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2010年上半年我市經濟形勢分析

2010-8-22 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以來,我市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5%。其中:一產19.1億元,增長5%;二產59億元,增長25.7%;三產47億元,增長6.1%,預計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左右。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1、農業生產穩定,工業較快增長
  小麥預產121.7萬噸,同比增長3.2%,夏糧連續7年喜獲豐收。畜牧水產穩步發展,上半年,肉類總產22.3萬噸,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長8.8%;禽蛋總產5.4萬噸,位居全省第二;生豬飼養量363.5萬頭,同比增長9%,其中存欄188萬頭、出欄175.5萬頭,分別增長9.3%和10%;水產品總產12.1萬噸,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長7%。
  上半年,全市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34.8%,較一季度提高4.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14.6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53.7億元,增長30.5%;重工業實現增加值54.3億元,增長39.7%。33個行業中有32個行業的增加值實現增長。全市工業產品累計產銷率為97.6%,同比增長1.9個百分點。
  2、投資增勢強勁,消費持續活躍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5.1億元,同比增長38.9%,較一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其中,完成工業項目投資96.9億元,增長59.9%;完成房地產業投資37.4億元,增長55.5%。截止6月底,全市施工項目2191個,比上年增加684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778個,比上年凈增796個。660個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0.66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70.55%;204個“861”項目完成投資66.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7.3%;四批1002個中央投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8.5億元,完成國家下達計劃的89%,項目完工率為87.3%。
  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9億元,同比增長19.2%,較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餐飲業、零售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4.5%、19.8%和19%。旅游市場良好,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億元,均增長2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平穩,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1%,比上年同期累計增長3.1個百分點。其中:衣著類和食品類商品漲幅居前,分別上漲9.8%和5.8%。
  3、外貿持續回暖,招商態勢良好
  上半年,全市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同比增長58.5%,高于去年同期63.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07億美元,同比增長56.7%;進口990萬美元,同比增長110%。羽絨及其制品、紡織裝、草竹柳編等主導產品出口增長快速。
  上半年,全市到位境內資金114.7億元,增長71.8%,高于去年同期28.6個百分點;累計新批合同項目數778個,合同資金總規模296.3億元;招商引資在建項目1117個,其中年內開建設項目734個。利用境外資金7697萬美元,增長21.3%,高于去年同期3.7個百分點;其中外商直接投資5909萬美元,增長7%。
  4、財政穩步增收,金融平穩運行
  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34.4億元,增長30.3%,較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12.4個百分點。其中,地方級收入完成20.9億元,增長24.5%。主要稅種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耕地占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企業所得稅增長1.7倍、46.8%和46.2%。
  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40.4億元,增長32.3%,高于去年同期2.2個百分點,較年初新增貸款61.9億元,同比多增3.6億元;各項存款余額789.1億元,增長21 %,較年初新增108億元。
  二、當前存在問題
  1、節能減排形勢異常嚴峻。根據省下節能減排目標任務,今年我市節能必須下降10.55%,是去年年度節能計劃的2倍,但上半年全市規模企業耗能43.9萬噸標煤,同比增長8.9%,高于去年33.85個百分點,萬元產值能耗0.115噸標煤,同比下降34.2%,降幅較去年同期縮小4個百分點,節能壓力巨大;全年減排須削減COD 3600噸、SO2 575噸,任務也大于去年,目前距年底不足6個月的時間,要完成年度節能減排目標壓力空前。
  2、重點項目推進總體不快。今年全市3000萬以上計劃新開工項目191個,目前僅開工134個,還有約三分之一的項目未開工;計劃竣工項目137個,只竣工22個,不足全年計劃的五分之一。在項目謀劃方面,具備開工和前期工作條件的億元以上項目不多,尤其是“十二五”重大支撐項目的謀劃上,數量不足,進度不快。
  3、出口商品層次相對偏低。目前,我市出口商品以紡織服裝、機電、羽絨及羽絨制品和草竹柳編工藝品等為主,高科技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依然偏少,缺乏核心競爭力,出口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舊依賴數量的累加。另外,從價格上看,我市出口商品價格總體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紡織服裝降幅最大,導致利潤較大幅度下降。
  4、要素制約仍較突出。受土地供應不足和國家加大對建設用地監控的影響,建設用地需求和實際供應能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市開發區用地指標十分緊張,部分項目無法落地,市集中區建設急需用地計劃等;原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部分企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企業產銷受限;隨著國家信貸投放節奏變緩,項目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紡織服裝、箱包、制鞋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雖然市場轉暖,但用工不足,據對全市241家企業調查統計,共缺工3.8萬人。
  三、下半年工作建議
  下半年,經濟發展的難度預計大于上半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宏觀經濟形勢仍較復雜。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嚴重性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都超過預期,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仍不穩固,部分制造業產成品庫存上升,出口可能受歐債危機影響等。二是國家宏觀調控面臨 “兩難”問題增多。如經濟增速放緩與企業加薪、資源稅費改革與管理通脹預期、房價調控與相關產業增長、穩定出口與結構調整,以及經濟刺激措施對拉動經濟的正向效應有所減弱、地方融資平臺等負面效應開始暴露等,這也會對我市下半年經濟發展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三是二季度部分經濟指標有所回落。全國二季度經濟增長有所回落,我市的進出口總額、到位境內資、利用外資等指標雖然二季度增長快速,但增幅比一季度明顯下降。
