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的“金藍領”
2010-9-20 9: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滕以來 卜艷霞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鄭林,他是日照港股份二公司機械一隊裝載機甲班的一名普通司機。由于其崗位專業操作技能非常過硬,并屢次在山東省港航系統技能大賽和日照市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奪魁,故被同臺競技的職業同行們譽為名副其實的港口“金藍領”。這位剛剛30出頭的小伙子,去年分別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和“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殊榮。
人生抉擇
1996年9月的一天,剛滿18歲的獨生子鄭林,從日照港技校懷揣著一張畢業證書,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中,面對著父親鄭兆平,眉頭緊鎖,沉默無語。
知子莫如家父。汽車司機出身的鄭兆平,此時此刻,非常理解兒子難言出口的心境。于是,便以和緩的口氣寬慰鄭林道:“今天,你技校畢業了,我沒啥好送給你留作紀念的,只希望你能記著這兩句話,‘世上沒有后悔藥;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小時候貪玩,錯過了上大學深造的機會,不過現在呀,想發憤成才還不晚。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也是一所鍛煉真才實學的大學校,只要你小子有志氣,說不定將來也能成大器!
父親的這番激勵,促使鄭林從此暗自下決心,到港口最艱苦的生產一線去,子承父業,當一名機車好司機。
鄭林自愿報名到港口生產一線就業的消息一傳開,便立即在許多同窗好友中間炸開了鍋。有的對此深感不解。有的忙打電話直言開導:“老同學,你可千萬別傻帽!個人能耐再大,也不如有個好爸爸。你家老爺子,在建港指揮部開車這么多年,肯定服侍過不少領導,給你找份舒適一點的工作,還不是小菜一碟?你犯得著自己往火坑里跳嗎?!”
母親也在背后勸說:“兒呀,你爸他開了大半輩子車了,風里來雨里去的,總是讓俺提心吊膽,F在,你又要自做主張學開車,家里就你一個獨苗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媽我,堅決反對你去冒險!我聽說,碼頭上的活兒,又苦又累又臟,還上夜班。你爸就你一個寶貝兒子,他能忍心不管你嗎?”
面對慈母的阻攔,鐵心要到一線經受鍛煉的鄭林,只好在私下向父親“求援”:“爸,我媽她思想頑固,就是不同意我學開車,請您務必要支持兒子的自主選擇,并相信我一定能干出點名堂來!”
鄭兆平在點頭默許了愛子的請求后,又吹了將近3個月的“枕邊風”,終于做通了老伴的思想工作。
同年12月的一天上午,在父母的一致支持和鼓勵下,鄭林興高采烈地來到日照港二公司機械一隊報到,并從此與碼頭上轟鳴運轉的多種機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勤學苦練
采用“以師帶徒”模式培養新司機,是日照港股份二公司機械一隊的一項傳統,整整24載從未間斷。但在所有年長師傅的口碑中,鄭林不僅是一位謙遜有禮、好學上進的徒弟,而且也是一位值得年輕司機敬佩信服的好師傅。
“所學技能本領在短時間內就能很快超過師傅的徒弟是鄭林;機車操作技巧首先教會徒弟的師傅也是鄭林!边@是當年分3個階段手把手地教會鄭林機械基礎修理、日常維護保養和實際操作技能的三位師傅共同對這個“得意門生”的一致評價。
在第一個師傅李濤的印象中,鄭林勤快能干,善于鉆研。每天總是提前10多分鐘到達維修車間,打掃整理里外衛生;開工維修設備時,又總是一身油污一身汗水,先把常用修理工具拎到故障機車跟前。而他學習鉆研起維修技術來,更是十分的投入,特別的入迷。他常常獨自一人,全天泡在油氣彌漫的維修車間里,將一個個維修過程的機器零件,先大拆大卸,后重新組裝,直到熟悉設備構造原理,掌握系統維修技巧,方肯罷手。
在第二個師傅李宗華的眼里,鄭林心靈手巧,動作麻利。常規護養各種設備,從不磨磨蹭蹭、拖泥帶水。他每天除了忙于各種機車的空濾更換、螺栓緊固、打油潤滑等基礎護養以外,還見縫插針地對照圖紙,潛心鉆研大量新設備的超前護養技術。凡是經他精細護養過的設備,無論新舊,在投入使用后,其磨損率和故障率都很低。
在第三個師傅厲彥軍的心中,鄭林的專業操作技能出類拔萃,且永不服輸。他既是全集團歷屆職工技術比賽裝卸載機項目的“常勝冠軍”,又是代表日照港參加省市青工技能大賽的“金字招牌”,多次被各級授予“優秀崗位能手”和“一線技能標兵”等光榮稱號。
