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內河航運船隊建設亟待解決四大問題

2010-9-23 15: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戴勁松 周琳
    近年來,我國不斷擴大內河航運建設的資金規模,2009年完成投資301.57億元 ,較 2008年增長了19.6%。然而,由于缺乏整體規劃等原因,我國以長江黃金水道為重點的內河航運在提升船隊實力方面,仍面臨運力過剩、市場競爭無序、船型標準化推廣難、船舶平均噸位小等一系列問題。
    到2010年5月,我國內河航運主通道長江干線港口全行業完成貨物吞吐量達1.21億噸,同比增長28.3%。目前,長江干線貨運量以年均15.2%的增幅快速提升,連續5年居世界內河貨運量第一,正步入恢復性增長階段。尤為重要的是,長江航運承擔著沿江企業鐵礦石80%、電煤83%的運輸任務,直接吸納人員就業200多萬人,間接吸納人員就業近千萬人,對沿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巨大。
    更重要的是,隨著低碳經濟興起,內河航運占地少、污染輕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著眼長遠發展,有關專家認為我國內河航運在船隊建設方面亟需解決以下四個難題:
    一是與遠洋船隊一樣,我國內河船隊也存在整體運力過剩情況。上海海事大學教授胡正良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內河船舶數量估計在25萬~30萬艘之間,其中80%以上是中小散戶,供過于求導致零運價、低運價的無序競爭。
    據介紹,各地內河航運發展逐漸興起,內河船隊的運力逐年攀升,尤其是長江沿線,內貿增長拉動作用明顯。據當地統計年鑒數據,與2005年相比,湖北、江蘇兩省2008年的內河船舶載重噸數分別上漲了44.29%和26.13%。
    二是市場無序競爭埋下安全隱患。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龔仁良介紹,除了寶鋼、武鋼、馬鋼和大型電廠等企業外,長航雖然是國內最大的內河航運企業,卻基本拿不到中小散貨訂單。這些訂單大多被個體船民用低于市場成本的運價爭搶,不利于我國內河航運企業的有序競爭,從而導致國有內河航運企業很難獲利。
    針對航運的低運價甚至負運價現象,交通運輸部曾針對海運業提出運價報備制度,但內河航運沒有采取相同措施。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許貴斌介紹說,由于內河航運船隊大都來自個體,操作不規范,備案制度難以推廣。一旦運力投入過多,供需就會失衡,而目前又沒有相應機制調整運力,行業協會的約束力也偏弱。
    三是船型標準化推廣難,航道效率無法完全發揮。由于對標準船型認識上存在差異,以及對船型標準化認識不足,導致船東對標準船型需求不強。加上標準船型的開發滯后于市場需求,使船東用戶無法得到想要的標準船型,未形成超前開發。此外,監管不嚴也造成我國船舶標準化進程滯緩。在這些問題沒有妥善解決前,如果展開大規模的淘汰落后和運力調整,必然導致結構性失業和船民恐慌。
    四是內河船隊船齡老、平均噸位小、船員低配或缺配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通過整治,近幾年我國內河船隊的平均噸位雖然有所上升,但總體上仍然非常小。根據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發展綱要(2004~2020年) 統計,1999~2003年,全國內河船舶平均噸位提高了82.7%,年均增長16.3%,從1999年的98載重噸漲至179載重噸。但胡正良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內河船舶的平均噸位在300多噸/艘,而美國的數據為1150噸,德國內河船隊平均噸位為2500噸。
    據了解,我國內河船員大都沒經過專業訓練,多來自于船民世家、外來務工人員、當地失業人員和民營各自船舶的所有人,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航行經驗不足,無法達到高等級內河船員相應文化程度的要求,甚至無法通過理論考試,技術水平較差。
    另外,趨利思想在小型公司、個體經營船舶較為普遍,以致船舶維護保養投入不足,甚至是漠視或放縱違法行為。還有部分公司與船員屬松散型勞動關系,公司對船員缺乏足夠吸引力,船員對公司缺乏相應的奉獻精神,安全管理制度存在建立與落實的“兩張皮”現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