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反圍堵

2010-7-21 1: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肖三匝何伊凡白益民
    于是一場疾風暴雨式的打擊隨之而來。美國政府從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度重新調整了對日政策,決定動用1988年美國國會為對付不公正貿易而通過的以《超級301條款》為核心的《綜合貿易法案》。1989年,美國以不公正貿易為由正式向日本提出了《超級301條款》,對日本進行制裁。同時,美國認為,它的商品不能打入日本市場還與日本的經濟結構有關。
    1989年5月,布什總統指示聯邦政府與日本交涉有關經濟結構問題。同年9月,日美結構協議談判開始舉行。美國提出了200項以上的改善結構障礙的條款,改造協議實際上是美國對日本的制裁。它從對日本貿易政策的批評開始,涉及日本的經濟政策、企業行為、商業習慣,甚至于日本的產業文化,最后歸結到打擊和“改造日本”的目的。
    接著,1993年7月,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美日結構協議》中,要求日本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并為減少貿易順差確定數字指標,日本拒絕。1994年初,日本宣布調整對美國零部件的采購政策,美國則以《超級301條款》相威脅。1995年,日本在談判中仍拒不接受美國市場開放的數字目標,并提出了5年過渡方案,受到美國強烈抨擊。
    美國不失時機地抓住占對日貿易全部赤字60%的汽車貿易這一最大元兇進一步對日開刀。當1995年5月5日日美高層汽車貿易談判因雙方各不相讓而宣告破裂時,美國為逼使日本就范,根據《超級301條款》斷然宣布了對日實行貿易報復的清單,即對日本向美國出口的五大汽車公司在日本本土生產的13種,20萬輛高級轎車征收100%的關稅,懲罰金額達59億美元。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要求對日本封閉市場的行為予以處分。日本對美國的打壓,雖然曾毫不示弱進行“反抗”,但在最后關鍵時刻還是“屈服”了。
    與此同時,美國與西方各國聯手,通過操縱國際外匯市場的走勢促使日元升值來打擊和制裁日本。日元的急劇升值無疑使處于急待恢復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從日本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其實才剛剛開始。中國今天的底子遠沒有日本當年厚實,中國會在圍堵中一蹶不振嗎?
    “八國聯軍”十面埋伏
    在2009年度,美國針對中國制造所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何止限于輪胎特保案和油井管案。當年對日本的疾風驟雨般的貿易制裁仿佛又強加在中國頭上。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涉及中國的貿易制裁案,在1個季度內竟發生10余起貿易制裁案,形勢嚴峻可見一斑。此外,阿根廷、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在2009年12月份都發起了針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調查。其中,阿根廷是全球采取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是遭受阿根廷反傾銷最多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阿根廷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中有1/4是針對中國產品的。2009年前10個月,阿根廷就針對中國產品發起了16項反傾銷調查,采取了12項臨時反傾銷措施和11項最終反傾銷措施。
    在此背景下,印尼政府甚至提出,因為它們還沒有準備好與低成本的中國進口商品展開競爭,它們將推遲實施東盟與中國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內容,請求延期取消針對300多種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根據中國與東盟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印尼必須取消針對6682種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該協定原本定于2010年1月1日生效。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2009年9月,國外對華共啟動20起反補貼調查,其中19起是與反傾銷調查合并啟動。在此期間,中國還遭受了7起特保調查。2009年,美國方面已對中國提起了10起“雙反”調查,兩起反傾銷調查,1起特保調查,涉案總額達58.4億美元,同比大幅上升。“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據我們統計,到2009年11月3日,全球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101起貿易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億美元,這是自2002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的第二年以來,我們年度貿易調查首次突破100起的大關。”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說。
    楊益同時透露,2008年,中國有36%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基礎影響,全年貿易的損失達到了505億美元。不僅如此,貿易摩擦的影響已經在更深層次地波及產業和制度領域,貿易摩擦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直至國家政策層面。
    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全球貿易預警處在2009年底發布報告也顯示,2009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已呈抬頭之勢。該報告表示,自2009年9月在美國匹茲堡召開G20金融峰會至12月初,全球共計實施105項貿易保護措施,而同期出臺的貿易自由化政策僅12項。中國受到超過47項貿易保護措施波及,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國。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初,許多國家出臺的歧視性貿易政策與貿易自由化政策之比接近6∶1。 (待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