  總體看,國際國內形勢仍在轉好,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會變,皖江示范區、合肥經濟圈和加快皖北發展等建設給我市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預計我市下半年經濟仍會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為了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下半年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搶抓政策機遇,加快區域發展。一是加快推進皖江示范區建設。加快舒城縣、金安區、市開發區的皖江示范區建設步伐,抓緊啟動市產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橋國際產業園與合肥對接和合作,全面構建“一軸雙翼”產業布局,打造我市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認真做好與省示范區建設9個專項規劃對接,加快我市相關規劃的編制進度,確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認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出臺的示范區建設40條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對示范區建設的各項政策和資金支持,力爭我市在土地指標、稅費、金融支持等方面獲得更多份額,同時結合我市實際,加緊細化出臺我市在資金、稅率、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我市示范區建設。二是用足用活加快皖北發展政策。認真研究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發展“三市七縣”發展的“新十條”,積極爭取省 的政策資金支持,并搶抓合肥市結對幫扶的機遇,加快推進我市壽縣和霍邱發展。三是積極爭取省支持革命老區建設。認真領會6月初省委書記張寶順同志在六安考察期間提出的“舉全省之力支援六安革命老區建設”的講話精神,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提出我市加快老區發展具體措施,積極爭取省出臺支持老區建設的扶持政策,加大對金寨等革命老區的扶持力度。
  2、壯大三次產業,提升產業層次。一是繼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扎實推進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實施,強化高產創建核心示范區建設,突出抓好秋糧生產,努力實現秋糧71億斤、糧食總產95億斤的全年糧食生產目標。繼續落實生豬生產各項措施,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加快畜牧業標準化建設,切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大力推進生態養殖技術,加快畜牧水產等養殖業發展。全力助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以龍頭企業帶動品牌戰略化,提高農產品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加快我市十大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繼續推進新農村示范區建設,扎實抓好農林水基本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農村發展條件。二是切實促進工業做優做強。深入推進“工業學霍山”活動,繼續創新各項工業發展舉措,確保工業發展動力不減;繼續發揮駐企聯絡領導干部的幫扶作用,切實幫助企業排解融資、用工、市場、服務等制約產能發揮的突出矛盾,進一步加大企業發展幫扶力度;加快推進市開發區等省級開發區擴容升級和引導鄉鎮工業集中區合理規劃布局,進一步優化工業發展平臺;緊緊抓住國家產業振興和東部產業轉移機遇,加快拓展產業梯度、完善產業鏈條,繼續壯大汽車零部件、鋼鐵、機電與家電、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力、建材等支柱產業,積極發展光伏、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等特色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增強工業對我市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三是加快培育第三產業。強化大別山生態旅游宣傳力度,圍繞六安主城區、天堂寨、萬佛湖、白馬尖、壽縣五大重點開發片區,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精品旅游路線打造,提高旅游產品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快我市旅游發展;強化商貿流通“雙百工程”推進力度,加快市區、縣城和重點鎮物流中心、專業及綜合市場建設,繼續實施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工作,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擴大城鄉消費;積極支持銀行、保險機構拓展業務,支持金融機構擴大網點,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和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統籌發展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三產對我市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
  3、抓好項目支撐,持續擴大投入。一是繼續抓好中央項目的爭取。緊跟國家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政策的機遇,繼續確保項目申報和爭取力度不減,力爭下半年繼續獲得較大份額的國家資金支持。同時,積極做好項目謀劃,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切實做好明年項目的申報和“十二五”項目的儲備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明年投資計劃和國家“十二五”相關專項規劃。二是繼續加大招商項目引進力度。以皖江示范區和合肥經濟圈建設為契機,根據我市自身產業布局、資源優勢和發展需要,抓緊編制一批承接產業轉移和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招商項目;圍繞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盯住重點客商,拓展招商領域,提高招商效率,切實引進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我產業轉移承接,培育和發展我市重點產業。三是著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強化投資3000萬以上重點項目、省“861”項目和中央投資項目的調度、管理和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實施,計劃開竣工項目按期開、竣工。尤其是中央投資項目,要認真對照中央投資項目建設和管理要求,規范項目管理,按期建成。同時,下大力氣加強項目建設監管和稽查工作,確保“三個百分百”真正落到實處。
  4、強化節能減排,實行全民攻堅。一是全面落實節能減排各項措施。嚴格按照《六安市人民政府2010年節能目標任務分解意見》制定的目標任務和措施辦法,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持把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作為項目審批的強制性門檻和前置條件;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對今年確定淘汰40萬噸落后水泥產能、27家磚瓦窯企業嚴格按期關閉;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力度和新型節能產品的推廣力度,推進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加快節能減排重點項目實施進度,促進項目盡快發揮節能減排效益。二是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監管。按月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進行調度監測,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專項督查,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節能減排調度、監測、督查和預警機制,切實做到節能減排工作強勁有力推進。三是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宣傳。通過媒體、機關、人民團體、企業、社區等多種渠道,廣泛開展宣傳,切實提高全社會節能減排認識,發動全市群眾,共同努力,全力推進節能減排攻堅。
  5、加快民生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一是狠抓民生工程建設。繼續加快33項民生工程建設進程,圍繞民生工程組織實施中的各個環節,在資金投入、項目實施、責任落實等方面狠下功夫,確保民生工程效益真正落到實處。二是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做好就業引導和就業援助,大力開發就業崗位,促進失業人員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就業。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鼓勵返鄉農民工以創業帶動就業,廣開農民工就業渠道。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醫保、農村合作醫療等覆蓋面,落實社會保險政策,做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更加和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