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今天不搞好電子商務,明天將無商可務
2010-7-24 0: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日前“十二五”規劃編制的一次專家組會議上,南京大學錢志新教授說,下一個經濟周期的發展動力有兩個,一是新一輪的信息化,二是低碳經濟,“信息化應在‘十二五’期間達到高潮,今天不搞好電子商務,明天將無商可務”。
“左手打右手”,傳統零售企業好無奈
目前,大部分傳統商家尤其是傳統百貨業對“觸網”保持觀望態度,還有不少商家內部正在為要不要花大力氣開網店而爭論不休。
對傳統零售企業商場來說,在網上賣商品怎么定價是一大難題:如果賣的貨品與實體店的貨品價格相同,開網店就沒有意義;可如果不同,網店又會對實體店形成沖擊,這無疑是“左手打右手”。記者了解到,早在1999年,南京新百就曾開過我省第一家網上購物中心,但最后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上網賣的商品品種太少,價格上也沒有優勢。
除了定價難題外,傳統零售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還面臨著管理、物流、客服等一系列問題。網購若沒有第三方物流的支持,其自身的物流隊伍很難完成大量的商品配送,同時負擔的運輸風險也讓傳統商場的觸網之路如履薄冰。
家電業的醒悟和百貨業的滯后
瀏覽各傳統商家的網站,登載的幾乎都是些新品和促銷的信息。對于設立網上商城,大部分傳統商家表示不著急,看看形勢再說。
這讓人想到今年年初家電企業的那場口水戰。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當時宣稱,網上商城無法提供附加值,不符合商業發展規律,因此不會成為流通主渠道,不可能取代實體店。而世紀電器網CEO王治全則反駁道,一旦消費者習慣了網購家電,家電網購平臺的交易額會爆發式增長。半年多過去,記者從蘇寧電器了解到的信息是,其旗下網上商城――蘇寧易購自今年2月份上線以來,交易額增長迅速。目前蘇寧正著手加強其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準備利用其強大的物流優勢,打造一個更完備的電子商務平臺。
相比于家電業,百貨業更為滯后。而事實上,在線百貨銷售,正在成為各大B2C平臺爭相發展的領地。如當當網,今年已開始涉足百貨;京東商城除了賣家電外,也通過收購千尋網的方式,大力拓展服裝等百貨業;卓越亞馬遜,已成功地將百貨品類銷售額提升到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錢志新認為,實體空間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空間,但總是有限;互聯網是企業發展的第二空間,它在時空上是無限的,企業應該加快開拓第二空間。“傳統企業要推動網上與網下有機結合,以網上市場促進網下交易,使兩者互動并進。”
留給傳統零售業的時間不多了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上周發布報告稱,中國今年上半年新增網絡購物用戶接近3400萬,網購用戶規模達到1.42億,這意味著三分之一的中國網民或者十分之一的中國人在進行網上購物。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整理的數據顯示,2007至2009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年平均增長約117%,預計2010年網絡零售規模超過4500億元。
目前,我國網民在網上購買的不僅僅是化妝品、服裝這樣的日常用品,他們已經把視線轉向相機、筆記本電腦甚至鉆石這樣的奢侈品。網民李先生說,團購的商品要比商場便宜很多,“有一北京的朋友通過愛幫網團購了一張高爾夫球消費券,打一次球僅花了20多元,讓人簡直難以相信。”
顯然,傳統零售企業尤其是百貨企業必須重視電子商務:在全球化競爭下,零售業洋巨頭和新銳零售網企們留給我們的時間還能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