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時湘:北部灣港要100%以上發展才能滿足需求
2010-8-22 10: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葉時湘是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2007年,為適應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防城、欽州、北海三個城市的港口“三港融合”,組建了北部灣港務集團,實行三港統一規劃、統一發展。
北部灣港的發展是廣西沿海地區城市發展的縮影。三港合一之前,發展停滯,港口之間通過壓價惡性競爭,地方政府甚至將岸線賣掉賺錢。
隨著北部灣經濟區時代的到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發展港口,以港航物流與臨港工業為啟動點,拉動經濟區的發展。
航線航班比基礎設施建設更難。葉時湘說他的方法是,以港口為主導,但不局限于做港口。通過引進的方式,北部灣港建設了大量的臨港工業,借培植本地貨源增加來往廣西與其他地區的航班。而且,透過綜合物流園、商貿物流基地等延伸服務加深城市對貿易的影響。
找到適合廣西這個地緣環境的發展方式,比一切重要。
經濟觀察報:中國-東盟之間,港航物流的現狀是怎樣的?
葉時湘:北部灣港和東南亞國家之間仍然采取傳統的物流方式,這么多年來都沒有太大變化。從中國到泰國、馬來西亞,船運公司做散貨的時候比較迷茫,到底該走哪條航線。例如越南的航運公司開到中國,他們對線路不了解,感到路途很遠。
集裝箱運輸則是另外一種情況。目前中國沿海往越南走,相對來講貨源沒有越南往中國走的多。如果沒有港口對資源進行整合,很多船運公司走東盟國家就做不好生意。通常,從中國到東南亞國家的路線是,船從青島走,中途掛靠在寧波或上海或香港,再從香港轉到其他地方。如果貨源配備得好,青島裝五六百個集裝箱,到了寧波再裝三四百個,再到香港配五六百個,這樣一條船能裝1000多個集裝箱直達東南亞。但現在走了三個地方還只是三四百個箱,因為沿途港口沒有能為開往東南亞國家的船只整合貨源。這樣的航線丟了可惜,但吃下去也沒味道。傳統物流方式很難展現廉價海運成本的優勢。
經濟觀察報:應對這種情況,北部灣港是怎么解決的?
葉時湘:我們的措施是,跟中海、中遠等船運公司開通來往于三角洲與東北亞之間的航港線,意圖是把北方的貨源吸引到欽州,在欽州整合后往東南亞方向發直航。北部灣港發揮樞紐港的作用,從東南亞到中國之間只需要兩天時間。如果從北方到東南亞直航,航線長、時間長、成本高,門對門的運輸優勢就不能體現出來。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往來東南亞的航線清晰、密集而且固定,讓東南亞商家組織貨源回來做到心中有數。
經濟觀察報:國家大力發展北部灣經濟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重視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問題。因此,港航物流在這里除了做貿易,可能還承擔微妙的政治角色。如何讓北部灣港口與東南亞國家海港在互惠互利中發展,而不是讓對方認為北部灣港搶奪了它們的資源?
葉時湘:在國際貿易中,物流平臺很重要。我們搭建物流平臺不是為了區內,而是為了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的融通。通過我們的區域優勢服務全國、服務東盟。我們努力降低對東盟的貿易成本,這樣雙方的貨品就增加了流通的機會。
物流體系展開以后,可以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深入到工業理念中,來料加工等都可以做了?此瓢噍喪切∈,但如果我們的樞紐港對東盟的航線都密集開通后,局面就大不相同。
而且我們也承擔國企的責任。緬甸的交通部副部長看到我們集團的冷鏈,邀請我們到緬甸建設。緬甸有很大的冷鏈需求。我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有水果貿易,但是傳統運輸方式造成的損耗達到20%以上。落后國家的基礎設施很落后,作為港務集團我們愿意去開拓。
通過貿易配套、通過延伸服務配套,北部灣港感覺路越走越寬。
經濟觀察報:當初集團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三港融合,三年過去了,融合做得怎樣?
葉時湘:經濟開放說到底是要發揮區域優勢。北部灣港有沿海,有后發優勢,還有岸線資源、土地、倉儲等。廣西明白后發優勢要發揮好,必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把岸線資源統一管理,不要隨便開發。做成大檔擋的話,優勢沒法發揮。
現在地方政府慢慢明白,港口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對三港合一的管理方式有了新的認識,支持這個平臺。因為北部灣港集團是致力于把區域的物流成本降低的。而且,北部灣港集團作為跨行政區域的港口集團,從全國來講資產緊密,人事高度統一。其他集團可能名義上統一,但實際上是松散的。
經濟觀察報:北部灣港是一個后發的港口,它的發展跟中國其他港口相比,是否應該走不同的道路?
葉時湘:北部灣港是落后區域。廣州港、湛江港不一樣,他們先有豐富的貨源,產業鏈條長。而北部灣港先有港口、碼頭,再有貨源。以前三港一味喊著“做通道”,但是沒有本地貨源,它永遠只是個通道。
因此我們要注重港口的培育,建設臨港工業,使商品繁榮起來。有了臨港工業,狀況就大不相同,廣州港等其它港口20%、30%的成長已經很了不起,但北部灣港要100%以上發展才能滿足區域發展的需求。
別人不做的事情我在做。我們不只做港口,而是以港口為主導,臨港工業和綜合物流、商貿物流、物流地產并舉。青島港腹地很大,不必像我們這么做。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只有做臨港工業才能為區域經濟騰飛做鋪墊。
經濟觀察報:集團的發展方式跟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是否有沖突的地方?
葉時湘:我們提出城市與港口共同發展,希望各個城市和我們配合,所以我們講究港口和城市共同進步。我們把港口、臨港工業、物流園區等整個物流體系做成樣板,讓很多地市來這里參觀。我要做的就是城市發展需要的。而不是當我去找市里的領導,他會覺得:哎呀又來占地了。我就問他:我這個體系你要不要?沒有這些切實拉動城市發展的物流體系,一切都為零。而我把體系做出效果來以后,地市領導來了就會邀請我們去建設。北部灣港的發展體系是為廣西的城市做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