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內GPS行業產品及市場發展現狀
2010-8-2 15: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半年物流GPS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長
自從去年三月十日國務院下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來,我國物流業正不斷穩步發展,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核心是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為物流信息化中最為關鍵的一環——GPS也隨著這次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東風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物流業GPS主要應用在汽車貨運業、內河船運業及集裝箱聯運業和第三方物流行業。其中汽車貨運業主要包括特殊汽車貨運和一般汽車貨運兩個行業領域。一般汽車貨運業主要是指從事長途或區域內貨運的企業。特殊貨運是專運長、大、重或危險品、特殊物品的貨運業。
當前,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作為重要的服務產業,物流業也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面對嚴峻的形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和支持發展物流行業,而物流企業也為了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過程透明化及服務的人性化,也意識到了GPS在企業管理過程的重要性,從09年開始大規模地安裝GPS,如宜賓安吉物流車輛GPS監控項目,文登現代物流GPS監控項目,臨沂的中國魯南交通物流交易中心項目,衢州四省邊際綜合物流中心項目。比較典型的就是長沙聯運通過對營運車輛配備GPS監控設備,發展倉儲的自動化、機械化作業,加強微機運用、推廣電腦拼箱等,實現了供應鏈全程跟蹤,形成了嚴謹的精細化物流系統。在這些具體的物流項目的推動下,極大地刺激了物流GPS行業的迅速發展。
自從元月份國務院安委會在杭州市組織召開了蘇、浙、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聯控機制推進會開始,各地不斷完善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基礎工作,提升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水平。除浙江、江蘇及上海三省(市)統一監控平臺,加強對已有GPS監控平臺的整合,實現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外,廣東省、山西省、烏魯木齊市、邯鄲市也臺相關政策,強制推廣GPS監控設備。預計到9月底,北京安裝GPS的“綠色車隊”車輛將達到2萬輛,預計到2011年,“綠色車隊”車輛將達到5萬輛。廣東省供港澳的豬肉運送車輛也安裝了GPS監控設備,綏化物流配送中心用GPS監控油品運輸過程,蒙牛用GPS監控打造快速物流系統,這些數據表明,今年特種車及危險品行業車輛由于受國家政策的影響,GPS市場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港口碼頭的集裝箱車輛方面,深圳為加快建設全市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市政府從年初開始資助企業安裝GPS,搭建集裝箱車輛信息平臺,實時掌握車輛營運動態,提高管理科技化水平。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海關用GPS跟蹤車輛、現場監管、單證傳遞、數據核銷等形式,以實現區港物流無縫對接。GPS設備在港口碼頭及保稅區在今年有著廣泛的應用。重慶移動利用車管家平臺,全力發展物流車輛GPS監控調度系統,憑借移動的優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內河船運業方面,三峽河段的船舶開始安裝GPS定位系統,福建沿海小型船舶安裝了GPS監控設備,浙江海上客船實現了航行GPS動態監控,鄭州在黃河游船上安裝了GPS監控設備 ,西湖游船安裝了GPS設備,京杭大運河船舶啟用了GPS系統,錢江水域運輸船舶安裝了GPS 調度設備,蘇州市內河客船、運輸船開始安裝GPS設備,徐州挖泥船裝上GPS 設備,今年船舶行業GPS監控市場發展迅猛,大大超出了業內的專家年初的預測。
出租車行業GPS不斷發展
