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關鍵,全力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
2010-9-23 12: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梅州要實現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提出的“三年大提速、五年上臺階、十年翻一番”、2020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要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要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就要抓好關鍵環節,努力實現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發展模式、發展水平的新跨越,讓梅州經濟實現“大、快、新、特”的全面起飛。
梅州最根本的市情,就是經濟總量小。必須在“大”字上下功夫:集中優質資源、集中全市力量,主動對接國際國內的大資本、大項目、大企業、大市場和大品牌,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破解經濟總量小的困局,推動梅州綠色的經濟崛起,力爭在2020年實現生產總值突破2400億元、綜合經濟實力達到全省中等水平的目標。
梅州最高漲的呼聲,就是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一方面,全市干群都在期待梅州能盡快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另一方面,省內各兄弟市和梅州周邊地區都在積極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步伐。梅州沒有任何慢的理由、而只能不斷加“快”:必須以只爭朝夕的干勁和努力,把所有項目盡快推進、把所有措施盡快落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們的目標任務,實現后發快進、迅速崛起,實現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梅州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適合梅州實際的科學發展新路。必須不斷嘗“新”:在科學發展觀下,堅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辦法,發展新產業、培育新亮點、拓展新空間,到2020年基本形成綠色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全新的綠色的經濟崛起之路。這既是梅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須選擇,也是省委、省政府對梅州的殷切期望。
梅州最難得的優勢,就是獨特的區位、生態和人文資源。梅州雖然不靠海,卻是連通沿海和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而且立體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梅州的青山綠水和清新空氣,正是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民眾追求的“優質稀缺資源”;梅州上千年的客家歷史文化、公認的 “世界客都”地位,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特殊寶藏……做好 “特”字文章,是梅州特色發展、錯位發展的關鍵所在。
梅州最科學的決策,就是在市委五屆七次全會上圍繞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作了全面、及時、可操作性很強的部署。特別是明確了 “六個關鍵”:一是突出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大調整。綠色的經濟崛起是一種高端的發展模式,離不開高端的產業體系作支撐。必須加快推進傳統工業綠色轉型升級、使競爭力躍升一個新水平,全力推動戰略產業集聚發展、以反梯度承接產業轉移來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做旺做特旅游先鋒產業、打造全國有影響的綠色健康度假城,大力發展綠色現代農業、打造梅州農業大品牌,積極培育特色文化產業、將客家文化資源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做強做活商貿物流業、提升梅州發展活力和競爭力。二是突出擴容提檔,推動園區大開發。產業園區是我市戰略產業聚集的最重要平臺,也是梅州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實現“提檔進位”最關鍵的增長極,必須全力推動園區的大開發、大提速、大見效。三是突出選優擇強,推動項目大招商。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招商引資是重中之重。招商引資能不能突破,關系著我市戰略產業能不能做大、發展方式能不能轉變、綠色現代產業能不能盡快建成。要以是否具有產業帶動能力、能否延長產業鏈條為選擇標準,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有選擇地招大商、引大資。四是突出客都特色,推動城市大發展。推進城鎮化,能最快集聚發展要素,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最大范圍形成輻射帶動。五是突出宜居宜業,推動環境大優化。要通過建設交通順暢的區位環境、山水秀美的生態環境、崇文重教的人文環境、崇商重企的服務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把梅州打造成出行便捷、生態宜人、服務完善、和諧安寧的美好家園。六是突出轉移就業,推動民生大改善。要以勞動力轉移就業為重點、以推進基本公眾服務均等化為目標,通過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切實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強力抓好“雙到”工作,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而梅州當前最緊急的工作,就是按照全會的部署,切實抓好“六個關鍵”,全力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全市上下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明確目標,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以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的科學實踐、以經濟全面起飛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明顯成效,爭當廣東山區科學發展先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