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專業化走出來的“效益”

2010-8-5 15: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走多元化道路還是專業化道路,很多企業困惑不已。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卻一直堅持專業化經營,并且把專業化運用到管理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他們堅持用專業的人、研究專業技術、進行專業管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專業化”之路。
專業化帶來的增與減
 合同額不斷增大,管理人員卻在不斷減少,這是自2009年以來二航局五公司專業化經營帶來的增與減。
 2009年,五公司承接的西寶鐵路項目,合同額突破20億元,而項目部管理人員卻僅有60人。這與幾年前一個合同額僅5億元的工程都要100多名管理人員相比,合同額翻了好幾番,人員卻減少了一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進步,一方面是企業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企業找到了一條高效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新路子,那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2008年,本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思路,二航局五分公司物流中心成立了,公司物資管理人員由物流中心統一調配,超過50萬元以上的物資交由物流中心統一招投標進行采購,改變了傳統物資管理中由項目部擔當招投標主體的模式,給項目部減壓,讓他們能夠專心于工程管理,騰出人力來專心抓生產。這一舉措使企業物資管理人員減少了一半,同時擁有了一支專業的物資管理隊伍。
 繼物資管理專業化之后,2009年,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又先后成立了試驗檢測中心和精測大隊,將試驗和測量方面的專業人才匯聚在一起,打造了業務能力強、專業知識精的試驗檢測隊伍和精測隊伍。
 讓專業的人集中起來干專業的事,人少了,效率飛速提高。五公司總經理王世峰說,把眾多專業人才匯集一起,讓他們專心干自己專業,不僅便于調度,而且方便業務研究和交流,使更多的業務骨干快速成長。這樣的組織方式,在企業快速發展、人才日益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瓶頸的情況下,有效解決了專業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
專業化帶來的少與低
 對施工企業來講,物資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以前經常是工程一上馬,各個項目部的材料采購成為“十萬火急”的大事,分散在各個項目部的材料采購人員往往搜腸刮肚尋找各種材料供應商信息,遇到幾個標段同時開工,經常出現材料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材料采購員跑斷腿、磨破嘴,費盡周折才能弄到所需材料。再加上項目部的采購人員因為身兼數職,很難隨時關注材料價格波動,也很難摸準市場行情,在采購時難免花冤枉錢。
 自從采購上實施專業化以來,五公司的物資采購變化可以用少和低來總結:物資采購人員減少了,物資成本降低了。
 因為,公司所需大宗物資均由物流中心集中采購,一方面,進行大宗材料采購中逐漸與一些大型的供應商建立起合作關系,減少了采購的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專業的采購人員隨時關注市場變化,市場敏感度提高,對于市場風險預控水平也隨之提高。2008年夏,全國鋼材價格出現波動,從6000元高位到4000元的震蕩,每噸2000元的差價讓眾多廠家上百萬的資金頃刻間化為泡影。而五分公司物流中心的人員準確把握了市場行情,并采取錯峰采購的方法,不跟風,從而有效規避了風險,僅在貴州實行鋼材集中采購2萬多噸,合理運用錯峰采購1.6萬噸,僅此一項節約成本近350萬元。
 經過一年的運作,2009年五分公司物流中心的64名員工完成產值3.47億元,創造利潤910萬元,實現人均營銷額超過500萬元的驕人成績,專業化帶來的效益突顯出來。
  專業人才
 由“懂得多”走向“鉆得精”
 產品的多元化為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鍛造了一批既會筑路,又懂建港架橋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從公路到鐵路、從港口到市政都是他們的戰場,但在項目過渡時期,這些技術人員往往需要一定的調整,有時甚至需要較長時間的摸索和磨合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怎樣才能培養出專家型技術人人員?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引導技術人才,由過去“懂得多”到現在“鉆得精”發展,劃分“責任田”,進一步明確了各自定位。
 通過專業化分工的實踐,近年來,五分公司擁有了一批“鉆得精”人才。一批在建設橋梁和鐵路工程中表現突出的技術人員脫穎而出,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編后
愿專業化企業再多一些
 不得不承認,不注重專業化發展幾乎是我國企業的通病。由于未堅持專業化,很多小作坊企業靠鉆市場空子生存;很多企業曇花一現,高臺跳水式來去匆匆。不少國企由于熱衷于大而空、大而全,導致我國能跨入專業化高級階段的企業少得可憐,也導致很多企業無法和國外相當規模的企業競爭。編者看到二航局五公司堅持走專業化之路取得的成績后,深感有重點刊發的必要。希望這篇報道能引起重視,使我國鉆研專業化的企業、研究專業化管理的企業能再多一些。
 近年來,編者聽不少企業老總說起利潤,總在講“主業不好、輔業好”,并為之沾沾自喜。其輔業無外乎房地產、股票等投資領域。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僅靠蓋房子、靠資本運作是不行的,還是要靠實業。如果大量企業都沉迷于投資盈利,而放松、甚至放棄專業化追求,忽視主業發展,國民經濟未來將靠什么支撐?希望更多的企業能認真研究專業化策略,中長期目標能充分考慮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不要只盯著短期的資產、年營業額、年利潤率等因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