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起征點下調 或催海外代購“貧富分化”
2010-9-2 0: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關總署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的新規9月1日起正式實施,郵遞進入中國境內物品應繳進口稅超過50元人民幣的物品,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有電商圈人士認為,此舉更多地限制了中小代購商家,而對淘寶大代購商影響甚微,因此可能造成海外代購行業的“貧富分化”。
據了解,目前淘寶C店中除“空姐代購”、“旅行代購”等人工入境方式,大部分從事海外代購的商家都采用郵寄的方式從境外進貨。但是由于出貨量不同,C店們所采用的銷售、進貨、物流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并非所有代購商家均會受到政策調整的影響。
小C代購:訂購為主 所受影響最大
對于剛起步的小型代購商家,采用的銷售形式多為“訂購為主+小規模囤貨”。此類商家日出貨量一般不足50單,店內所售商品所涉及層面也較廣,“平均攤到每個品類、品牌,一個月也銷售不出一件”,因此此類商家為避免囤貨風險,都會在網上掛出產品圖片、售價等,待用戶購買付款款后,才在國外訂購并郵寄回國。用戶從付款至到貨,周期一般為2個星期。
“這類小C受政策影響最大”,一位女店主如是說,“因為老公在國外,拿貨方便我們才開始做代購,只是賺個差價和辛苦錢”。她表示,由于店鋪信用低,老用戶少,目前在該店鋪平均客單價在300-800元之間,且多為單品出售,品類多為奶粉、化妝品等。“每個用戶寄一單,產品成本、物流成本根本降不下來,價格和出貨速度方面,已經比大店落后很多了”。
這位店主表示,進境物品起征點下調至50元后,原來不涉及征稅的產品也要繳稅。這平添的費用讓她極為尷尬:“我們正在考慮這部分成本怎么辦”。她認為解決方法有三種:1,用戶承擔,但她擔心用戶不會接受大額的價格提升;2,自行承擔,但他表示目前店鋪的平均毛利只有9%,無法再降低利潤;3,開始囤貨降低物流成本、分攤關稅,但她也并不看好這種做法,“我們店鋪的貨太雜,一個品類我囤10件可能賣一年都賣不出去”。
這位店主稱,幾家和自己模式相同的賣家也都面臨此類問題,“希望能找到較好的解決方式,否則我們會考慮轉型做其他產品的零售,或者干脆把店關了”。
大C自稱不受影響:物流成本低、包清關
相比于小賣家的焦慮,幾家大的代購店主并不是那么擔心。據了解,對于日出貨量超過百單的大店而言,多采取囤貨制,極少提供訂貨服務。
一位大店客服表示,該店鋪內展示的商品雖然品類豐富,但是出貨量大的商品極為集中,主要為名牌護膚品、彩妝、香水、奶粉、保健品等。店主會選擇大品牌的“明星產品”進行大批量囤貨,一般每月進貨兩次,貨物出清率很高。“比如倩碧的三部曲,我們每次都會進幾百套,賣得太好了,每天都會賣出十幾套”。
這位店員同時表示,服裝類產品是更被老板“鐘愛”的品類!拔覀兝习逵信笥言诿绹,會定期在當地大的outless進貨,都是大品牌,coach、Fendi、VS、UGG、Guess一類”,據了解一般國外折扣店打折時,售價多為原價的1-3折,其海外采購人員會大批量進貨,統一發回國內。而在國內店鋪則按“美國原價×關稅+代購費”的計算標準標價,因此銷量、利潤極高。
但不管是護膚品還是服裝,這位店員稱“都不受政策調整的影響,因為我們之前也都是走的私人快遞公司,物流比郵政的價格低,而且他們承諾包清關”。
記者采訪了該店使用的私人物流公司,客服人員向記者強調,“大客戶的服務費會比私人客戶低,而對于包清關的說法并不確切”,該物流公司表示,大客戶如果選擇“包清關服務”,需要向物流公司繳納更高的“保險”,保險數額低于貨物正常報關所需繳納的關稅!暗涣吮kU,就不用擔心關稅了”。
有專家分析稱,所謂“包清關服務”,秘密就在附加的“保險”中。專家表示,一般海關會對大宗貨物進行抽查,如果抽查中發現報關金額不屬實,會令其繳納價格高昂的“懲罰性關稅”。而物流公司實際是想多個客戶收取“保險”來分攤“懲罰性關稅”的風險,以此價格會比實際保管低。
對于大、小店主的不同看法,有電商圈人士表示,不同規模的店主所受政策影響確實不同,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小店所受影響會更大一些。他認為,小店因為抗風險能力較低,多數店鋪會將風險轉嫁到用戶身上,一定會提高價格。而由于其信譽低,穩定客戶少,此時降低價格優勢無疑是將用戶推向大店。因此該人士分析稱,未來淘寶內C店代購商家的“貧富分化”現象將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