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中小物流企業:如何借供應鏈金融謀發展

2010-7-21 1: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實習記者 張穎川
    編者按:經過幾年的發展,供應鏈金融已成為物流企業拓展業務的重要手段。但銀行大都與大型物流企業開展合作,而中小物流企業又迫切地想參與進來。在這一形勢下,中小物流企業如何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備受關注。
    近幾年,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金融創新業務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放眼全國,從電視廣告,到每天的報端,再到各家銀行門前的橫幅,“供應鏈”3個字每每赫然在目。
    正是基于供應鏈金融巨大的吸引力,物流企業紛紛投身其中,以分得一杯羹。然而,情況并不如人們所愿。在供應鏈金融這一巨大的磁場里,大型物流企業一家獨大,而中小物流企業一羹難求。如何借供應鏈金融實現發展?這對中小物流企業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提高實力刻不容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小物流企業難以躋身供應鏈金融,關鍵因素是自身實力不足。銀行及金融機構對供應鏈中的物流企業要求很嚴,絕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注冊資本及總資產達不到銀行的標準,缺乏履約賠償能力,缺乏高效的運作平臺,管理不規范、隊伍不專業、風險控制能力和措施不到位等問題的存在,無情地將中小物流企業拒之門外。
    對此,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毅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種現象目前比較普遍。大型物流企業之所以能夠在供應鏈金融這一領域大放光彩,有其自身優勢,比如規模大、品牌響、信譽高等,而這些正是中小物流企業欠缺的。所以中小物流企業做好基礎性建設,如擴大資本,強化監管水平,提高自身的信譽度、任用專業性人才等變得十分重要。”
    中儲股份發展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儲)是國內倉儲占地最大的專業物流企業,目前已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動產監管業務的融資規模超過400億元,監管客戶超過1200家,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做得有聲有色。對于中小物流企業難以躋身供應鏈金融業務,公司監事長姜超峰表達了看法。姜超峰認為,中小物流企業有諸多不足,最關鍵的是資本不足。基于此,銀行、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都不愿與中小物流企業合作,因為與中小物流企業合作無異于增加了自身的風險。何況絕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本身也難以承擔相應的業務。所以,中小物流企業在涉足供應鏈金融領域時,一定要持謹慎態度。“中小物流企業最好先做好自己熟悉的物流業務,把基礎打牢,提高自身實力,然后再涉足供應鏈。即使做,也要做力所能及、與資產相適應的業務,不要盲目擴大業務規模,否則會吃不消的。”姜超峰強調。
加強合作多方共贏
    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將“金融生態”這一概念引入經濟領域。這一概念是對金融的生態特征和規律的系統性抽象,本質反映金融內外部各因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有機的價值關系。而供應鏈金融正是“金融生態”這一概念的縮影。在供應鏈金融這一“生態系統”里,商業銀行、物流企業、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多方利益共存,互相制約。所以,要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站穩腳跟,要想借其實現自身發展,各方加強合作是題中之義。
    當然,合作并不是說說那么容易,還得看各方的實力、信譽度等多重因素。在這一情況下,怎樣取得各方的信任進行融資、以什么方式與各方進行合作、如何在合作中拓展服務以實現發展,成為中小物流企業難解的課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陳力平就對此直言不諱:“我想說的比較殘酷的現實是,越大的商業銀行越會找大的物流企業合作,我們相信只有非常具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為銀行提供資產的嚴格監管,這是一個現實的選擇。銀行也會和中小物流公司進行合作,但一般是不直接發生關系,而是通過大型物流公司與中小物流進行合作。”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蘇州)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合作發展高峰論壇”上,一家山東物流企業的代表就曾提到過中小物流企業躋身供應鏈金融難的問題。當時中鐵現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景福提出了幾種解決之道,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型物流企業要和國內的大型物流企業加強合作。“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隨著金融業務越來越多,大型物流公司也會力不從心,所以也會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和中小型物流企業走合作的道路。”劉景福說。
特色服務引領起飛
    對于中小物流企業如何能借供應鏈金融發展壯大這一話題,記者在采訪中多次聽到一個詞匯,就是“特色服務”。
    李毅學對記者分析到:“供應鏈金融環節眾多,時空跨度大,大型物流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有不擅長之處。這就給中小物流企業留下了發展的空間。建議中小物流企業要把握好客戶的需求,發揮自己的特色服務優勢,瞄準供應鏈發展趨勢順勢而為。以供應鏈金融為手段,努力向全程化、智能化發展。”
    據記者了解,湖南星沙物流投資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星沙物流)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就做得比較突出。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在該公司業務中的比例約占十分之一,主要包括倉單質押、浮動動產抵押、物流擔保、物流采購融資、互保聯保、設備租賃融資、保兌倉等等,可以說覆蓋面較廣。
    據該公司物流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王躍文介紹,公司剛涉足供應鏈金融時,確實遇到了不少難題。缺少銀行及金融機構的支持和認可,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沒有形成專業的團隊,缺少政府的政策扶持等等。但公司還是堅持下來,以有限的自有資金為支點,借力于合作方少量的資金支持,開展倉單質押、浮動動產抵押和物流綜合授信擔保等供應鏈金融特色服務。主要是利用企業自有的或將有的存貨(包括機器設備、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向金融機構進行抵(質)押,金融機構委托星沙物流對抵(質)物進行監管;金融機構對星沙物流進行整體授信,再由星沙物流對融資主體進行貸款評級審定。“正是借助供應鏈金融特色服務,提升了星沙物流增值服務水平和能力,使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得到有機的統一,解決了許多中小企業因無抵押而貸款困難的難題,激發了星沙物流的創新能力,同時獲得了大量客戶資源。”王躍文說。
良好環境助力發展
    在采訪中,李毅學著重提到了生態環境的營造。“中小物流企業在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時困難重重,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付出努力,這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提供更好的有利于中小物流企業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生態環境。”對此,他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規。目前,《物權法》已經出臺,這為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這還不完善,還須出臺一些配套的法規和標準,使中小物流企業在解決業務糾紛時有法可依。
    其次,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有所傾斜。在融資上要根據中小物流企業自身條件加以從寬,網開一面,為中小物流企業營造寬松的融資環境,以解決其融資難問題。
    再者,銀行應對中小物流企業加以扶持。李毅學認為,全球金融危機過后,經濟發生了很大轉變,在未來10~20年,中小物流企業會廣泛介入供應鏈金融業務。隨著中小物流企業的需求不斷增加,銀行應將眼光放低,多開發面向中小物流企業的金融產品,為其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果我們能抓緊改善這一生態環境,推動供應鏈金融較快發展,那么,該業務在幫助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拓展金融服務、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方面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李毅學對本報記者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