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模式強化駕駛員管理
2010-9-15 9:2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馬有明
“三位一體”交通安全模式是指在駕駛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除了由單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化教育和管理外,針對車輛運行中駕駛員單人(單機)操作、流動性強等特點以及駕駛員個人的行為習慣、家庭生活、興趣愛好、性格情緒等因素對駕駛行為的影響,引入親情感化教育機制和企外相關方(社會力量)參與教育管理的監督機制,由單位、家庭、社會三方力量共同承擔起駕駛員的管理責任,充分發揮三方在駕駛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以有效降低由于駕駛員個人因素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幾率,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總體受控。
●單位教育管理應起主導作用
駕駛員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意識的增強、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良好駕駛習慣的養成等與安全行車密切相關的方面,需要所在單位做大量細致的工作。重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對駕駛員的管理。
(一)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實現安全壓力有效傳遞。
每年年初,公司可結合工作實際和管理現狀確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標,然后由公司安全第一責任人以簽訂《交通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將總目標落實到各管理層和每一位駕駛員,實現交通安全壓力向駕駛員的有效傳遞,并將責任書的執行考核有機結合,促進駕駛員交通安全責任的落實。
(二)堅持開展經常性教育,增強交通安全法規意識。
一是切實發揮車隊日常安全教育主陣地作用,增強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包括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特殊情況下的緊急處置措施等,也包括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安全行車技巧交流、維護保養車輛知識培訓等內容。另一方面,公司領導和車管干部應堅持參加車隊學習,發揮管理干部的示范作用,確保安全學習效果。
二是重視做好一人一事的教育工作,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根據日常工作中出現的駕駛員生活工作上有困難、受到批評處罰后思想上有疙瘩等問題,針對個人性格上有缺陷、執行特殊任務和長途任務的駕駛員的心理狀態,以及在天氣異常、節假日前等特殊敏感時期等容易使駕駛員情緒波動、對安全行車構成威脅的情況進行梳理,通過幫扶救困、解疑釋惑、個別談心、重復強調、重點幫助等方法消除影響到安全駕駛的不利因素。
三是重視做好受到處罰人員的教育工作,增強教育的主動性。公司應堅持“違章處罰重于事故處罰”的理念,一旦有人違法違章,無論是本單位路檢、路查中發現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門查處的,還是監控設備中記錄的,都嚴格按照制度予以處罰。
四是重視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增強教育的導向性。針對道路交通運輸行業的特點,大力提倡先進安全文化理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契機,公司在辦公場所、各車隊的駕駛員活動場所和車庫等處懸掛既體現交通安全管理特點又具有溫馨提示效果的格言、警句,使置身其中的駕駛員時刻感受到濃濃的交通安全氛圍,增強了為家庭、為企業、為社會負責的使命感。
(三)以檢查和考核為手段,促進良好駕駛習慣的養成。
要實現道路安全的總體受控,人的可靠是關鍵,車輛設備的可靠是基礎,管理的可靠是保證。因此,一是堅持開展路檢、路查。交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深入到車輛運行的主要線路上,使用雷達測速儀對行駛速度進行監測,使用酒精測試儀檢測有無飲酒現象,促進駕駛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二是堅持車輛維護保養的檢查。在駕駛員每個人每天進行“三檢”的基礎上,落實車隊每周檢查本隊運行車輛須達到30%以上、公司每月對各基層車隊的車輛隨機抽檢的制度,發現故障及時進行維修。三是堅持每季開展“先進車隊”、“先進員工”等多種形式的評選競賽活動,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促進良好駕駛習慣的養成。
●家庭及親屬的作用不容忽視
影響駕駛員安全駕駛車輛的因素涉及多方面,如出車前的情緒、身體及精神狀況、有無飲酒和熬夜娛樂、是否睡眠充足等,一旦存在影響安全運行的以上情況,則駕駛員的瞬間疏忽就有可能給企業、給社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和損失。一旦出現這些隱患,車管人員是很難及時了解和掌握的,而作為駕駛的親人,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應發揮親屬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
(一)組織與駕駛員親屬簽訂 《交通安全親屬承諾書》。
公司每年可組織車隊與全體駕駛員親屬簽訂《交通安全親屬承諾書》,一方面,由駕駛員親屬就配合單位做好駕駛員的教育督促和安全提醒工作做出鄭重承諾,落實親屬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責任。另一方面,運用溫馨和親情化的語言,引導和動員駕駛員親屬充分發揮其在駕駛員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生活習慣、保持平和情緒和旺盛精力等方面的得天獨厚的作用,積極構筑單位、親屬、社會“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防線。
