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磨一劍 廣州國際醫藥港終奠基
2010-7-5 12: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天下午,廣東建設中醫藥強省的重點項目———廣州國際醫藥港將在荔灣區舉行奠基儀式。這是國內首個大型醫藥商貿物流港項目,也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認定的廣東“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從申請批文、規劃、設計、征地等直至今天的奠基,前后共花費約8年時間。項目計劃總投資額41.65億元,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配套齊全、管理規范的首個醫藥物流旗艦基地。
整體產業規模達千億元
廣州國際醫藥港位于廣州市荔灣區東沙沿江開闊地帶,計劃總投資額41 .65億元,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將建設集商貿、物流、會展、科普、電子商務、觀光、旅游以及配套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醫藥商貿物流基地,建設內容包括中藥城、西藥城、醫療器械城、醫藥物流中心、醫藥質量檢驗中心、國際醫藥會展中心以及醫藥科研中心等。
“廣州國際醫藥港將成為廣東醫藥流通網絡的樞紐和流通體系的龍頭、醫藥商貿產學研結合的主要基地、中醫藥國際化發展的橋頭堡。”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崔河董事長昨天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說。他介紹,廣州國際醫藥港建設規劃目標為“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初具規模,十年做大做強”,整體產業經濟規模達1000億元,成為廣東醫藥產業的標志性品牌。
崔河介紹,項目整體規劃分為商貿展銷區、倉儲物流區、總部經濟區、技術研發區和商務配套區等五個部分,建成后發揮七大功能:在“廣州國際醫藥港”統一品牌下,力爭建成在國內一流、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健康產業基地和醫藥大物流基地;打造面向全國、輻射全球、永不落幕的醫藥博覽會,并設立“中藥博覽館”配套項目;聯合國家和省市藥檢機構設立具有國際鑒定權威的華南地區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和化妝品檢驗檢測評審中心,打造“廣州質量”;設立保稅區,實現“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建立醫藥港產學研基地,設立醫藥信息中心和科研中心;建立國際醫藥科技數碼港,發展電子商務,打造規范化的金融結算平臺,形成引導行業價格水平的藥品報價系統,打造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廣州價格”;全面提供醫藥物流產業“一站式”服務,建立后勤保障等綜合服務配套功能,為健康產業基地和醫藥大物流基地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據悉,廣州國際醫藥港共分三期建設,今天的奠基儀式舉行后,一期項目有望在15-18個月內建成并投入使用。
醫藥港項目是否注入上市公司未定
“我們是8年磨一劍,廣州國際醫藥港是在廣東建設醫藥強省的背景下逐步推進而來的。”崔河告訴南都記者說。他透露,廣州國際醫藥港歷經跑批文、規劃、設計、征地、融資、動工等幾個階段,其中申請國家批文先后花了三年才批下,為了該項目的順利推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做了大量工作,廣東省政府還專門成立了由一位副秘書長掛帥的協調小組,省委書記、省長等也都大力支持。
據透露,在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醫藥港投入的資本金中,有3億元是廣東省政府撥的。廣州醫藥港總投資41.65億元,其中一期投資20億元,目前已有國家開發銀行等貸款8億元左右。資本金來源中,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資額占據33%,為第一大股東。此外,還引入了3家廣州民營企業,即豐禾實業出資30%,為第二大股東;潤生出資27%,為第三大股東;廣東粵寶泰出資10%,為第四大股東。崔河透露,這三家廣州當地民企的經營涉及醫藥、策劃、物流以及商業地產,吸引民間投資投入廣州醫藥港得到了廣東省政府的肯定。
“目前,國內外市場已經有很多企業有意和醫藥港進行合作。在奠基儀式上,就會有不少來自香港、澳門乃至全國各地的醫藥企業。”崔河說。至于廣東本地的醫藥龍頭企業,例如王老吉、白云山制藥總廠等,崔河稱就醫藥港項目目前與他們尚無具體合作意向,要看以后的發展。
崔河表示,廣州國際醫藥港致力于打造國際化的醫藥物流平臺及產學研中心,國內外的企業都可以在這里設點展示。他希望醫藥港對國內企業來說能成為總部或分公司的駐點,對國外企業來說,也成為其進軍國內市場的橋頭堡。
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目前有食品、醫藥、有色金屬貿易和房地產四大主業。去年,公司的食品和教育發行資產注入廣弘控股上市后,廣州國際醫藥港是否會注入上市公司最為外界關注。醫藥港項目是否也會注入廣弘控股,還是會單獨上市,崔河表示現在還沒有明確規劃。
彌補醫藥大省的物流短板
早在2005年,廣東省就提出了“建設中醫藥強省”的目標。有關數據表明,廣東作為醫藥大省,其產值、產量和利稅均名列全國前三名,出口創匯位居全國第一,中藥、化學藥物制劑、生物制藥產品領域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中藥產業更是居于全國翹楚地位。省內擁有一批像白云山制藥總廠、王老吉、康美藥業、華南藥業等一大批名牌藥品生產企業。
據黃埔海關統計,今年1-4月,廣東省出口醫藥品3 .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3%。
有預測指出,未來四年,我國醫藥市場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崔河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醫藥市場已經突破1萬億元規模,而廣東醫藥產業銷售額約占全國1/6的市場份額,雖然市場總量大,但是醫藥物流配送存在欠缺。為彌補醫藥大省的這一市場短板,廣州國際醫藥港將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醫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高效、低耗、機制靈活的醫藥物流倉儲配送系統、醫藥商貿交易平臺與醫藥信息的匯聚交流中心,形成具有行業深度與市場輻射廣度的醫藥物流和信息交會樞紐。
崔河表示,醫藥港還將搭建一個由政府牽頭,聯合藥品質量監督、衛生、工商等部門,通過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藥品質量檢驗設施與質量監督跟蹤管理體系,以確保藥品質量。通過流通流程的優化,減少藥品流通的中間環節,降低物流成本,從而建立華南地區廉價、便捷的藥品流通平臺。
南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廣州國際醫藥港的周邊,分布有廣州國家生物醫藥工業基地、深圳國家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基地、珠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中山現代化中藥城、普寧國家中藥材市場等醫藥項目。崔河表示,廣州國際醫藥港項目將整合國內外,特別是廣東省醫藥產業資源,帶動廣東醫藥產業集群的發展。“項目的目標是輻射國內醫藥市場,對接國際醫藥市場需求,努力創建中國醫藥商貿第一品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配套齊全、管理規范的中國首席醫藥物流旗艦基地。”崔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