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努力推進企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

2010-8-2 9: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對不少資源型企業來說,解決資源枯竭問題,突破發展瓶頸,是其面臨的最為迫切、最為現實的課題。開灤集團作為具有132年歷史的煤炭企業,近年來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進企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落實“一基五線”轉型發展新思路,呈現出改革不斷深化,安全生產穩定,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其做法值得我們研究。 
  一、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從戰略層面提供企業轉型的導向
  企業轉型的核心是發展戰略的轉型、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的轉型。開灤集團的轉型是從調整企業發展戰略著手的,主要基于對3個層面的分析和把握:
  第一,基于對企業自身比較優勢的分析和把握。經濟學理論認為,比較優勢是明確產業分工和產業發展定位的基礎。開灤集團的比較優勢在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先進的管理技術優勢、大量的存量資產優勢、企業品牌優勢和人才優勢。這是開灤集團轉型的堅實基礎。
  第二,基于對國內外資源型城市和資源型企業成功轉型經驗的學習借鑒。世界資源型城市和企業中,與開灤條件比較相似的是德國魯爾區。魯爾轉型成功的主要經驗,一是發揮煤炭產業的基礎作用,大力發展產業鏈經濟;二是調整經濟結構,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型產業;三是注重環境美化,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等。魯爾的經驗對開灤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借鑒意義。
  第三,基于對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調整轉型帶來的機遇。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結構得到不斷優化。河北省唐山市以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為契機,大力發展沿海經濟,強力推進唐山灣“四點一帶”產業集聚,重點培育精品鋼材、先進制造業、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術、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對于開灤集團來說,融入區域發展、實現產業對接,必須加快經濟轉型,提高產業層次。
  基于對上述3個層面的分析和把握,開灤集團制定了《開灤集團2008―2010年及“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構建了企業轉型發展新格局,明確了“開放融入,調整轉型,科學發展,做大做強”的指導思想,以及到“十一五”末原煤產量達到5000萬噸,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十二五”末原煤產量達到1億噸,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的規劃目標。同時制定和實施了“資源、資本、人才、文化”4大戰略、“大煤炭大精煤、大煤化工、大物流、大煤電”4大工程等規劃措施,為落實發展戰略提供了強力保障。
  二、構建轉型發展的新模式,從運行層面提供轉型的方向
  開灤集團依托于企業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立足于相關產業政策,同時學習借鑒國內外資源型城市企業成功轉型經驗,提出了強化“六個轉向”,建設“一基五線”的轉型發展模式。
  “六個轉向”,即從以煤為主的一元發展戰略,轉向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多元發展;從以產量增長為導向的資源驅動型發展模式,轉向以循環經濟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從著眼企業自身的發展模式,轉向融入區域經濟的城企互動發展模式;從單區域挖潛型發展模式,轉向以總部經濟為基礎的多區域發展模式;從封閉式整合發展模式,轉向開放式橫向戰略合作發展模式;從傳統粗放型管理方式,轉向以精細化、科學化為特征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
  “一基”,即以煤炭生產及加工為基礎產業,“五線”是指煤化工產業、現代物流產業、裝備制造產業、文化旅游和房地產業、節能環保產業。“一基五線”在產業格局中各有不同定位:
  煤炭基礎產業定位于做大做強。一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通過“內挖”,在唐山老區進行挖潛,圍繞薄煤層開采、深部資源開發等進行技術攻關,延長老礦區開采壽命,穩定總部經濟。二是走出去“外擴”,利用開灤煤炭開采技術、管理、品牌等優勢,走出去到外埠尋找資源,增加資源儲備,增強發展后勁。三是整合地方煤礦,擴大規模。
  煤化工產業定位于做大做精做優。目前已形成年產焦碳940萬噸、甲醇20萬噸、苯加氫20萬噸、煤焦油30萬噸的生產能力。2009年,煤化工產業收入完成76.6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31%。今年煤化工收入預計可達到150億元。初步形成了大型化、基地化、園區化、循環發展、產業鏈發展、低碳發展的路子。
  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定位于做大做高做強。開灤集團的區位、基礎設施、人才和存量資產等比較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已經形成了煤炭流通加工、物資倉儲加工配送、運輸服務、國際貿易4大業務板塊,并向汽車板塊、唐山空港物流、電子商務、逆向物流延伸。2009年物流產業收入達到275億元,利潤1.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67%和53%,2010年預計達到400億元。開灤物流公司在2009年中國物流企業百強評比中位列第九名,是我國煤炭行業首家“國家5A 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和“河北省物流領軍企業”。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定位于高起點高品質。開灤在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創造了許多第一,具有眾多珍貴的礦山遺跡,文化資源豐富。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是開灤集團發展文化旅游的核心,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為“中國近代煤炭工業博覽園”,投資2.5億元。開灤博物館自2008年預展、2009年正式開館以來,已接待社會各界30000余人。投資16.7億元的二期工程“老唐山風情小鎮”已經開工建設。
  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定位于做大做新做強。抓住京津冀經濟合作和唐山市發展臨海經濟的機遇,通過整合重組、低成本擴張,實現產業集聚。引進戰略合作者,推進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優化升級,形成了煤礦、煤化工、鋼鐵和環保裝備4個業務板塊。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定位于循環發展。圍繞廢氣、礦井水、廢棄物、土地塌陷治理、煤化工廢水廢物廢氣利用等5條線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形成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產業鏈,變廢為寶。2008年和2009年投入了8億元,建設245個項目。2009年實現產值20.3億元。“一基五線”在產業格局的形成及產業定位的確定,從企業的運行層面提供了轉型發展的方向。 
  三、推進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為落實轉型戰略提供保障
  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是實現轉型發展戰略的基礎和保障。開灤集團在落實轉型戰略中,主要從5個方面推進了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
  第一,構建以精細化、科學化為特征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按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指導方針,大力開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信息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用信息化提升傳統產業水平,實現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管理效率和企業綜合競爭力。最近幾年相繼投入21727萬元,建成了園區網、廣域網、監測網、控制網、互聯網和通信網,集管理系統、控制系統、監測系統于一體,公司內部的信息發布與查詢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已覆蓋唐山、蔚州等地區,覆蓋率達100%。
  第二,大力推進管理創新,再造業務流程。全面推行物資、銷售、招投標、設備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集團化管理水平。物資系統推行了集中采購、集中配送、集中倉儲、集中結算“四集中”管理,銷售系統推行了統一收購、統一定價、統一銷售、統一結算、統一回款“五統一”管理。
  第三,推進資金管理創新,提高資本運作水平。打破傳統體制下靠自有資金上項目的思維方式,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在拓寬融資渠道,保證資金供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
  第四,加強管理基礎工作,提升管理水平。開展了企業管理達標活動,完善了人事管理,綜合績效評價,全面預算管理,責任追究等制度,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五,建立自主創新機制,提升企業科技水平。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主導產業技術創新投入達到了營業收入的2%以上;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制,礦壓顯現、瓦斯防治、深部煤炭開采等關鍵技術取得了新突破;適應結構調整,形成了適應市場需求的煤炭洗選加工、配煤技術等。
  (作者系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紀委副書記、監察處處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