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時代”泛北合作東盟視野:聚焦通道建設
2010-8-23 10: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圍繞區域合作與貿易保護的爭議一直不斷,成立于如此復雜背景下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前景自然令世人關注。
管中窺斑,可見全豹。作為中國與東盟合作中一項重大次區域合作,啟端于2006年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以下簡稱“泛北”)至今已走過五個年頭,“自貿區時代”的到來為合作各方提供了一個檢驗和審視的最佳機會。
在日前于廣西南寧召開的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廣泛采訪了與會的東盟官員、企業家、學者、媒體記者等人士。他們認為,自貿區在促進中國-東盟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已經顯現,也為泛北合作走向深入帶來了機遇,但同時日益凸顯的諸多深層問題也正在考驗各方的信心與智慧。
自貿區提振效應明顯,東盟更重長遠
中國-東盟自貿區今年一出生便面臨著嚴峻的實踐考驗:自貿區能否起到提振區域經濟的作用?能否消除東盟國家對于中國產品的疑慮……這些不僅是東盟國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也關系著作為重要次區域合作的泛北合作的前景。
“可以說,自貿區建成半年多已經交出了一份比較漂亮的答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黃朝翰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今年上半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13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超出同期中國進出口增幅的11個百分點,預計今年雙邊貿易額將達到2500億美元。“不要忘了,我們仍處于經濟復蘇期”,黃朝翰提醒說。
他還注意到,中國-東盟間的貿易結構也對東盟更為有利。今年上半年,中國從東盟進口719億美元,對東盟出口6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4%和45%,中國從東盟進口的增幅明顯高于中國對東盟出口的增幅,中方逆差73億美元。“除提供廣大的市場之外,目前很多大的生產基地都在中國,通過供應鏈也推動了東盟制造業的發展!
馬來西亞戰略與領導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則表示,自貿區使得區域內的投資機會也大大增加,特別是中國對東盟的投資增長很快。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約1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5.7%。
“在過去的5到10年里,尤其是最近5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一直非常快,使東盟國家受益”,黃朝翰說,多年以來,中國和東盟在爭奪外來投資方面競爭激烈,現在中國的外來投資過多,也帶來了勞動力等方面的系列問題,中國的制造業將經歷產業的升級改造,東南亞國家則有望承接更多的投資機會。
自貿區建成之前,一些東盟國家曾經因為擔心中國廉價產品的沖擊而傳出質疑的聲音。本刊記者在此次論壇上采訪發現,雖然一些東盟人士表示部分產業確實受到一定沖擊,但對于長遠的發展態勢都抱以積極的態度。
楊元慶介紹,自貿區建成后,馬來西亞開放了5000多種商品和服務項目,其中涉及的一些中小企業難免會受到沖擊,“在制鞋業方面,馬來西亞就從此前的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钡瑫r表示,從長遠來看這有其積極意義,“企業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發展模式,而政府也一直在引導企業更多地了解和認識自貿協定,有利于企業在更具競爭力的大環境中生存!
東盟秘書處經濟部負責人魯西瑪·蘇拉古蘇瑪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自貿區的建成不會對每個國家的每個產業都有利,但也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還有利于各國和整個泛北區域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增強單個產業、國家和整個區域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對于未來的前景,黃朝翰強調,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趨勢不會改變,自貿區將成為今后中國東盟發展關系的重要平臺,東盟國家也會積極參與泛北等次區域合作機制來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系,“中國是一個大國、一個多元化的國家!
