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內陸地區開發開放新模式
2010-8-8 23: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國家吹響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進軍號角的重要時刻,重慶兩江新區應運而生。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后,國務院批準的第三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也是國家推進新十年西部大開發的突破口和新引擎。承載著改革開放由沿海向內陸推進、經濟發展由外需向內需轉型的國家戰略,重慶兩江新區揚帆起航。
重慶兩江新區位于重慶主城區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規劃面積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開發建設面積550平方公里。《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重慶兩江新區的批復》指出:“設立重慶兩江新區,有利于探索內陸地區開發開放新模式,提升重慶經濟實力競爭力,對于推動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兩江新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重慶兩江新區通過各種要素資源的發酵、增值,在西部地區產生裂變、聚變和幾何乘數效應,從而改變西部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的地位。
重慶兩江新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一是新時期需要探索內生型改革經驗。我國迄今為止的綜合改革試驗主要是在沿海地區進行的,獲得的經驗也主要是“外向型”經驗,現階段需要將外向型經驗和內生型經驗結合起來。二是西部地區城鄉統籌尚待破題。重慶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江新區建設可增強統籌能力,加快建立內陸地區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三是西部地區科學發展任務艱巨。設立重慶兩江新區,就是從制度層面上探索西部地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不斷積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經驗。
建設和發展好重慶兩江新區,中央寄予厚望。國家賦予重慶兩江新區三大使命:一是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二是成為西部大開發新的十年縱深推進的“發動機”和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三是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小康。重慶兩江新區必須在產業帶動、要素輻射、功能影響和試驗探路等方面發揮“發展極”和“帶動極”的雙重作用,促進西部地區加快發展。
(一)產業帶動。重慶兩江新區將著力打造先進制造基地、都市綜合功能和現代服務業等三大特色板塊,形成軌道交通、核電風電等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國防軍工、電子信息五大戰略性產業,加上國家級研發總部、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災備及數據中心三大戰略性創新功能等“5+3”戰略性布局,力爭到2020年,實現GDP6000億元,工業總產值10000億元。重慶兩江新區將著力打造區域性生產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務中心,在產業培育、產業研發、產業調整、產業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為西部經濟轉型服務,與西部其他地區形成梯度分工、戰略合作、各展所長、共同發展的局面。
(二)要素輻射。重慶是中西部惟一的全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必須增強其在西部要素資源的輻射力和引領發展的認同感。一是高度集聚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產權等要素市場,特別是建立面向西部以至全國的創新型要素市場,使各地要素資源在快速流動中不斷增值。二是借助江北國際航空樞紐和內陸保稅港區的影響力,以流量經濟服務西部地區。三是建立人才合作開發新機制,為西部各類人才提供一體化服務。四是加強與兄弟地區開發區在園區規劃、開發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聯動與合作,實現重慶兩江新區自身發展的新提升和新跨越。
(三)功能影響。作為國家級重點開發開放平臺,重慶兩江新區必須充分發揮開放、集散、服務、帶動等方面的功能。在開放功能方面,積極探索更具開放性的政策空間和區域整合政策,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要素的無障礙流動提供基本保障。在集散功能方面,發揮重慶國際大都市的率先作用,成為要素配置中心、產業擴散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信息流轉中心。在服務功能方面,發揮西部金融中心、內陸惟一保稅港區和全國第四大國際機場、內河最大航運中心等優勢,為西部地區提供全方位、高水準的金融服務、貿易服務和物流服務。
(四)試驗探路。一是用好、用夠、用活國務院給予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西部大開發、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以及比照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政策。二是利用好先行先試這把“金鑰匙”,通過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激發發展活力。三是勇于革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在行政管理體制、轉變發展方式、自主創新體系、統籌城鄉發展尤其是土地利用、戶籍制度改革、城鄉平等就業、健全城鄉社保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全國提供示范和樣板。
(五)科學示范。在發展方式上,堅持以低碳經濟、自主創新為方向,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努力建成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山水園林新區。在城市建設上,堅持以全球視野、國際水準高起點規劃,著眼于新區建設一百年不落后,打造一系列傳世精品。在園區開發上,創新管理體制、稅收體制、土地制度、社保制度和環保制度,吸引優質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中。通過在科學發展理念、模式、路徑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真正把重慶兩江新區建成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建設條件已經成熟,我們將以創新之策、非常之舉快速推進,力爭“兩年初見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
國家從“兩個大局”出發,啟動了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肩負使命的重慶兩江新區必將成為改革發展的熱點地區和亮點地區。中央對國家級開發開放區將在重大產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國際金融危機將會催生產業革命新浪潮和產業轉移大洗牌,重慶兩江新區必將贏得全球資本、新興戰略性產業的青睞。
――――區位交通優越。重慶兩江新區擁有面向國際,連接、輻射西部的密集立體交通網絡,將形成航空、港口和鐵路三大交通樞紐。
―――自然稟賦優良。一是重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積淀,是西部地區的人文之都、時尚之都和魅力之都。二是新中國成立后,重慶一直為西南經濟重鎮,綜合實力在西部名列前茅。三是重慶的人力、土地、水電氣等綜合成本只有沿海地區的60%左右,而且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強,治安環境、政務環境和服務環境優良,是投資者、創業者的理想之地。
――――起步基礎較好。相比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白手起家”,重慶兩江新區可謂起勢不凡:內陸地區惟一的保稅港區已封關運行,西部重要的江北嘴金融商貿區已輪廓初顯,西部最大的悅來會展中心已開工建設,長安、海爾等一批知名企業扎根新區,汽車摩托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已有相當規模。2009年GDP約800億元,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設立之初的13倍和4倍。
――――政策優勢明顯。重慶兩江新區除享受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所有政策外,還疊加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主要有稅費減免、用地保障、產業扶持、貸款融資、技術開發、項目審批、人才引進等十大類。全國獨一無二的優惠政策,開放創新的投資環境,給重慶兩江新區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浩浩東風,踏著新十年西部大開發的鏗鏘節拍,重慶兩江新區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劈波斬浪,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