在省會城市,哈爾濱市萬輛出租車開始安裝GPS監控終端,成都新增出租車全部安裝GPS定位系統,昆明6901輛出租車將于今年底裝上GPS設備,銀川為6000余出租車免費安裝GPS,西安出租行業加快車輛GPS監控設備的安裝,福州最大出租車服務站啟用,上海出租車GPS設備開始更新,吉林省將逐步推廣GPS定位設備,濟南出租車大規模安裝GPS,南京出租車裝GPS來規范服務,海口新出租車安裝了LED+GPS車載終端,廣州出租車均已安裝車載GPS定位系統,天津出租年初開始安裝GPS 提高司機出車安全 ,石家莊全面啟動出租車GPS調度監控系統,合肥出租全面安裝GPS車載終端,北京最后3000輛富康出租車今年更換完畢將全部安裝GPS,單省會城市出租行業今年已經產生了10余萬臺的訂單。
地級城市在出租車GPS項目的推廣方面絲毫不比省會城市落后,各地已開始大規模的安裝。烏海市出租車開始安裝GPS車載終端,浙江天臺出租車安裝GPS啟動電召業務,蕪湖新出租車開始安裝GPS車載終端,大連開始為出租車免費安裝GPS,威海給出租車安裝GPS定位設備 ,棗莊出租車安裝了GPS信息發布設備,淮南出租車安裝車載GPS防劫系統,襄陽城出租車開始安裝GPS攝像設備,吉首出租將免費安裝GPS車載終端,鎮江1200輛出租車更換到位并安裝了GPS,廣水市免費為出租車安裝GPS車載終端,徐州出租車GPS電召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巢湖出租車推廣安裝GPS系統,武義出租車免費安裝車載GPS,江門新投放120輛出租車全部安裝GPS,臨海出租安裝GPS強化對出租司機的管理,衡水出租車GPS系統建成并與公安110聯網,漳州出租車GPS調度中心建成已投入運營,延吉出租車全部安裝GPS,無錫出租車GPS設備安裝已達三成,浙江普陀出租車開始安裝GPS調度系統,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出租行業GPS運營商業模式的確定,刺激了GPS的大幅度增長,截至目前,大有遍地開花之勢。
移動和電信在GPS市場取得不俗的成績
目前移動和電信都把GPS作為一個新的數據業務來整合,最早涉足于車載GPS領域的有遼寧移動的車務通平臺,之后,重慶移動開始打造M2M(車管家)平臺,北京移動也推出了E物流平臺,深圳移動推出了物流通平臺,廣州移動攜手廣州本田打造車行無憂平臺。福建電信已經攜手衛通,把福建衛通在網的車臺全部換成CDMA的產品。并在福建三明、福州等地的出租車項目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最近,OnStar車載信息服務引入中國并同中國電信集團進行合作,展示了通用汽車公司對于中國未來業務發展的長久承諾。OnStar將于2009年12月起在上海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主力車型上率先安裝最新的第八代OnStar終端并提供車載信息服務。
相對個人用戶而言,集團用戶具有ARPU值高、脫網率低等特點,因此,移動和電信在車載GPS推廣方面步調一致,都是以集團用戶為主。上半年中移動和中電信在行業客戶如出租車、長途客運及集團用戶車輛的安裝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嘗到甜頭的中移動已經做好了車務通產品的推廣套餐等方案并發文通知各地分公司,要求各分公司全力推廣車務通終端。車務通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傳統的GPS設備供應商,像有為、雅訊、星網銳捷及賽格等公司在車務通市場拿到了不少訂單。北京移動的E物流平臺也隨著今年物流行業的發展,也拿到了不少訂單。北京移動的E物流也參與北京“綠色車隊”的建設。移動車管家自宣布免費體驗活動以來,重慶市約有120家單位簽訂神州車管家服務,簽約車輛2000多臺,不久前剛拿下重慶東贏恒康400多輛出租車項目,形勢非常不錯。
從上半年的市場發展看,移動和電信依托豐富的運營經驗及在移動資源方面的優勢,發展了不少集團用戶。我們可以做個大膽地預測,未來GPS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就是移動、電信和聯通三家的競爭,隨著這三家在GPS行業的發展,會淘汰掉一些實力較弱的GPS設備生產商,留下一些有研發實力比較強的企業。
個人追蹤器不斷地發展,來勢兇猛
今年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個人追蹤器產品的突然發力。從最初的GPSONE產品到現在的GPRS+GPS產品,追蹤器的發展有幾年的歷史了,但今年才算是個人追蹤器在國內真正大規模商用的一年
據筆者了解到,追蹤器廠家一般都是走汽配渠道,通過各地的汽配用品代理商,有的廠家每月出貨量可達到上千臺。追蹤器廠家建好服務平臺,把設備賣給汽配用品商家,再由汽配商家賣到最終用戶手上。追蹤器廠家除將設備賣給代理商之外,每臺機器每月收取10元左右的服務費。
無法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
說眼下GPS監控行業的產品無法滿足用戶真正的需求,可能很多行業人士并不這么看。因為GPS監控行業都一致認為,這個行業產品難做的原因并不是研發人員技術水平低,而主要的原因的是用戶的需求多變,不斷變化的需求導致產品的維護升級非常費時費力。這的確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廠家的閉門造車,導致所生產的產品無法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
