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助力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
2010-9-10 11: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江蘇現代服務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不僅扭轉了服務業占比的下降趨勢,還實現了每年1個百分點的總增長。今年一季度,江蘇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059.9億元,同比增長12.7%。
江蘇調研時發現,該省始終把推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逐漸摸索出了以集聚區載體建設為拉動力,以金融改革服務為推動力、以品牌創建為促動力的“三駕馬車”,助力現代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強力拉動
江蘇特別是蘇南的承載能力和客觀條件都決定,只有走出一條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由于集聚區產業關聯度強,利于整個社會服務網絡的形成,具有資源共享、服務共享、規模經濟的特點,從而可為服務經濟拓展新空間,并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經濟優勢。所以,推進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成為江蘇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城市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
2005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實施綱要》中,提出了“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概念。2007年,該省首批47家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初步完成。截至目前,江蘇省級園區已達88家,吸引了近2萬家企業入駐,強力拉動該省現代服務業發展。
江蘇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目前已有中央商務區、創意產業園、科技創業園、軟件園、現代物流園、產品交易市場、服務外包等7種形態,各集聚區細分產業、錯位競爭,主導產業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在區內占比達80%以上。如,泰州醫藥科技產業園重點放在新藥創制、檢驗檢測、中試研究等加快發展上;而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則明確以研發創新、創智服務為支柱產業,計劃到2015年集聚創新研發、創智企業1000家以上,產出300億元以上。
同時,集聚區的平臺集聚效應凸顯。以蘇州為例,該市已建成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8家,市級集聚區23家。今年上半年,41家服務業集聚區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576.2億元,完成投資108.7億元,其中18家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438億元,完成投資96.7億元。
金融改革服務快速推動
發展現代經濟,金融是核心;發展現代服務業,金融是主力。金融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的改革創新發展,為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羅志軍表示,江蘇金融系統按照建設“金融強省”的目標要求,大力推進金融業改革發展,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金融總量大幅增長、金融業增加值占比迅速提高、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成為推動江蘇服務業占比提升的“第一板塊”。
同時,金融業在支持現代服務業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羅志軍認為,加快包括金融業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與金融業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都需多種金融方式的支持與配套。
去年初,一種叫“商貸通”的小企業融資工具在南京金融市場風生水起。從各大汽車經銷商的4S店到鋼鐵物流行業協會,甚至在批發市場中擁有一節柜臺的個體老板,都能申請到商貸通,簽個字即可從銀行貸款30-100萬元不等。這是由民生銀行發起的小微企業信貸“一號工程”,它不但解決了目前服務業企業的資金困難,還盤活了眾多中小企業資源。
“商貸通”的創新只是江蘇金融為現代服務業“保駕護航”的縮影。銀行將非主流業務外包、金融租賃公司為數千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數百億資金支持等等,這些新探索、新經驗都對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了強大的推動力。
品牌建設創新促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江蘇制造”成為該省經濟發展中一張響亮的名片。但隨著江蘇進入后工業時代,“江蘇制造”向“江蘇服務”的轉變勢在必行。努力打響“江蘇服務”品牌,成為促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作為高端現代服務業,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大學生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江蘇省經信委軟件和信息服務處副處長王萬軍說,率先打響這一品牌,成為“江蘇服務”的“攻堅戰”。
江蘇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已經具備較好基礎。“十一五”期間,軟件產業收入和軟件出口年均增速超過50%,迅速成長為千億元級產業。服務外包產業,是江蘇現代服務業的一大亮點。全國21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江蘇占了三席,數量最多。蘇南服務外包產業帶初具規模,軟件研發、動漫創意、醫藥研發、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和金融后臺服務等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據江蘇省商務廳外包辦統計,今年1-5月,該省完成服務外包產業離岸合同額16.97億美元,執行額13.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6%和72.6%。
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2年)》獲得該省政府批準,其中明確通過3-5年努力,樹立“江蘇軟件和服務外包”品牌,建設全國最具有競爭力的軟件和服務外包強省。
在品牌建設的促動下,江蘇全省掀起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熱潮。南京、蘇州、無錫三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明確定位,引進領軍人才、構建各種載體、培育龍頭企業,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多項指標領先全國。蘇中和蘇北地區的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也風生水起,成為“世界是平的”的鮮活注腳。比如,宿遷市將開發區管委會大樓變身為服務外包企業辦公樓,已有多家外包企業入駐。
專業從事軟件服務外包的南京富士通計算機設備有限公司,1-5月已實現銷售300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20%。該公司副總經理潘金貴說,“以前按日本客戶功能需求做編程設計,現在則將所有設計、生產制造和建立測試環境‘通吃’,在國際市場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