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再演“士兵突擊”
2010-9-20 9: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于慧萍 白云
日前,深圳發展銀行宣布,該行推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正式突破1000家用戶。這標志著行業領先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邁入成熟運作階段,也意味著中小企業可以享有更為便利的線上金融服務。
深圳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深發展)早于2009年初,即推出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如今已經快速突破1000家用戶,并協助40多家核心企業有效實施供應鏈協同戰略。借助“線上供應鏈金融”這一獨創的全新金融服務平臺,該行將物化的資金流轉化為在線數據并與核心企業對接,在線連接供應鏈核心企業、經銷商、供應商、物流公司和銀行,向供應鏈“1+N”全體企業提供在線融資、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
據深發展相關產品專家介紹,線上供應鏈金融可以在線嵌入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電子商務平臺,共享“1+N”供應鏈實時交易信息。從而更便捷地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真正實現供應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在線整合,對整個供應鏈的協同、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和財務供應鏈優化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和現實意義。
多方協同共贏
早在2009年中,核心企業協同供應鏈管理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進行嘗試,使得供應鏈電子商務、電子物流應用日漸升溫。而這時,深發展這家傾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銀行,已經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已經在汽車、鋼鐵、家電等行業,寶鋼、一汽夏利、江淮、美的等核心大廠應用了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服務。”深發展公司產品管理部總經理金曉龍說:“2008年中,我們開始實施這一項目,2009年我們首先與江淮汽車試點開展,目前具體使用的企業累計已經超過1000家。”
深發展稱,線上供應鏈金融是指通過銀行服務平臺與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平臺、物流倉儲管理平臺無縫銜接,將供應鏈企業之間交易所引發的商流、資金流、物流展現在多方共用的網絡平臺之上,實現供應鏈服務和管理的整體電子化,該行據此為企業提供無紙化、標準化、便捷高效、低運營成本的金融服務。
也就是說,“線上供應鏈金融”這一獨創的在線服務平臺,將物化的資金流轉化為在線數據,可以無縫嵌入核心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從而在線連接供應鏈核心企業、經銷商、供應商、物流公司和銀行,把供應鏈交易所引發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實時傳輸與展現在共同的數據平臺上并可授權共享,銀行從而在線提供電子銀行服務,構建對企業客戶全方位、全流程、多層次的線上服務體系。
同時,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還與物流公司對接,對于那些采用了動產與貨權質押授信的客戶,還可以在線辦理抵/質押品入庫、贖貨,而物流監管公司則可以通過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實現全國各處分散監管駐點的統一管理,在線統計和管理抵/質押品,而且這些商品的信息(品名、規格和價格等)還可以從核心企業發貨時自行取得,甚為方便。
概括地講,通過線上供應鏈金融的對接嵌入,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得以完整實現“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所有功能在線提供、在線使用,這種將金融功能無縫嵌入供應鏈實體經濟流轉流程的安排,對于供應鏈管理實踐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具有革新意義。它為供應鏈參與各方提供了一個多方協同共贏的全新平臺。
統一商品編碼
長期以來,供應鏈協同難以推進的一個重要障礙在于,供應鏈“1+N”成員企業之間,以及供應鏈與服務于供應鏈的各方協同主體(包括物流、銀行、保險、行業信息服務機構等)之間,對于商品的識別難以統一,更遑談多個行業、多個主體之間商品不同識別體系的編譯、協同和實現數據化傳輸。
這是實現線上供應鏈金融必須跨越的“鴻溝”。“既然我們深發展選定供應鏈金融作為戰略發展方向,統一各個合作方的商品識別體系,給商品一個統一的編碼,就必須做。”金曉龍說:“供應鏈金融涉及主體眾多,行業廣泛,深發展目前的供應鏈貿易融資服務涉及鋼鐵、汽車、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十幾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幾十個大類,上百個品牌商品,我們都要將這些商品編碼,然后在‘1+N’供應鏈成員、物流公司和銀行之間做到商品數據互聯互通,共用共享。這是一個艱巨的協調難題。”