這兩年,里程統計是GPS監控行業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物流企業、客運企業最為關心的一個功能。統計里程有三個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明確車輛的保修時間;第二,可以與油耗數據做比較,分析運輸成本;第三可以根據里程數據對司機進行考核;只有將里程數據與油耗數據結合起來,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油耗數據。
那么里程統計功能到目前研發到什么水平?目前GPS車載終端實現里程統計是通過三種方式,也就是接里程表計算,根據GPS經緯度計算,安裝GPS自帶的里程計。這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都存在一定的誤差。
接里程表的方式是根據里程表送出的脈沖數配合車輛輪胎的大小計算出的系數而統計里程的,這種方式的缺陷是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系數,由于國內車型眾多,因此計算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人力成本相應地有了提高。運用這種方式時要做好GPS車載終端的隔離電路,否則很容易燒壞原車所配的里程表。
通過GPS經緯度計算里程的方式成本最低,但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點是由于GPS的漂移導致里程統計誤差非常大。企業通過軟件算法做補償來提高里程統計的精度。由于這種方式的成本很低,因此,很多企業采用的是這種方式,但還是無法保證里程的精確度。
安裝GPS自帶的里程計,這種統計方式比較準確,但由于會增加成本,所以很少有企業采用此方法。
通過分析比較以上三種里程統計方式,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方式還是采用GPS經緯度計算里程,由于很多企業并未解決GPS漂移所帶來的誤差,因此,里程統計功能形同虛設。企業之所以不選擇其他兩種方案主要還是由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在降低成本所出的下策。而現實問題是,用戶只想拿到性價比的產品。
油量檢測功能和里程統計功能的緊密結合的可以讓企業管理者能更好的控制車輛運輸所產生的成本,可以幫助企業有效管理車輛用油,通過可以監控車輛加油時間,加油位置,可有效解決車輛油耗與報銷不符的情況,可杜絕故意一車多駕分開考核的問題,可解決眼下行業普遍存在的多開票少加油或先加滿然后抽私自賣掉以及張冠李戴禮拜的現象,也可解決加油站缺斤少兩的現象,從源頭抓起,從而減少運輸成本。
目前油量檢測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原車裝有油量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GPS企業都是將原車油量傳感器上的4根電信號線分離出來,取其中的兩根進油表,另外兩根接GPS車載終端。第二種是原車上沒有安裝油量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GPS企業都是在車輛的郵箱上打孔,安裝自己的油量傳感器。目前常見的油量傳感器包括傳感器管、浮子、固定支架,傳感器管線路板。這種油量傳感器是利用磁場控制舌簧管內觸點通斷的原理,將被測量變化轉換成輸出信號,從而線性測出油位高度的傳感器。油量傳感器通過RS232/485接口和GPS車載終端通信。以上兩種方式,都有一定的誤差,特別是第一種,當車輛急轉彎或者急剎車時由于產生的瞬間電壓很高,因此誤差非常大。第二種方案雖然準確,但考慮到安全隱患,用戶基本不愿意在油箱上打孔。
今年追蹤器市場異常的火爆,在各個行業都不景氣的今天,能看到這么火爆的市場的確難得,但追蹤器是否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繁榮后面有沒有隱憂,這值得商榷。當前追蹤器主要分車載市場和個人追蹤市場。不論是哪個市場,眼下追蹤器的主要功能無非是定位功能、通話功能、求救報警、常規報警、遠程監聽、自動休眠等功能。求救報警是追蹤器的主要功能,但這個功能在關鍵的時刻是無法使用的,為什么呢,我們可以看看市面上的追蹤器,基本上都用一個很小的按鈕作為求救報警時使用,試問,當用戶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如何找到這個按鈕,即便找到按鈕,在那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按鈕太小按起來相當費力,假設一個當一個老人遇到危險時,總不能讓他找出老花鏡找這個按鈕吧。因此,這個功能實際上是一個擺設,沒有太多的用處,試想,一個最能吸引用戶的功能都是擺設,追蹤器生產廠家是否是在閉門造車,是否是沒有考慮到用戶真正的需求呢?
