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的現狀和必要性分析
2010-8-28 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很多公司為了提升業務價值增強和效率性提高目前不斷地增加投資規模,但通過這些對實際企業組織及成員成效沒有確信,這就是因為大部分都不測定IT投資給企業的成效的影響,很多公司目前為信息化正盲目地投資,在結果上公司看不到他們實踐的信息化有什么樣的成效或問題,因此我們要知道IT成效評估的時候,有什么樣的問題,而且最近正在嘗試的IT投資成效評方法和實際上韓國企業的IT投資性和評估案例,這種內容通過韓國LG CNS咨詢部門的內容的參考。
國內外信息化投資現況及規模
最近十幾年的時間,國內外很多公司將信息化投資為了企業戰略的競爭優勢的核心手段,而不斷地投資信息化,投資規模也繼續增長,根據《KRG2002》報告書信息化先進國家的美國于1987年全層產業投資的18.2%,2000年已到了46.7%,韓國都在1999年15.9%,在2000年繼續增長至24.0%,另一方面從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時間里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yem)的應用以及目的都改變了,所以信息系統管理方式和集中投資領域也隨之改變,90年代以前信息系統只是從技術和辦公自動化觀點來考慮,但是90年代的時候,以關系型DB(RDMS)和Client/Server技術性的管理信息系統為主流,而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及通過商務程序應用精巧的系統設計方面強調了重要性,而2000年以后信息系統的動向變成戰略性的信息系統,目前IT評估很重要,并且隨著信息化投資的繼續增長,從2001年到2002年的平均成長率反而減少了,但是根據2002年Gartner集團的報告內容,美國企業正投資對產業平均總共銷售量進行比較,2001年為4.43%,2002年為3.98%,2003年為3.88%等,都是不小的投資,在韓國銷售量排名在1000以內的公司信息化投資變化為,2001年為2.07%,2002年為2.00%,2003年為2.02%左右。
信息化投資效果和實際現實的反論
在國內外不太好的經濟情況下,信息投資繼續進行,關于這種信息化投資是否能在企業增加效率或者減少,都還在互相爭辯中,一方面信息化使企業信息創造、共享、協力、生產過程當中遇到了以前不會發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在企業財務單上企業收益觀點來說,企業信息化投資測定評估的研究結果和上面的好處不一樣。
其中一個是Paul Strassmann的研究結果上看得出來,在他的《ROI for IT Providers》書中,他說的是信息化推進的實際目的為勞動力再部署、資產最佳化、管理費用節省等,通過實際證明的研究企業信息化推進并沒有達成這些目標。
勞動力再部署:應用IT技術,將單純業務變成自動化,從單純管理業務移動到中間管理階層,信息化的人力費用增加了
企業資產最佳化:由信息系統支持提供有效率的運營程序,則企業資產會管理好,但是實際上的資產管理費用增加了
管理費用節省:通過IT技術的引進及應用,溝通活性化,客戶和供應者之間的連接性提高,而因為業務流程的單純化等原因,組織的間接期待費用減少,但是對銷售額的原價Transaction費用卻增加了
對信息化投資的反論真正的意思
對Paul Strassmann的信息化投資的否定層面來說,否定的側面表示信息化投資不一定和企業的生產性總是成比例的,這個意思并不是信息化投資沒有價值,在通過信息化實際的投資中引進信息系統的企業有很多報告表明是有可視的成效,根據McKinsey和Paul Strassmann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應該關注的部分不是信息化投資的無益性,而是向特定企業及特定行業有生產性的提升,這樣的結果已被Paul Strassmann的研究內容(研究4000家公司分析結果)證明了,他跟McKensey從不同觀點表示了對企業‘信息生產性(Information Productivity)’的存在,這就是企業按照信息生產性的根據對IT信息化的投資應不應該積極地實踐。這就好像中醫學一樣,治療病人的時候,提前分析他的病因以后進行治療的意思,無論怎么樣,盲目地投資IT信息化不一定引起生產性提升,在美國電腦制造公司‘Dell’公司為了在網絡銷售產品靠近在B2E銷售方式。(因為Dell公司沒有商店,在網絡上銷售產品)所以Dell公司的信息人工應用這個IT系統進行訂貨、生產管理和供應商管理(SCM)。但是他們對IT信息化投資卻很少,信息化投資金只是占總共收益額的1.48%,一個人工用10,239美元。而惠普(HP)使用2.83%,一個人工用14,472美元的信息投資費用,通過技術投資他們得到了很多成效,同時卻低的管理信息化預算達成了有效率的成效,按照Dell公司的案例,企業為了將信息生產性最大化對資本信息化支付效果要極大化,企業為了這件事應徹底的控制企業的目標和信息化投資,總而言之,信息化投資的否定觀點說的內容是為企業信息化當中應將信息化投資、生產、投資效果通過科學的方法分析后進行才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另外一面,Paul Strassmann說這種對信息化投資有否定的側面的原因是因為企業具有對信息化盲目的“恐懼”,“企業的信息化投資至今不是對價值及成效徹底的分析和評估,而是有在市場中關于這種方面不能淘汰的心態”,這種結果是因為信息化投資給生產性提升的影響評估分析并不是簡單的事,而且這種事難以預測,實際上信息化投資對企業和組織提供有些產品的質量向上,多種產品開發及客戶服務改善方面有效果,但是這種效果難以反映在企業的賬簿或經營成效范圍上,因為信息是一種無形資產,而且為了使用更好的信息化,需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而且引進信息化系統不能立刻適應,這種成效不是通過數據弄出來的。
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的意義
通過信息化投資否定側面的內容,是為了信息化投資和生產性的向上而需要把投資徹底的控制,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則是使企業信息化投資控制的基本過程,何謂信息化投資成效?‘信息化為了企業或組織對達成目標而貢獻,在經濟范圍上貢獻的部分在事業觀點中有體系的調查并分析的行動’建立有體系的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方法論,信息化評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信息化創造事業的價值評估,投資進行以前信息化投資意思決定合理化的進行,投資實行以后是通過信息化得到的利益,作為事業價值創出者正立IT的角色,比如說有的公司構建CRM系統的時候,若不分析投資目標和成效,只是概念上的競爭的優勢或客戶滿意度增大的這種抽象價值構建信息化系統的話,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改善了,因此信息化投資也是和別的投資活動一樣,投資的經濟型、進行以后公司會得到什么樣的利益,利益的多少,這種問題都要考慮,評估這些問題的活動就是‘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活動’。
對信息化投資性和評估現實的要求
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的必要性,通過CEO的要求根據調查機關的結果內容,選進企業的CEO對信息化系統的價值關注的部分是“IT投資回報(ITROI)”,以前信息化系統的價值僅僅是費用減少、新技術的引進和構建難度的關鍵部分,但是最近關注的則是會不會得到投資以上的成效、是否能加快投資回報的速度以及信息化系統在經營戰略規劃當中可不可以使用等問題,很現實的經營效果關注點。最近CEO對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要求更細致更科學的結果,不僅僅是單純財務管理系統,而且還要對綜合商務成效的ROI評估。
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的課題
對現在企業信息化投資研究結果和企業領導者現實要求的觀點來說,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的課題如下:
在哪兒?什么時候?要投資多少錢?
失敗風險是多少?
產生多少效益?
產生效益的是那個環節?
競爭公司和Best Practice的支出和成效如何?
對于結果來說,信息化投資成效評估在投資決定最佳化、投資風險分析、投資可行性證明、效果正量化、效果轉換到貨幣價值、先進案例等提供的IT管理觀點上會提示多種的分析方案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