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品油價為何屢遭公眾“誤解”

2010-8-22 16: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一篇名為《2年前的油價是74美元,現在還是74美元,可是汽油價卻漲了2630元一噸》的帖子在網上火暴流傳,其對于“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上漲”表示質疑。
    此前,社會上就對“漲快跌慢,漲多跌少”、“國有石油巨頭可能正在以每升2.4元的超低價格出口成品油”等怨言一直不絕于耳,一些專家甚至直斥石油壟斷巨頭損害公眾利益;而石油巨頭則不斷強調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聲稱中國的成品油價偏低。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似乎陷入了“羅生門”。那么,成品油價為何頻頻遭遇公眾“誤解”,成品油定價怎樣才能取信于民,讓人心服口服?
    透過成品油定價過程中紛紛擾擾的表象,我們不難看到,公眾對當前成品油價格心存疑惑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煉油企業的“盈虧平衡點”不明真相,總是懷疑石油巨頭攫取超級壟斷暴利。其實,國際原油價格從猛漲到狂跌,在2008年油價經歷“過山車”的過程中,煉油業務“盈虧平衡點”成為了一個人們極為關注的詞語。在國際原油價格猛漲之際,中國頻頻出現油荒,公眾將其理解為“逼宮”漲價。而在國際原油價格狂跌之時,雖然成品油價格有所下調,但公眾對此并不滿意,依舊質疑石油巨頭攫取壟斷暴利。
    面對公眾對油價的所有質疑,從國家發改委到兩大石油巨頭雖然做出了諸多解釋說明,但對煉油業務“盈虧平衡點”沒有做出清晰準確的說明。也因此,石油壟斷巨頭和國家發改委對成品油價所做的說明和解釋,都難免會被“誤解”。
    當前,成品油價真的很“糾結”。對掌握成品油定價權的部門,對石油巨頭,對普通公眾來說,都感到很“糾結”。而“糾結”的根源在于,雖然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公之于眾,但公眾還是感到隔了一層“毛玻璃”,在公眾眼里,成品油定價機制沒有做到完全公開透明。 (辛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