追蹤器電池的待機時間長短是用戶最為關心的一項性能指標,因為即便設備其他功能如何優秀,沒有電,再好的功能也出不來。我們知道,電池待機時間的長短與電池的體積有很大關系,電池越大,設備待機時間越長,但電池太大,攜帶就不方便了,和手機一個道理,可以換電池,但筆者調研過國內的一些追蹤器廠商,很大一部分追蹤器的電池根本就無法更換,試想這樣的設備如何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難道不是閉門造車嗎?
市場證明穩定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認為筆者在講廢話,但即便這是廢話,筆者還想在這里重復一下。
GPS行業有很多不正常現象,其中有一項用項目管理的觀點來講就是鍍金,也就是做了項目范圍之外的事,給項目增加一些花哨的修飾。其實用戶想要和真正需要是有區別的,沒有真正的識別需求優先級可能導致需求過量開發和需求鍍金。在專業的項目管理人眼中鍍金的項目是失敗的,但是目前GPS行業的狀況就是持續鍍金和鑲金。GPS產品穩定與否一方面看GPS定位的精確性,另一方面要看GPS設備的在線率。因此,保證這兩個功能的正常使用是GPS研發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來客戶真正需要的功能很簡單,而GPS公司為能拿下訂單,或者能吸引客戶,提出了一些非用戶真正需要的功能,任何人都知道,產品功能越多產品穩定性越差。GPS行業的返修率高,就是由于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所導致的。
筆者曾在本刊第一期《探討國內GPS運營情況及發展對策》一文中曾提到,對于GPS行業來講要堅持兩個“不”?第一個是不賺錢的業務不做,第二是做不了的業務不做。這兩個“不”,看上去很簡單,但做起來難。比如一些GPS運營商,為了搶奪客戶資源,交服務費送設備的這種方式,就是不賺錢的業務,他們照樣做。還有些運營商,為了拉到客戶,客戶提出的所有需求不打折扣全部答應,也不考慮是否能實現。所以作為GPS設備供應商而言,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大包大攬。
前面提到了追蹤器市場的火爆現象,我們都知道,追蹤器的功能相對于車載終端而言,要少很多,但追蹤器為什么在車載市場還有生存的價值?因為客戶真正最需要的功能還是跟蹤定位,其他功能基本屬于增值功能或附加功能。GPS能提供的核心內容還是位置,把位置信息能實時傳送,這就是GPS跟蹤設備的核心功能。通過追蹤器市場的火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未必設備功能越強大就越有市場,功能簡單也有市場,只是所針對的領域不同而已。對于國內一些研發實力不夠強的公司而言,未必一定要追求設備功能的復雜化,而應該將產品做穩定做專,這樣才能贏得市場。筆者曾經分析過臺灣一些廠家的GPS設備,和大陸的產品相比,臺灣的產品功能不比大陸的產品功能多,但很穩定。因此,臺灣的GPS產品在全球銷量非常好,像臺灣康訊這樣的公司,每年在全球銷量可達到幾十萬臺,穩定才是硬道理。在這點上大陸的GPS企業應該向臺灣同行們學習,在產品的穩定性方面做足工作,切實解決現階段產品在穩定性、可靠性方面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贏得市場、贏得尊重。
GPS導航領域市場狀況分析
受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的影響,09年GPS導航市場持續低迷,對于國內的GPS導航廠家,尤其是專做外單的GPS導航廠家而言,今年的影響最大。雖然市場低迷,但GPS導航行業卻很火爆,有一段時間居然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當然這個火爆并不是因為GPS行業的銷量有多高,而是GPS行業的負面新聞實在是太多了。縱觀上半年的GPS導航市場,價格戰愈演愈激烈,市場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產品創新不夠。如果說09年上半年有什么亮點的話,那CMMB及GPS雷達一體機將是GPS行業最大的亮點。
市場兩極化現象比較嚴重
GPS導航儀市場的兩極化現象比較嚴重。目前導航儀市場銷量比較大的,主要是一類品牌和山寨GPS,二類品牌企業市場開拓最難,日子也最難過。據筆者分析,一類品牌的企業,每月的銷量在5000臺左右,山寨GPS每月在幾百臺左右,而有的二類品牌企業一月的銷量甚至一百臺都不到。出現以上原因,還是和我國GPS導航市場的消費特點有關。雖然山寨質量不好,但其價格能吸引顧客。大品牌當然在產品質量、市場宣傳方面到位,另一方面大品牌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渠道建設。而二類品牌沒有核心技術,關鍵還是缺乏資金,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設有戰斗力的團隊,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做市場宣傳,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運。上半年電子產品展、手機展及汽配展很少看到GPS廠家的影子,甚至出現了GPS展會無法正常舉辦的現象。根據往年的慣例,熱衷于參展的GPS企業以二類品牌居多,因為其他的宣傳方式更需要資金,但今年和往年GPS企業在展會上的集體高調亮相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從這點我們不難分析出GPS導航市場的確存在很多問題。
