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流輻射全國通向世界
2010-7-26 12: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被譽為“亞洲物流與運輸第一展”的2010年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運輸博覽會,將于10月15日至17日在深舉辦。與往屆不同的是,交通運輸部首次加入了主辦者的行列。這意味著,本次展覽不論規模還是層次都將更上一層樓。引起這種變化的,正是深圳日益雄厚的物流產業基礎、規模,以及其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
“雙港”齊飛寫就傳奇
海、空雙港無疑是深圳物流業30年發展的“代表作”。
1979年7月,蛇口港區在五灣開工建設深圳第一個3000噸級泊位,拉開了深圳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業的序幕。從零起步的深圳港,至2007年、2008年,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兩年突破2000萬標箱,去年雖受金融危機影響,箱量回落至1825萬標箱,但仍牢牢占據全球集裝箱港排名第四的“交椅”。目前,掛靠深圳港的國際班輪航線超過200條,覆蓋了世界12大航區主要港口。
深圳機場的發展同樣引人矚目。不到二十年的發展,深圳機場已成為全國第四個客流量過2000萬人次的機場和航空貨運中心。
雙港齊飛,為深圳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從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起步的深圳物流業,逐漸從以傳統的港口、運輸、倉儲、代理物流服務為主,發展成以綜合物流、第三方物流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
服務其他產業能力增強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80.56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加10.86%,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4.14個百分點。物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9.13%。社會物流總費用也持續增長,一季度達到298.54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2.87%,與本市同期GDP的比率為15.0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個百分點。
來自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的分析報告稱,物流增加值的快速增長,意味著物流業作為深圳四大產業之一的支柱作用進一步增強。而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的小幅下降,則反映出深圳市物流業總體運營規模和運營效率呈現逐步提高的態勢。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物流發展處處長吳曉明表示,現代物流業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發展聯動性較強的產業,深圳市現代物流業服務能力和運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將為深圳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
深圳將發展部分特色物流
去年有深圳市領導到越海物流調研,其總經理張泉在介紹情況時不無自豪地透露,“2008年我們物流銷售額超過180億,但是公司沒有一個業務員”。這正是邁上創新與升級之路的深圳高端物流企業的真實寫照。
在許多人對物流的概念還停留在簡單的貨物物理流動上時,深圳物流業態已開始向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供應鏈管理形態轉變,涌現出越海、怡亞通、海格等一批供應鏈龍頭企業。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獲悉,據其初步統計,目前全市上規模的供應鏈企業達到了百余家。去年,當金融危機陰霾籠罩全球之時,深圳供應鏈企業不僅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實現了30%的平均增速,為同行所矚目。
吳曉明告訴記者,在推動深圳物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引導作用明顯。為推動深圳物流業向高端發展,深圳將對部分既有物流發展政策在評估的基礎上,予以修改和完善。《深圳現代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正在編制過程中,這將為下一個五年深圳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后勁。
他透露,除向高端發展外,深圳還將發展部分特色物流,如滾裝物流、冷鏈物流等。深圳市已計劃今年制定出臺冷鏈運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