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中倉協:農產品倉儲整體水平較低

2010-7-21 1: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范云兵
    日前,中國倉儲協會發布了《中國倉儲行業發展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重點介紹了我國農產品倉儲的現狀和問題。《報告》指出,我國農產品倉儲行業主要分布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物流園區、農產品物流中心等。尤其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其交易額占農產品社會消費總額的75%。2009年以來,隨著農產品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蓬勃發展,使我國農產品的倉儲水平和管理技術方法上了一個新臺階。去年,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典型發展代表有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福建永安農產品物流園、深圳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等。《報告》還指出,農產品具有生命的動物性和植物性,其在物流過程中,對包裝、倉儲、運輸等有特殊的溫度要求,來延長其儲存期。據有關專家預測,隨著我國鮮活農產品銷量的逐年增加,未來10年內冷庫的平均增量將達到30%。
    但是,我國農產品倉儲整體水平較低,不論是產業鏈鏈條還是倉儲設施設備,跟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服務功能比較單一,只有部分批發市場擁有冷庫等設施,農產品倉儲目前還是以常溫或自然存儲模式為主,不但使鮮活農產品耗損率大,而且使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安全隱患。
    而且,農產品從生產到零售,中間環節過多,倉儲、加工、配送等環節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很大。同時,由于中間流通環節過多,使農產品倉儲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也就缺乏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和批發市場等的支撐和帶動。《報告》進一步指出,農產品一家一戶的產銷方式很難與消費市場實現有效對接。農戶在生產前與需求上簽訂合同的并不多,沒有與購買方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加之農業信息化網絡不健全,使得農產品倉儲無法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加大了農產品倉儲環節的風險。
    因此,在今后發展農產品倉儲設施的對策中,首先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而冷鏈物流需要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投資回收的周期較長。這需要政府提供優惠政策,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選擇部分優勢農產品產區,做好冷鏈物流的扶持與統籌規劃工作。
    應該著重培育和完善農產品倉儲物流主體,提高農產品流通的組織程度。鼓勵全社會各類服務組織及農民介入農產品倉儲物流市場,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采取“農戶+加工企業+批發商+零售商”、“農戶+第三方物流+零售商”、“農戶+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等不同模式,將農產品倉儲環節中的儲藏、保管、流通加工、包裝等要素組合起來,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問題。
    此外,應該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發展倉儲業中增值物流加工。這不僅可以調節農產品的流量以及供給節奏,還可以減少農產品損失,延長其保存期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