GPS雷達一體機取得不俗的成績
目前我國尚無明確的法律條文表明電子狗是違法產品,國內也沒有電子狗的行業標準(當然GPS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電子狗缺乏法律約束和行業規范,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即便存在以上的現狀,也并沒有阻擋電子狗在市場上的熱銷,不少有車族仍然難舍電子狗。隨著市場的逐漸火熱,有車族認為電子狗有它存在的積極意義,電子狗應該合法化。不管監管者和使用者的說法如何,市場證明,電子狗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電子狗,一種是固定測速電子狗,另一種是流動測速電子狗。流動測速電子狗和GPS導航儀集成在一起,就是GPS雷達一體機。據筆者了解到,很多人買GPS導航儀往往是認準了導航儀帶有電子狗這一功能。這點對于二類城市而言尤其普遍,因為本來城市不大,長期生活在當地的人都很熟悉道路情況,即便有些新建道路或在建道路,目前還沒有更新如此及時的導航地圖。因此,對于二類城市的有車一族而言,導航的功能并不值得他們關注。
CMMB帶動了GPS導航市場
目前,國內已經有180個城市開通了CMMB信號,并且在20多個一類城市都實現了信號的優質覆蓋,另外150個地市級市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通信號。隨著中廣移動的不斷發力,作為導航儀的增值功能,CMMB和GPS導航儀的結合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CMMB帶動了GPS導航市場的發展。目前,支持CMMB數字電視信號接收功能的產品成了消費者所關注的焦點,和雷達一體機不同的是,CMMB不僅僅在車載GPS領域有很大市場,在便攜式導航儀(PND)領域也有很大的市場。當前很多的GPS導航廠家都在其產品中增加了CMMB功能。GPS廠家期望借CMMB給GPS導航儀帶來更多的增值業務和更多的客戶附加值。據調查,目前國內近20%的GPS導航儀帶有CMMB功能,有35%的品牌帶有CMMB功能。
產品創新不夠
目前國內GPS導航儀產品有兩大方案,分別是掌微方案和三星方案,掌訊、遠鋒和愛培科是基于掌微技術的方案商,美賽達和領華是基于三星技術的方案商。業內人士應該都清楚,GPS導航產品的核心技術其實掌握在幾大方案商手中。GPS生產廠家按照方案商提供的方案進行組裝生產,最多也就是開一套結構模具而已,根本不會進行二次開發,因此,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一方面,由于開發導航儀的人才相對較少,薪酬相對較高,企業的軟成本高。另一方面,市場規模也決定了方案商并沒有很高的利潤空間,因此,不是方案商不想創新,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創新,資金制約了GPS行業的發展。和手機行業的大手筆有所不同的是,GPS行業并不存在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鍵通,如城際通的一鍵通導航儀,長虹的車行無憂產品都是一鍵通產品。一鍵通,顧名思義就是一鍵通話的意思。一鍵通導航設備是在傳統的GPS導航儀上增加無線通信功能而組成的。其工作原理就是一鍵接通客服中心電話,尋求相應服務,客服中心可根據車主的需求通過數據、語音等通訊方式為車主服務。車主在行車過程中開啟一鍵通后,只要點擊屏幕上的一鍵通按鈕,即可接通客戶服務中心得熱線電話,電話服務人員在通話過程中了解到車主的具體需求,如果確認是車主要求導航,則系統將規劃好的行車路線通過無線通信網絡下發到車主的一鍵通導航儀進行自動導航。如果車主需要其他服務,如問詢、車輛故障等,服務中心將按照客戶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
目前的一鍵通導航業務,只是增加了后臺的導航,并沒有把車輛的防盜監控等內容真正有效地整合起來。因為研發一鍵通的企業其主流產品還是導航儀,只是在導航儀上面增加無線通信模塊,建造一個服務中心,實現后臺導航。這種產品也可以稱作是Telematics的簡單雛形,但不管如何,一鍵通至少是當前GPS導航產品創新點。
GPS產品質量堪憂
GPS導航儀產品的質量問題,的確是行業的老大難,GPS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GPS產品過分依賴于外部工作環境,因此,與同類的數碼產品相比較,GPS產品出錯的概率要大很多。GPS產品定位的準確性與否,除與GPS本身的誤差有關之外,還與GPS天線的位置、甚至車膜也會影響到GPS定位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生產廠商不重視原材料的選擇、生產工藝及測試手段,那這樣的產品質量怎么能保證呢?