勇于創新
“長年累月與機車打交道,一次鮮為人知的意外漏油事件,使我總結出一條刻骨銘心的經驗教訓。”為人坦誠直率的鄭林如是說。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個夜班,一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寒流突襲日照港口,整個作業碼頭的氣溫頓時驟降至零下十幾度。由于鄭林在潛意識里對進口設備始終有著較高的信任感,那次在出車前的匆忙檢查中未能檢查徹底到位,結果忽略了一個固定液壓油管的螺絲松動,致使已到達作業現場的機車,因途中大量漏油而造成制動失靈,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事件發生后,盡管無人察覺,也無人來追究他的責任,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的鄭林,卻能夠自覺做到舉一反三、痛定思痛,徹底查找自身可能存在的職業漏洞,并想方設法加以彌補。之后他在班組工作日志上寫下了這樣一段發人深思的話:“人與車相比,人處于主動地位,車處于被動地位。作為一名稱職合格的機車司機,必須要對自己掌控的設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愛惜如命,呵護有加,檢查仔細,不留隱患,以保證班組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善于鉆研的鄭林,不但善于從教訓中尋找突破,而且更善于從平凡中尋求創新。
“鄭林在全隊200多名機車司機中,單機作業速度最快,單班生產量最高,裝車皮質量最優!边@是機械一隊隊長李磊給這位港口“金藍領”所下的“三最”定義。
知情人的心里都清楚,鄭林獲得“三最”美譽之稱的原動力,便是他能夠持之以恒堅持生產工藝流程創新,鍥而不舍進行設備操作技術攻關。2007年春天,鄭林針對到港礦石車皮裝車效率緩慢、平車質量不高的現狀,主動聯合相關車皮作業人員,圍繞如何改進生產工藝流程,進行自主創新,開展QC攻關。經過QC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研究探討和反復試驗摸索,先后發明創造了“凸字型取料”、“一鏟準”、“一加二倍數裝車”、“標準劃線平車”等一系列科學方法,使車皮整體作業效率和貨運質量得以全面提升,如:此前裝滿一列車皮通常需要四個多小時,采用新的工藝流程實施裝車后,裝滿一列車皮僅用不到三小時即可保質保量完活,并且裝車平整、滿載率高,既大大縮短了車皮在港停留時間,又全面保證了裝車發運質量。
最近幾年,隨著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發展越來越快,大量新設備新技術被廣泛應用。而有許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司機,對裝載機上統一安裝的手持終端系統、GPS定位系統、車載節油系統等,使用起來總感到無從下手,鄭林就主動給他們做演示當示范,逐一傳授使用技巧,不厭其煩講解要領。
愛崗如家
2006年,事業有成的鄭林與一位美麗大方的醫生結為伉儷,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小家庭,次年又育有一子,名為小雨。
然而,一向支持鄭林工作的妻子,最近卻突然跟自己的丈夫翻了一次臉。原來,整天忙于車皮裝卸作業的鄭林,開車多年落下的肩周炎越來越重,在睡覺時翻身都感覺很吃力。作為醫生的妻子,多次好言相勸鄭林,要趕緊找單位領導請幾天假,去醫院集中接受一下治療,可鄭林卻總是以工作忙為由,一拖再拖。
鄭林無論白天黑夜在躺下休息前還有個習慣,不看會兒有關機械理論方面的書,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這次小兩口吵架,妻子又揭了他的“老底”:“你常常深更半夜的亮著燈躺在床上看書,也是個令人反感的壞毛病,不但容易使你的肩周炎加重,還影響我和小雨睡個安穩覺!
鄭林遠在臨沂的岳父岳母,在電話里得知小兩口最近鬧起了別扭,特意趕來勸說:“鄭林呀,你開車到底開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反正現在單位上都知道你得了肩周炎,何不趁機向領導要求改改行,上個常白班養養身子,下了班也方便照顧一下小雨?”
鄭林紅著臉對岳父岳母說:“請二老理解我的崗位。要是干我們這一行的,都撂了挑子,隊里的裝車任務就無法完成了。再說,領導們已經考慮到我的身體狀況,沒有十二分緊急的任務,一般不安排我上車頂班,我哪能還提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