(二)組織對駕駛員親屬進行安全教育和彼此間的學習交流。
在與親屬簽訂承諾書的基礎上,著力于親情感化教育機制的完善。一是每年組織一次針對親屬的教育培訓,或組織親屬觀看交通事故案例專題片,或邀請當地交警進行聯系實際有針對性的交通安全法規教育,充分發揮親屬督促和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的能力,增強親情感化教育的實際效果。二是由車隊每年組織一次駕駛員親屬座談會,既可以向親屬通報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又可以傾聽到駕駛員親屬對駕駛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通過這樣的互相交流與溝通,使駕駛員親屬間的有一種拉近距離的親近感。
● 相關方(社會力量)是重要部分
(一) 注重服務對象對車輛安全運行的意見和建議
公司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每季度在服務對象中組織一次服務綜合滿意度調查,征求和聽取其對車輛安全運行、駕駛員遵章守紀守法、平穩駕駛、服務態度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在車輛上張貼服務熱線電話,接受服務對象在行業過程中對駕駛員發生習慣性聲音行為的監督。從管理的角度講,這種來自服務對象的監督是對駕駛員行為的實時監控,也是對公司路檢、路查形式的補充和拓展。三是有局域網的企業,可關注和搜集企業內部局域網上服務對象對駕駛員的表揚或投訴,并將其作為正面或反面教材,對其他駕駛員進行有事實、有說服力的教育。對上述渠道中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被動接受的舉報和投訴,在調查研究和采取預防或糾正措施的基礎上,及時將處理結果向服務對象予以反饋,以取得服務對象的理解和支持。
(二)注重與當地公安交警部門的交流和溝通
向轄區內的車輛單位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幫助解決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問題,是公安交警部門的職責和義務。然而作為道路運輸業,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注重主動與交警部門的交流和溝通,例如一是經常邀請交警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讓駕駛員增強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自覺性。二是在交警的協調下,向同行業兄弟單位學習和借鑒先進的交通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三是邀請交警參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討會,聽取交警關于駕駛交通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和建議,改進存在問題和不足。四是利用車輛檢審之際,邀請交警現場對車輛維護保養工作進行講評,督促駕駛員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和維護保養車輛的責任感。
(三)注重與行業管理部門協同做好誠信考核工作
為了加強對從業人員管理,行業管理部門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實行誠信考核和計分考核。誠信考核和計分考核周期為12個月,從初次領取從業資格證件之日起計算。誠信考核等級分為優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別用AAA級、AA級、A級和B級表示。在考核周期內,累計計分超過規定的,誠信考核等級為B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每年的誠信考核和計分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供公眾查閱。
因此企業應建立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的違章行為記錄和交通事故記錄做好檔案,并及時反饋給行業管理部門作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誠信考核和計分考核的依據,并存入管理檔案。行業管理部門應該對公司的聘用人員的從業資格證的核驗提供助查明真偽。運管部門將列入誠信考核等級為B級的從業人員及時通報用人企業,要求對該從業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從嚴監管;運管部門為用人單位提供查詢服務時,要提醒用人單位謹慎用列入誠信考核等級為B級的從業人員,實現公司與從業人員的行業管理部門互動,提升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實現優勝劣汰。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市公路運輸管理處)
鏈接
根據浙江省2009年度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產情況的通報,2009年全省道路運輸行業共發生死亡事故406起,死亡492人,受傷355人,責任率53%。從事故原因看,一是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遵紀守法自覺性差,違法超速、疲勞駕駛、違法占道、違法超車、違法超載所造成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70%左右,因上述引起的事故死亡人數占到74.4%。二是駕駛員安全操作技能差和臨危采取措施不當,責任占的比例很大。如碰撞行人死亡事故,駕駛員負同責及以上占90.25%,碰撞非機動車死亡事故,駕駛員負同責及以上占95.2%,碰撞摩托車死亡事故,駕駛員負同責及以上占81.4%。駕駛員安全管理不得不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