業成本管理:按照作業成本原理,對采集上來的實際成本數據和ERP層獲取的財務信息按作業進行歸集和分配處理,形成多種成本對象的成本報表。
  成本分析:分析成本核算結果,形成便于決策層進行決策的成本報告,包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消耗差異、成本變化趨勢分析等。
  (3)底層控制層:底層控制層關心具體作業的成本耗用,因此其成本表現出了具體性和短期性的特征。底層控制層的成本不僅要滿足作業層管理需要。還要能夠匯總生成管理控制層和企業戰略層所需成本信息,實時性是作業執行層的關鍵所在。計算機應用可以大大改善底層控制層成本信息的質量。
  四、成本數據歸集
  在基于CIMS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中,成本管理涉及到的各方面內容。但從方法和技術手段上來講,與獨立的非集成化的財務管理系統相差并不是很大,獨立的非集成化的財務管理系統由于缺少系統之間的集成和信息交互,造成信息孤島效應。從而影響財務系統的整體運作效率。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數據采集和歸集是成本管理中工作量最多、最繁瑣的工作。成本數據采集和歸集的自動化是十分重要的,在基于CIMS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中,成本數據采集和歸集有別于傳統的方法。它是由三層體系結構中的MES層負責和自動采集的。
  MES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負責采集生產現場中的各種必要的實時更新的數據信息,它有一套機制和方法實現生產現場數據的采集。因此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可以在MES系統中專門設計針對生產成本管理的一些數據采集項目。
  單對成本管理而言,MES需要設計和采集的數據項目有:(1)各種零部件每道工序的操作人員信息,包括完成本工序的全部操作人員的姓名、操作時間等;(2)承擔本道工序生產任務的設備信息,包括完成本工序的全部設備名稱,設備的操作時間等;(3)本道工序使用的原材料種類和數量;(4)各種制造費用數據采集。在MES中設計相應的成本數據采集項目。可以由生產活動直接產生財務數據,把實物形態的物料流動直接轉換為價值形態的資金流動。將生產所需物料的當前位置、數量、狀態和價值進行統一管理,實現了物流與資金流的集成和統一,保證了生產和財務數據一致。財務部口能及時得到資金信息并應用于成本控制,通過資金流動狀況反映物流和生產經營情況,隨時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參與決策、指導和控制生產經營活動。
  五、應用實例
  根據上面的基于MES的車司成本數據采集、歸集的思想和方法,筆者設計了針對某大型機車制造工廠的車間MES管理系統,并通過MES系統與企業的ERP系統和底層控制系統之間的集成,實現了基于CIMS的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ERP將車間生產計劃、BOM(Bill Of Materials,BOM)/圖紙/工藝文件、企業生產資源等信息傳遞到MES。MES中車間作業計劃管理根據車間生產計劃形成工段生產計劃;工段作業管理包括工段日生產計劃的編制、對設備和操作人員下達日生產作業任務、工作票的回收管理(成本信息的采集)及統計日生產進度等功能;車間物料管理建立物料臺賬。對庫存物料進行記錄、查詢和維護以及物料收發流水賬的維護及管理等;車間勞資人事管理進行工時核算、定額核算、指標核算和計劃核算;進行職工生產能力平衡核算、個人定額統計、班組定額統計和單位產品實際消耗統計等;根據職工的出勤情況匯總職工的考勤統計;根據班組、個人的得分情況;進行班組、個人的獎金工資核算;車間質量管理生產質量數據管理,完成車間班組綜合管理考核信息、質量信息管理數據、質量檢驗數據的管理;關鍵工序質量數據分析.對關鍵工序關鍵項檢驗的數據進行維護和分析。將廢品信息傳遞到車間成本管理、車間勞資人事管理、車間物料管理系統。產品數據管理模塊主要是對產品結構數據和產品加工工藝數據以及車間生產中所需的其他各種基本數據的管理;車間成本管理則對上述各個子系統收集的產品成本信息進行歸集和統計形成車間成本核算,并將這些信息傳遞到企業的財務軟件系統進行企業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通過該應用模型,可以看出企業的成本信息的采集和歸集完全與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步,其數據的真實性得到保證。
  六、結論
  本文在CIMS理論指導下。研究了車間成本管理與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相結合的方法,從而使得MES成為企業和生產車間的成本信息和數據采集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最終實現集成化成本管理模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