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縣委以思想大解放推動經濟大發展
2010-9-10 11: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代縣縣委圍繞“山西大發展,忻州大跨越,代縣怎么辦?”掀起了思想解放大討論高潮,全縣各級干部以代縣轉型跨越發展為主題,開展了“我當領導干部為了什么?我在領導崗位上為代縣發展做了什么?我準備給后任者留下什么?”三個專題大討論。通過大討論深入查找干部思想認識上的差距,查找代縣發展的差距,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思路,明確了趕超目標,明確了落實舉措,推動代縣經濟在加快發展、跨越趕超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今年1—8月份,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25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11.024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473.6萬元,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市領先地位。
代縣縣委通過一個月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全縣各級干部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跨越趕超的理念得到了全面提高,想發展、謀發展、干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具體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謀劃發展的眼光更加開闊;二是推動發展的思維更具戰略性;三是跨越發展的膽識更具爭先性;四是加快發展的憂患意識進一步增強; 五是學習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
代縣縣委將搶抓山西大發展、忻州大跨越的戰略機遇期,高位謀劃、高端開發、高效配置代縣富集的礦產、旅游、人文資源,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跨越發展為目標,主動將縣域經濟發展融入到太原大都市圈,融入到環渤海、京津唐經濟圈,不斷拓展發展半徑,努力實現彎道超車。
一是以經濟總量提前翻番為目標,科學制定“十二五”跨越趕超規劃。按照全市“十二五”期末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翻一番的總體要求,立足代縣實際,著眼于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目標,科學編制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宏觀性的“十二五”規劃,確保實現主要經濟指標提前翻番,年均增長速度超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億元。
二是以擴張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為目標,實現項目建設新跨越。他們緊緊扭住轉型發展這個核心,積極推動總投資44.4億元的34個重點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的落地率、進資率、開工率、投產率。在抓大項目、好項目、強項目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資源換項目、資源換產業的具體思路,采取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資引資的辦法,千方百計策劃、創意、引進項目,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新跨越。
三是以建設一座現代化新城、恢復保護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實現城市建設新跨越。新城建設以經營城市為理念,以市場化開發為思路,全面加快水、電、路、氣、暖、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和寫字樓、酒店、商務中心等商業設施建設步伐,努力實現不花政府一分錢,建設一座現代化城市的目標。舊城以恢復保護歷史城垣、歷史地段、歷史街區為主,彰顯雁門文化特色。舊城管理以建立長效機制為根本,努力創建省級愛國衛生縣城,從整體上提升縣城的承載力和競爭力,實現城市建設新跨越。
四是以打造國際精品文化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跨越。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傾力支持雁門關旅游開發的重要機遇,舉全縣之力實施以雁門關為龍頭的旅游大開發戰略,全面完成景點景區建設工程,努力建設享譽國內外的邊塞文化旅游目的地。深挖、整合全縣五大景區文化旅游資源,推動各大景區聯動發展、文化旅游互動發展,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跨越。
五是以打造新型工業冶金基地為目標,實現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新跨越。全面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對園區布局、功能進行科學規劃,提高園區集聚功能,實現資源共享,集約發展。籌備上馬200萬噸鋼鐵冶煉項目、5000噸海錦鈦項目,千方百計在冶金和鈦產業上取得突破。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鼓勵引導本地民營企業家從涉鐵領域轉身,在清潔能源、粉末冶金、現代物流、新型建材等新興產業上,完成二次創業,實現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新跨越。
六是以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實現農業特色化、現代化新跨越。大力扶持農產品龍頭企業建設,推動全向實業、雁綠獺兔、四達酒業、豐裕農產品四大企業盡快達產達效。抓好黃酒加工、果蔬加工、剁椒加工、水果玉米加工、代州醬菜、大運物流園區六個農產品龍頭企業建設。繼續實施扶持鼓勵政策,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健康規模養殖業。抓好科技服務、市場信息化、社會化服務三大網絡體系建設,實現農業特色化、現代化新跨越。
七是以整體脫貧為目標,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跨越。統籌抓好移民搬遷、產業扶貧兩個重點,結合新城建設,制定好移民搬遷整體規劃,加快推進種植基地、水果基地、干果基地、小雜糧基地、優質牧草基地五個“十萬畝”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200人以下自然村貧困人口搬遷任務,全面完成重點推進村“四改四化”、“五個一”和“五個全覆蓋”工程任務,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跨越。
八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實現和諧社會建設新跨越。堅持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制度,確保完成市縣分年度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統籌解決創業就業問題,加快新城醫院建設進度,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規范信訪秩序,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強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打防并舉,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發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