廣東省質監局年初對廣東省內40家企業的產品進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汽車GPS導航產品的合格率僅為25%。從抽查結果看,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性能和功能項目、干擾特性檢驗項目。其中系統定位精度項目抽樣批次合格率為52.6%、電源端子干擾電壓項目抽樣批次合格率為39.4%、輻射干擾場強項目抽樣批次合格率為50%。GPS導航儀定位精度不高,容易發生錯誤引導;而輻射干擾場強不合格,可造成司機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衰退等不良影響。雖然我國從事GPS產品生產的廠商數量很多,但規模都較小,由于低價競爭,部分產品、特別是低端產品在模塊、芯片等使用方面不能確保產品的質量。
盜版地圖泛濫
導航地圖是GPS產品的核心,導航儀是否好用,地圖最為關鍵。據了解,國內GPS導航地圖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盜版或者涉嫌侵權,數字之高,令人扼腕。
盜版電子地圖除剽竊外,有的數據來源不明,地圖精準度不夠。很多道路或興趣點都存在錯繪、漏繪現象,無法保證導航地圖的實用性和準確性。使用盜版地圖的經常會引起錯誤導航、頻繁死機的現象。
在GPS市場,盜版地圖為何有生存的空間?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品牌廠家給渠道商的產品只是裸機,而渠道商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價格需求,給品牌GPS導航儀裝上盜版地圖銷售。許多渠道商為拿到訂單,經常引誘消費者使用盜版地圖。盜版地圖往往是破解正版地圖后再進行升級,地圖的更新總是滯后于正版地圖,并且破解的地圖往往不夠精確,無法得到地圖廠商所提供的售后服務。因此,用了盜版地圖,經常會出現導航不導的現象。
當前國內一些數碼網站和GPS網站,不管大站還是小站,很多都在提供盜版地圖的下載,地圖廠商對此也無能為力。網絡上的下載助長了盜版者們的氣焰,嚴重擾亂了整個GPS產業。
盜版地圖泛濫現象,盜版對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所產生的傷害不亞于盜版軟件對軟件業的損害,盜版是GPS行業永遠的痛。盜版地圖一日不除,GPS行業就無法良性發展。
地圖更新速度不夠
按照專業調研機構提供的數據,國內GPS導航電子地圖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以上被盜版侵蝕。如果按這個數據計算,除去盜版,實際上導航軟件每年的市場總額只有100億左右。當前主流導航軟件除致力于前裝市場的四維和高德外,有凱立德、道道通、天行者、城際通、導世通、易圖通、旅行者、天天行、麥仕威、路仙及Route66共10多家,10多家企業在分這100億的蛋糕。由于地圖測繪的居高成本,這些軟件廠商在導航軟件及地圖方面的收入可想而知。總體上來講,導航地圖商的生存是異常的艱難。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道路的更新非常快。這幾年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城市道路的建設與改造動作非常大,一旦有新的道路出現,電子導航地圖也需要不斷更新,地圖廠商每年都要花費很多人力和財力更新地圖,電子地圖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盜版的泛濫,讓導航地圖廠商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航地圖商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測繪隊伍去更新每個城市的地圖,從而引發了地圖的更新速度問題。
另一方面,地圖廠商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人力去更新一些興趣點,消費者查找時興趣點時要么查不到,要么查到的不準,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地圖升級是個難題
目前導航儀地圖的升級問題困擾著整個行業。GPS廠家和地圖廠家都有自己的說法,GPS廠家以地圖不是自己的產品為由,把服務問題推到地圖廠家方面,地圖廠家為此,忙著在國內建立升級網店,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還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