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傳遞物流業成功的夢想
2010-8-12 2: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全球物流行業領軍企業,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從創立之初就憑借強大的創新能力走在市場前沿,其提出的“隔夜送達”、“轉運中心”等經營理念和模式如今已被物流業廣泛認可和運用。聯邦快遞的成功,是對將夢想變成現實、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一次成功詮釋。 1965年,耶魯大學本科生費德里克·史密斯在一篇期末論文中提出,希望成立一家能保證包裹隔天送到的公司,并提出利用“轉運中心”運輸系統(即將貨物集中于轉運中心后再出貨)來實現“隔夜送達”的目標。不過,這篇論文卻因為不具可行性而被教授打了低分。
史密斯并沒有因此放棄。1971年,他創立聯邦快遞公司,將其設想的全新快遞模式付諸實踐。剛成立的聯邦快遞只有14架貨機,運營第一天僅投遞186件包裹。經過30多年的發展,聯邦快遞的業務如今已遍及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運送量超過800萬件,年營業額近350億美元,員工總數超過28萬。
聯邦快遞的成功首先源于對創新的堅持。史密斯提出的“轉運中心”模式需要相當的經濟規模方可發揮其優勢,也就是需要極大的投資。但當時,這一模式所帶來的運送效率的提高并未被市場看重,也就是說人們并沒有“隔夜送達”的強烈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吸引到足夠的投資成為擺在史密斯面前的一大難題。
史密斯堅持認為,隨著高科技產業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體積較小的高科技、高價值商品的運送將會越來越受到客戶重視,“隔夜送達”必將成為市場主流。為此,他委托研究機構驗證“轉運中心”營運模式的可行性,并用這些數據說服投資者提供資金。
除“隔夜送達”外,聯邦快遞提出的另一全新服務理念便是貨物派送過程中的“信息追蹤”。通過這一服務,客戶可以隨時掌握托運貨物的信息,一旦發生物件損失或者投遞延誤,客戶可在最短時間內無需通過快遞公司追蹤物件流向。
聯邦快遞成功的另一個秘訣在于其對人才的重視。該公司被評為全球“最適合工作的企業”之一,也是“最受推崇的企業”之一,還連續多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100家最優秀雇主”之一。這與聯邦快遞奉行的“PSP”理念有很大關系。所謂“PSP”指的是員工(PEOPLE)、服務(SERVICE)和利潤(PROFIT),意思是如果公司關心員工,員工就能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從而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史密斯創建的扁平式管理結構為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提供了自由開放的雙向溝通渠道。公司為員工提供“終身學習環境”和大量培訓機會,鼓勵員工獲得職業的進步。公司還設立多種類別的獎勵項目,表彰員工的卓越業績等。
在美國企業發展史上,聯邦快遞是成長速度最快的企業之一,是企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代表。該公司的成功在全球物流行業掀起一場深刻革命,其倡導的“隔夜送達”、“轉運中心”等理念和模式已深深植根現代物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