聚焦通道建設,泛北合作駛入“深水區”
相比于前幾屆,今年的泛北論壇有了很多更為實際的探討和行動。“南(寧)——新(加坡)通道”建設是重要主題之一,與會人士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有的還勾勒出了公路、鐵路通道的具體方案。在本屆論壇上,中國廣西、廣東、海南等省區的多家港口物流企業與新加坡、柬埔寨、泰國的港口、航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相互開通集裝箱、散貨航運班線并締結友好港口,被業界認為是泛北部灣地區各國聯手打造跨國港口航運網絡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與會東盟人士認為,泛北合作雖然已經走過五年,但一直以理論研討為主,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為使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的合作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
楊元慶認為,自貿區的建成使得區域內貿易和投資更為頻繁,市場更為開放,加強交通合作的需求日趨強烈。越南交通部副部長黎孟雄也表示,為實現自貿區帶來的利益,東盟和中國需要立即實施一系列的行動計劃,“促進區域的互聯互通、為經濟交流提供便利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2006年的首屆“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與會人士就提出了在陸上建設“南新通道”的構想。相比于往年論壇上中國的“曲高和寡”,今年呈現出東盟各國“百家齊鳴”的態勢。
泰國商務部副部長阿隆功·潘拉蓬說,“南新通道”建設能讓泰國農產品(000061,股吧)銷路更好,從而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就業,泰國正在積極發展交通物流,積極與周邊鄰國實現互聯互通。越南、柬埔寨等國代表表示,“南新通道”的建設將促進人力、技術和工業附加值的跨區域流動,縮小國家間的發展差距。
黎孟雄介紹,越南目前正在大力建設河內至老街鐵路、河內城際鐵路等,以及包括河內、海防、廣寧在內的北部經濟增長區,“充分表達了越南對于推進’南新通道’建設的誠意!睏钤獞c則透露,他們目前正在制訂一個東盟各國互聯互通的整體方案,“希望能在今年10月份的河內峰會上提交給東盟各國領導人并獲得通過”,以加速“南新通道”的互聯互通。
泛北合作,是以北部灣海域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合作,海上合作理應成為重中之重。中國東盟貿易的大幅增長,不僅對港口、航運、物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堅定了泛北各方加快推進海上合作的信心。
泰國RCL宏海箱運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崇渤介紹,2008年10月,公司開辟了一條由防城港啟航,途徑香港,新加坡,海防等港口的定期班輪航線!白铋_始的時候非常艱難,但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和自貿區的建成,目前航線運行已趨于穩定”,朱崇渤說,他對于公司進一步完善北部灣東盟集裝箱服務網絡的計劃充滿了信心。
在企業感受到切身效益的同時,東盟各國也紛紛加大了在港口等方面的建設和合作力度,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泛北海上大物流時代。據介紹,今年越南政府頒發了《至2020年北部灣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旨在通過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業來帶動整個越南北部經濟提速,他們決定在未來5年內投巨資改造、新建一批港口,并以此為發展平臺,有效地融入中國-東盟自貿區下的泛北合作。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大臣陳尤德也介紹,目前西哈努克港和金邊港正不斷擴建、吞吐能力不斷上升,此外還在建設10個私有海港。
呼吁在互信、對話的基礎上形成合力
雖然泛北合作的發展態勢十分喜人,但隨著合作的深入,地緣政治、經濟結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諸多問題也隨之凸顯。與會的東盟人士表示,泛北各方應在互信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共同推動泛北以及中國東盟合作走向深入,中國應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南海問題是中國東盟合作繞不過去的“坎”,以北部灣海域為中心的泛北尤為敏感,就在泛北論壇舉辦期間,美國與越南正在舉行首次大規模聯合軍演。在本屆論壇上,以往積極參與的菲律賓、印尼均沒有代表與會,本應舉行的泛北聯合專家組工作會議和成果發布會也臨時取消。
一些東盟媒體記者猜測,近來越來越復雜的南海局勢影響了東盟國家,特別是北部灣沿岸國家參與論壇的積極性!爱敻鲊I導人在廣西南寧大談北部灣合作共贏的時候,距離南寧約400公里的北部灣海面上,美國的航母就像一條鱷魚在游弋,讓人浮想聯翩。”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記者直言不諱地說。
黃朝翰表示,對于南海問題,中國應在堅持主權訴求的前提下,與相關各國積極展開一對一談判合作。“自貿區給各國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相信誰也不愿意失去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但如果南海問題不能及時妥善解決,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就不能說百分百地確定!
經濟結構不合理則被視為另一個制約泛北合作的深層因素。黃朝翰表示,泛北各國經濟發展層次不一、差異較大,將極大地影響泛北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以港口合作為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港口、航運發展水平居于亞洲乃至世界一流,但其他一些國家的部分港口無論是在基礎設施還是在組織管理方面都處在較低發展階段,合作對接的難度較大;經濟結構的不合理、集疏運體系不發達又導致同質化競爭嚴重、貨源不穩定等問題,“有的港口超負荷運行,有的港口又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對此,一些人士認為,在調整各國、各港口腹地經濟結構之外,還應著眼未來的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構建具有泛北區域特色的臨海產業分工合作新格局,提升區域港口航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而想要實現互聯互通,檢驗檢疫、海關、技術標準等“軟件”方面的統一也是需要協調的難題。阿隆功·潘拉蓬就提出,當前東盟一體化正逐步開展,中國如果想在東盟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除了繼續為東盟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援之外,還需對相關的法律政策進行修改。
如何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也成為東盟人士關注的一個問題。除泛北之外,相關國家還涉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東盟共同體的建設,東盟還與日、韓、印、新簽署了自貿協定。
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武智成表示,現在每個國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東盟自身的一體化在加速,亞洲開發銀行等一些組織也給予泛北合作積極支持,下一步激活民間資本也十分必要,為此亟須建立一個資源的調集和整合機制,“不管是南新通道建設還是整個泛北合作,都應納入中國東盟合作的大框架下給予統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