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動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
2010-8-18 23: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商務部商貿服務管理司處長 尹虹
非常高興出席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召開的第六次物流企業授牌大會,受商務部商貿服務管理司領導的委托,向此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向獲得A級稱號的企業表示祝賀!下面,我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商務部近年來在促進商貿物流業發展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進一步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思路。
一、商務部近年來推動商貿物流發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商務部作為主管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綜合部門,在推動流通領域的現代物流發展方面積極開展工作,特別是國務院發布并實施《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來,商務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出臺有關配套措施,促進商貿物流業的發展,解決商貿物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推動行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效益型轉變。
(一)通過實施示范工程,帶動全國商貿物流水平的提升。
2009年8月,商務部下發了《商務部關于開展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擬用3~5年時間,開展包括示范城市、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和示范技術在內的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工作。2009年組織開展了物流示范城市的創建工作,北京、武漢等46個城市被列為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示范城市的創建工作,強化了城市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商貿物流整體水平的提升,并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完善農村物流設施,建設城鄉一體的物流網絡。
1.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截至目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累計建設改造41.6萬個農家店,覆蓋了全國85%的縣、75%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累計建設改造1467個配送中心。以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在農村迅速發展,農村流通網絡逐步健全。
2.開展“農超對接”試點,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2009年,在17個試點省(區、市)支持了205個“農超對接”項目,積極推進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主要支持農產品冷鏈項目、農產品配送中心項目、農產品快速檢測項目和農產品品牌建設項目。
(三)積極改進對外投資的管理辦法,促進投資便利化。
2009年,商務部頒布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商務部令2009年第5號),進一步簡化了境外投資核準程序,除保留少數重大的、涉及特定國家(地區)和多國利益的境外投資核準權限外,下放了大部分境外投資的核準權限,實行分級分類核準,簡化核準程序,縮短核準時限,為企業對外投資提供了便利;制定配套政策,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發布了我國企業“走出去”涉及的162個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為物流企業“走出去”提供投資環境信息,有針對性地指導物流企業積極穩妥地開展對外投資合作。
(四)完善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目前,物流行業面臨很多新問題,法律、政策體系尚不完善,需要加強對產業安全問題的預警預測性研究,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啟動預案,實現有效控制。為此,2009年我們開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監測指標體系;二是充實和完善中國產業安全網——物流子站建設;三是就產業安全相關的問題召開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專家座談會。
二、商務部進一步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思路
當前,我國流通業正面臨一場深刻的變革,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為當前各級商務主管部門頭等大事。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非常重視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多次聽取匯報并作出重要批示。下一步商務部將著力推進五大體系建設:一是以完善批發市場功能和培育專業批發商為重點,推進現代批發體系建設;二是以滿足城鄉居民便利消費、安全消費、多元消費為重點,提升現代零售體系;三是以平抑市場波動、緩解“賣難”、“買難”為重點,加強應急調控體系建設;四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積聚力為重點,培育現代企業體系;五是以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為重點,發展科技支撐體系。為此,商貿物流工作將緊密圍繞這五大體系建設,建立與現代流通體系相適應的商貿物流體系。具體思路是:
第一,以規劃促發展。《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由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商貿物流專項規劃。專項規劃將以國家規劃為依據,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應對金融危機、解決流通領域物流業面臨的問題為重點,根據目前我國商貿物流的發展現狀、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提出未來三年我國商貿物流業的發展重點和初步設想,著重解決當前商貿物流業發展中存在的區域不平衡、企業不平衡、產業間不銜接等方面問題,實現節約資源、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流通成本的目標。
第二,以改革促發展。目前,國內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仍然存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物流競爭市場尚未完全建立,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健全現代市場體系”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在清理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糾正設置行政壁壘、分割市場、妨礙公平競爭的做法;大力發展以批發和配送為基礎的商貿物流,促進物流業整合,做大做強物流企業;利用各種條件和各類資源提供發展物流的平臺與環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各類商品貨暢其流。
第三,以開放促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也與對外開放密切相關。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采購中心和現代物流中心。這既對物流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經驗,帶來了全球化的物流服務網絡,也必將給中國的物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適應對外開放需要,商務部將通過出臺部門規章、政策文件等,改進對外投資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程序,推進投資便利化。
第四,以科技促發展。實現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發展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內地物流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政府部門加大了對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推進力度,信息化平臺建設有所突破,物流信息系統標準化工作進展較快,企業對信息化的應用水平穩步提高。發展物流信息化,一方面要注重橫向整合,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體系;另一方面要注重縱向拓展,形成專業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當然,以科技促進物流行業發展,還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從各個方面重視解決物流業節能減排方面遇到的難題,引導綠色物流和低碳物流的發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全國性的物流協會,近年來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著。我們在座的物流企業也憑借自身的努力,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在市場競爭中逐漸由弱變強,由小到大,成為行業中的中流砥柱。希望今后在協會的帶領下,廣大物流企業能夠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物流業發展的新篇章,為擴大消費、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第六次宣貫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和A級物流企業授牌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