深發展決定以標準商品編碼為基準統一供應鏈金融的商品“語言”,給商品頒發一個自由穿行多個主體的“通行證”。2008年中,一個集研究機構、企業、咨詢服務中介各方力量的研究團隊,開始實施《線上供應鏈金融標準商品編碼》的編制工作,隨后在北京、深圳、佛山等地開展了大量的調研。課題組系統研究了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兩套分類編碼標準,并在考慮到物流公司、銀行在實際工作需求的基礎上,獨具匠心地以國際關稅合作理事會組織制定的《商品名稱與編碼協調系統》(英文簡稱HS)為基礎,通過“標識代碼+分類代碼+屬性代碼”,將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可能作為押品的商品分類,按照部類、大類、中類、小類進行四級細分,進行簡化編碼。
標準編碼的成功編制,攻克了各個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之間,以及供應鏈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服務主體之間對不同商品識別體系的兼容問題,“線上供應鏈金融標準商品編碼體系”由此成為協同供應鏈的數字化“世界語”,為供應鏈“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在各利益相關方的數據傳輸與信息共享創設了基礎條件。
實現在線融資
將中小企業置于供應鏈之中考量其融資問題,是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創新價值。現在,在核心企業主導的“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平臺+ 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之上,中小企業享有的金融便利更加具有變革意義。
首先,供應鏈企業交易信息、押品信息、監管信息、額度信息在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一切清晰可見”,更易融資。深發展產品專家介紹,該行自償性貿易融資重點“看生意”,特別注重分析的關鍵信息,如做什么生意(商品)、和誰做生意(應收賬款/貨物的品質)、過往做得如何等等,多數都可以從電子商務平臺上共享到,這樣既省卻了銀行的信息甄別成本,也增加了信息可信度,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容易快捷。
其次,核心企業“有組織”的融資安排,使中小企業融資更快、成本更低。本來,供應鏈中小企業成員的資金缺口,就往往由于核心企業轉移流動資金壓力造成,比如核心企業向上游賒購或采購庫存前移、向下游預付款銷售或成品庫存后移。現在,核心企業憑著很高的信用等級,將經過信用考察評估之后的成員中小企業推薦給銀行,并且開放與成員企業的交易信息,有的核心企業更進一步給予銀行必要的協助,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融資,銀行得以引入核心企業作為風險控制的重要變量之后,風險控制就更有把握了。
再者,享有真正的在線融資。上下游中小企業在取得深發展授信額度并簽署相關線上化合同、協議,開通企業網銀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后,可通過網上銀行或銀企直聯實現在線自助融資申請、在線保證金轉入、在線提前還貸申請、在線質押申請、在線贖貨申請等融資服務。
形成領先優勢
作為領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銀行,深發展此次線上供應鏈金融的全新力作,無疑為競爭者構筑了一個很高的技術門檻。歷時1年多的實踐,已經使該行在一些重要行業占有先機。比如在IT應用水平較高的汽車行業,目前國內主要的主流核心廠商已經使用該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帶動上下游企業使用的達到數百家;同時,統一商品標準編碼的編制和應用,以及系統的開發等,也非一時之功。“營銷的網絡化,業務經核心企業批量向供應鏈成員企業推薦之后已經呈現出比較樂觀的增長,”金曉龍說,“更重要的是,線上供應鏈金融大大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和風險。”
線上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意義和效益是顯而易見的。概括來說,除了業務營銷的網絡化,其對深發展的積極作用還包括:
產品的網銀化。實現在企業網銀上融資(出賬)、贖貨、還款,并且給予企業特別是經銷商的融資直接打款給上游核心廠商用于采購,做到實貸實付,一筆一清。
服務的在線化。實現全流程信息實時操控、互聯互通、共享公用。該行還針對這些企業經營與銀行業務的全程信息,進一步提供在線信息服務。客戶可通過網銀、手機和郵箱等多種渠道實時獲取業務信息。
風險控制的標準化。通過系統控制,實行一致的授信標準和貸后管理,同時對審貸要求的必達條款、提示條款等,適時控制和提醒。
業務合規的自動化。電子化作業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預、防止業務運營的隨意性。
總之,線上供應鏈金融同時構筑了適應于多個行業“1+N”供應鏈客戶,滿足多方無縫對接、可視界面統一、信息實時共享等條件的電子作業平臺。跨行業、多主體、全面服務功能的電子平臺“無縫對接”之后,供應鏈相關各方通過系統嵌入,相互融入對方的日常運營操作中,對于提高供應鏈運轉效率和競爭力,富有積極的探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