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優化資源提速跨境物流
2010-9-2 0: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0年,僅是深圳經濟特區的時間跨度;100年,則是深圳這座城市的海關歷史。
作為百年雄關的深圳海關,大膽改革創新,優化通關模式和通關環境,推進口岸電子化通關,為深圳注入發展動力,外貿出口實現17連冠。目前,由于通關便利,IBM、甲骨文、三星、英特爾等16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紛紛選擇在深圳投資;深圳本土企業借助快捷的通關環境,國際競爭力不斷大幅提升。
深圳海關關長李書玉說,順應不斷增強的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圳海關正優化整合海關監管和服務,促進國際貿易和通關的便利化,提升深圳這座口岸城市的國際競爭力。
電子口岸實現物流提速
深圳是一個海陸空口岸俱全的城市。隨著全球制造業不斷向深圳及珠三角地區的轉移,加之比鄰全球金融、物流、航運中心的香港,深圳口岸進出境人流物流逐年大增。
深圳海關有關負責人說,深圳海關平均每天監管進出境人員40多萬人次,約占全國的一半;監管車輛4萬多輛次,占全國的70%;監管的海港集裝箱、空港的航班貨物均居全國前列。
深圳口岸每天大進大出的人流物流,讓口岸成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為此,深圳海關創新監管模式,從旅檢“敞開式”驗放、貨運自動核放系統上馬,到海運集裝箱監管模式改革、空港物流快線的啟動,再到聯網監管模式的完善,實現了口岸物流人流的全面提速。
“現在過關真是太便利了!毕愀鬯緳C方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從皇崗、文錦渡、沙頭角、深圳灣等陸路口岸通關,車輛經過海關“電子通道”僅需要5秒鐘。
在海港口岸,深圳海關啟用集中查驗中心實行集中查驗,延長海關查驗作業時間,對進出口貨物實行“提前申報,貨到驗放”的通關模式,大大減少了進出口貨物的滯港時間,節省了企業的成本,國際轉運貨物實現24小時申報及無查驗指令情況下的落地放行、即卸即轉。
一系列的通關改革和整合優化,令深圳口岸通關效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深圳關區進口平均通關時間為0.42小時,比全國海關平均用時快3倍多;出口平均通關時間0.06小時,比全國平均用時快25倍。
快速的通關環境,吸引了UPS等國際物流巨頭選擇了深圳。UPS有關負責人說,UPS亞太轉運中心之所以選擇放在深圳機場,就是看中深圳及珠三角地區的貨源,尤其是通關便利,能節省企業大筆物流費用。原來,深圳海關為UPS亞太轉運中心提供“24小時通關”、“跨境快速通關”、“口岸零滯留”和“公路口岸與空運口岸無縫對接”等一系列非常便利的服務措施,推動深圳航空物流的迅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