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促進物聯網發展各顯神通
2010-8-28 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聯網比目前的人與人通信的互聯網有更大的增長潛力,將有可能成為信息產業在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目前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等都在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我國也正在高度關注。美國、歐盟、日韓經歷了不同的物聯網發展歷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對于中國物聯網發展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美國:靠技術實力說話
1991年由美國提出普適計算的概念,它具有兩個關鍵特性:一是隨時隨地訪問信息的能力,二是不可見性,通過在物理環境中提供多個傳感器、嵌入式設備,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和通信。美國國防部的研究機構資助了多個相關科研項目,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也專門針對普適計算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計劃。普適計算總體來說是概念性和理論性的研究,但首次提出了感知、傳送、交互的三層結構,是物聯網的雛形。
美國IBM公司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其本質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來改變政府、公司和人們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
2008年12月,奧巴馬向IBM咨詢了智慧地球的有關細節,并共同就投資智能基礎設施對于經濟的促進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在新一代寬帶網絡、智能電網和醫療IT系統的建設方面投入300億美元,就可以產生100萬個就業崗位,并衍生出眾多新型現代服務業態,從而幫助美國建立長期競爭優勢。因此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簽署生效的《2009年美國恢復和再投資法案》(即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提出要在智能電網領域投資110億美元,衛生醫療信息技術應用領域投資190億美元。
2008年以來,美國運營商以網絡和服務為基礎,結合新興科技公司和系統集成企業,共同開發針對垂直行業的應用,推廣M2M業務。
綜合美國的物聯網發展歷程來看,美國并沒有一個國家層面的物聯網戰略規劃,但憑借其在芯片、軟件、互聯網、高端應用集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龍頭企業和基礎性行業的物聯網應用,已逐漸打造出一個實力較強的物聯網產業,并通過政府和企業一系列戰略布局,不斷擴展和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歐盟:完善的物聯網戰略規劃
歐盟認為,物聯網的發展應用將為解決現代社會問題作出極大貢獻,因此非常重視物聯網戰略,1999年歐盟在里斯本推出了“e-Europe”全民信息社會計劃!癷2010”作為里斯本會議后的首項重大舉措,旨在提高經濟競爭力,并使歐盟民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減少社會問題,幫助民眾建立對未來泛在社會的信任感。
2009年6月18日,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及地區委員會遞交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希望歐洲在構建新型物聯網管制框架的過程中,在世界范圍內起主導作用。歐盟提出物聯網的三方面特性:第一,不能簡單地將物聯網看做互聯網的延伸,物聯網是建立在特有的基礎設施基礎上的一系列新的獨立系統,當然部分基礎設施要依靠已有的互聯網;第二,物聯網將與新的業務共生;第三,物聯網包括物與人通信、物與物通信的不同通信模式。物聯網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新的更好的就業機會、商業機會,促進產業發展,提升經濟的競爭力。
歐盟還通過重大項目支撐物聯網發展。
在物聯網應用方面,歐洲M2M市場比較成熟,發展均衡,通過移動定位系統、移動網絡、網關服務、數據安全保障技術和短信平臺等技術支持,歐洲主流運營商已經實現了安全監測、自動抄表、自動售貨機、公共交通系統、車輛管理、工業流程自動化、城市信息化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
歐盟各國的物聯網在電力、交通以及物流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應用。歐洲物聯網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歐盟在RFID和物聯網領域的長期、統一的規劃和重點研究項目。
日韓:泛在網戰略和應用結合
日本是較早啟動物聯網應用的國家之一,重視政策引導和與企業的結合,對有近期可實現、有較大市場需求的應用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對于遠期規劃應用則以國家示范項目的形式通過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吸引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1997年開始,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信息化建設的產業政策。1999年日本制定了E-Japan戰略,大力發展信息化業務。2004年日本政府在E-Japan戰略基礎上,提出了U-Japan戰略,成為最早采用“無所不在”一詞描述信息化戰略并構建泛在信息社會的國家。U-Japan的戰略目標是實現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何人都可受益于ICT的社會。
2009年金融危機后,日本政府也希望通過一系列ICT創新計劃,實現短期內的經濟復蘇以及中長期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目標。
作為U-Japan戰略的后續戰略,2009年7月,日本IT戰略本部發表了“I-Japan戰略2015”,目標是“實現以國民為主角的數字安心、活力社會”。I-Japan戰略中提出重點發展的物聯網業務包括:通過對汽車遠程控制、車與車之間的通信、車與路邊的通信,增強交通安全性的下一代ITS應用;老年與兒童監視、環境監測傳感器組網、遠程醫療、遠程教學、遠程辦公等智能城鎮項目;環境的監測和管理,控制碳排放量。通過一系列的物聯網戰略部署,日本針對國內特點,有重點地發展了災害防護、移動支付等物聯網業務。
日本的電信運營企業也在進行物聯網方面的業務創新。NTT DoCoMo通過GSM/GPRS/3G網絡平臺,推出了智能家居、醫療監測、移動POS等業務。KDDI與豐田和五十鈴等汽車廠商合作推出了車輛應急響應系統。
2004年,韓國提出為期十年的U-Korea戰略,目標是“在全球領先的泛在基礎設施上,將韓國建設成全球第一個泛在社會”。另外韓國在2005年的U-IT839計劃中,確定了八項需要重點推進的業務,其中RFID等物聯網業務是實施重點。2008年韓國又宣布了“新IT戰略”,重點是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用信息技術解決經濟社會問題和信息技術產業先進化,并提出到2010年韓國至少占領全球汽車電子市場10%的計劃。韓國目前在物聯網相關的信息家電、汽車電子等領域已居全球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