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RFID之困
2010-9-15 9: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敏青
通常一說到物聯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RFID。隨著物聯網熱的興起,RFID也成為信息產業中的直接受益者,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如今,RFID逐漸被接受和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我國RFID的設計能力、安裝能力都得到顯著提高,使用范圍逐步擴大,使用程度也進一步加深。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它組建一個最簡單的物聯網,實現諸如資產管理、庫存管理、生產管理、產品/貨物跟蹤和定位等。
但實際上,物聯網是一個宏大而復雜的系統,包括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每個環節上都涉及到相關的產業,例如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等。因此,RFID只是物聯網中,應用比較廣泛、價格比較低廉、且更容易實施的系統之一。
◆RFID的局限性
雖然RFID是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石之一,但有專家也明確指出,目前,物聯網RFID應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北京鼎盛光華科技有限公司李華認為,其中有三點值得關注。
首先,RFID沒有形成網絡體系,造成了事實上的信息孤島。RFID系統的組成就是一個元器件加一個讀寫器,和網絡沒有連接。而信息只有與網絡互聯,才能建立主控中心,進行遠程和異地數據的調用,以及與ERP等企業管理軟件集成,建立數據庫,進行信息整合、分析和管理。
其次,RFID沒有與真正意義上的傳感器相連,無法滿足智能化需求。由于RFID的信息量很小,并且信息一旦被寫入以后,就固定了,無法及時反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比如溫度、壓力、震動等。因而在物流領域,RFID對實現透明化物流管理中的貨物損壞等信息的收集顯得束手無策,RFID不能了解周圍的環境,就不能對此作很好的記錄,也無法給決策層、管理層提供信息基礎,這也是RFID的一個局限性。相反,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傳感器來收集,而且智能傳感器價格不貴,可以廣泛應用于物流行業,但兩者之間,如何做到無縫銜接,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第三,RFID沒有與Web服務器連接,信息處理能力有限,無法實現主動管理。如今在物流信息化管理中,多數都是被動管理,例如利用GPS定位實現監控等。
而要實現主動管理,就需要增加嵌入式系統,增加信息處理的能力,實現針對現場情況的主動管理,可以對于在運動和行進過程中的物體進行各種控制,包括聲光報警、閥門的鎖定等。“雖然RFID在物聯網應用中具有諸多局限性,其本身面臨升級需求,但這也并不是說,RFID不是一個好技術,它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應用。但對于物聯網應用來說,需要的不僅是這些。”李華說。
物聯網的技術架構包括感知層技術、網絡層技術、應用層技術和公共技術,而RFID屬于感知層技術之一。在感知層,數據采集與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物理事件和數
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
識、音頻、視頻數據。物聯
網的數據采集涉及傳感器、
RFID、多媒體信息采集、
二維碼和實時定位等技術。
網絡層實現更加廣泛的互聯功能,能夠把感知到的信息無障礙、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進行傳送,這需要傳感器網絡與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相融合。而經過10余年的快速發展,移動通信、互聯網等技術已比較成熟,基本能夠滿足物聯網數據傳輸的需要。
應用層主要包含應用支撐平臺子層和應用服務子層。其中,應用支撐平臺子層用于支撐跨行業、跨應用、跨系統之間的信息協同、共享、互通的功能。應用服務子層包括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電力等行業應用。
◆物聯網與RFID、傳感網、泛在網的關系
幾乎在物聯網概念出現的同時,業界關于傳感網、RFID、泛在網的討論也不絕于耳,要更加清晰地認識RFID在物聯網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要深刻理解物聯網與RFID、傳感網、泛在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傳感器網絡與RFID的關系。傳感器可以監測感應到各種信息,但缺乏對物品的標識能力,而RFID技術恰恰具有強大的標識物品能力。但如前所述,RFID讀寫器不能實時感應當前環境的改變,其讀寫范圍受到讀寫器與標簽之間距離的影響,而傳感器網絡較長的有效距離將拓展RFID技術的應用范圍。
物聯網與傳感器網絡的關系。根據ITU-T在2008年發表的《泛在傳感器網絡(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研究報告指出,傳感器網絡已經向泛在傳感器網絡的方向發展,它是由智能傳感器節點組成的網絡,可以以“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被部署。傳感器網絡已被視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聯網與泛在網的關系。泛在網是指無所不在的網絡,最早提出“U戰略”的日韓給出的定義是: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將是由智能網絡、最先進的計算技術以及其他領先的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武裝而成的技術社會形態。
泛在網將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征,幫助人類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地通信。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而泛在網屬于未來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理想狀態和長期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