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國海運集裝箱均價指數分析
2010-9-12 3: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海
歐洲航線
歐洲航線運輸需求延續了7月的良好態勢,多數航班滿艙出運。但是大部分的班輪公司為了保證船舶的裝載率,對航線運價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中國國際海運網8月1~15日發布的中國出口到歐洲航線的“籃網指數”分別為1842點和1847點,半月時間僅上漲0.5%,可以說前半個月運價并無明顯變化。因為上半年歐線運價大幅提升,盡管上半月出現回落,但總體運價水平仍處于高位,因此繼續上漲的空間不大。此外,受歐元匯率波動影響,部分歐洲進口商持謹慎觀望態度,所下訂單多以短單為主,大單、長單比例有所下降,導致市場對后市行情的預期有所下降。
從8月15日后歐洲貨量略有降溫,盡管目前歐線運價仍高位運行,但受歐債危機影響,短期內消費者信心提升程度有限,隨著四季度多數進口商完成庫存補充,運輸需求將不可避免的出現下滑,從而加大運價下行的壓力。中國國際海運網8月31日發布的“藍網指數”為1825點,比前半月下降2.2%,比7月同期下降1.7%。受近期艙位空余的影響,市場運價繼續小幅下調,部分船公司已經開始主動下調運價約50美元/TEU,以吸引貨源。
北美航線
北美航線繼7月部分船公司開始收取第二輪旺季附加費后,其余船公司也在8月開始征收此項附加費。因為艙位供給和運輸需求有關,造成了北美航線艙位緊張,從而實施漲價。中國國際海運網8月15日發布北美航線“藍網指數”為2996點,較月初的2918點,價格上漲7.8%。相比7月同期的2904點,價格增長9.2%。
8月16日后表現堅挺的北美航線,由于貨量增長勢頭越來越弱,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下滑至9成水平,市場運價有所松動,其中高價位船公司調整幅度較大,調整后的運價基本恢復到最后一次旺季附加費徵收前的水平,運價因此有一定程度下跌。8月31日,北美航線“藍網指數”為2956點,較8月中旬最高的2996點,價格下降4%。有消息稱9月將有船公司增加航班和新開航線,這對于開始走下坡路的北美航線來說,無疑將是雪上加霜,有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將不會再現7月的旺盛態勢。
澳新航線
澳新航線在8月初維持了一周時間的穩定運價后,呈現逐步下滑趨勢。盡管澳新航線的旺季即將臨近,但8月貨量總體上看仍無增長的起色,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徘徊在八成左右。由于后市不甚明朗,早前宣布的9月1日漲價計劃部分船公司試探性的執行,運價上漲幅度在300美元/TEU水平,另一部分則選擇了推遲漲價。8月8日發布的澳新航線“藍網指數”為1159點,第一周運價沒有明顯變化。其中8月9~31日澳新航線運價持續下跌,分別為1160點和1184點,較月初下降2.1%,與7月同期價格相比下降10%。
據悉,某些船公司宣布了9月1日澳新航線的漲價計劃,漲幅大約在300美元/TEU左右。鑒于目前澳新航線旺季跡象日趨明顯,船公司對今年旺季的運價走勢也漸顯樂觀,除了9月1日的漲價計劃外,目前已有部分船公司計劃于9月15日再度征收旺季附加費,幅度在250美元/TEU左右。此外,考慮到目前澳新航線供大于求的形勢尚未發生實質性轉變,部分船公司有意收縮運力供給,以此加速供需關系重歸平衡。
據悉,澳新航線方面經歷了近半年的下跌走勢后,近期市場上也聽到了漲價的聲音,預計最快將于9月初進行運價的調整,調整幅度會視市場情況而定。
日韓航線
日本航線8月第一周貨量出現明顯反彈后價格小幅上漲,其中最高運價出現在8月8日左右,日航航線“藍網指數”為394點,一周時間上漲0.8%。8月9~16日后運價指數出現回落,其中8月16日“藍網指數”為380點,一周時間運價下降1.4%,8月16日后到月末運價基本保持平穩,維持在375點左右。日本航線運價穩定且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的特征在淡季中表現得尤為突出。8月下旬,傳統旺季正逐步嶄露頭角,加之恰逢月底集中出貨,致使運價變化不大。
中東航線
由于目前中東地區收貨人仍處于傳統齋月節的影響之中,持續火暴的中東航線運價8月終于有所回落。貨量延續7月末的下行走勢,加之前階段部分船公司運力投入規模較大,8月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不足80%,市場運價開始呈現逐周下跌趨勢。其中,8月8月發布的“藍網指數”為1568點,為8月最高,較月初的1545點上漲2.3%。8月9日后運價開始持續下跌,8月31日發布的“藍網運價”指數為1355點,較月初下降近20%。
其他航線
受傳統旺季的拉動影響,近期也有不少航線進行了運價調整。比如中南美航線在8月率先進行了調整,此前所公布的500美元/TEU漲價計劃并沒有得到成功實施,大部分公司的漲幅維持在了200美元/TEU的水平,運價雖然在8月略有微調,但變化不大,維持穩定。其中,8月1日和8月31日發布的中南美航線“藍網指數”分別為2541點和2556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