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國海運集裝箱均價指數分析報告
2010-7-21 0: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劉宇政
進入6月,我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的旺季特征逐漸明顯,船公司艙位依然緊張,同比5月綜合運價指數的相對穩定增長態勢,進入6月大部分航線呈現小幅度量價齊升的勢頭。以下以中國國際海運網發布的中國海運市場集裝箱均價指數——“藍網均價指數” (以下簡稱 “藍網均價指數”)針對6月海運市場“即時運價”走勢圖作為依據,來進行集裝箱價格市場分析。
從走勢圖上看,5月30日到6月6日價格走勢趨于平穩,維持在1445點左右。在6月7日后綜合運價持續上漲,到6月20日指數達1536點,增長9.1%。截止到6月30日,“藍網均價指數”綜合指數為1547點,相比月初(6月1日)1452點,上漲95點,增幅達9.5%。以下是部分航線價格走勢分析。
北美航線
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擺脫困境,再加上5月末結束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的廣泛共識,中美貿易量有望繼續攀升,對后市產生積極效應。從運力上看,船公司從4月開始到6月期間開始較大規模的新增航線、對航班的運力調整和部署。部分船公司強強聯合運營同一條航線趨勢逐漸增多。火暴的行情意味著北美航線已經提前進入運輸旺季。盡管此前船公司陸續調整的了運力的供給但是依然不能滿足現在日趨火暴的運輸市場。而部分班輪公司為獲得較高收益將原本投放在亞歐線上的船只改為投放在了泛太平洋航線上。但新增運力的加入很快就被市場所消化,因而北美航線艙位依然緊張。
6月份,從上海港航線來看,北美航線的航班數達到了182班,較5月份增加了32班,增長21%。運力供應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艙位緊缺的程度。6月6~20日,上海港至紐約港市場運價為美元2837美元/TEU、2866美元/TEU,較上月同期2775美元/TEU、2842美元/TEU,上漲6.2%和4.4%。6月20日后,由于美西航線持續緊張的艙位可能會隨著運力投入的增多略有松動。因此,到6月30日北美航線運價指數下跌到2670點,相對月初價格跌幅達26%。但是有消息稱船公司仍對今夏市場充滿信心,并將于7月份再將運價調漲400美元左右。
歐洲航線
運輸需求繼續增長,艙位全線緊張,空箱更是緊缺,地中海航線的暴艙形勢更甚于歐洲。隨著第三季度傳統旺季的到來,各班輪公司也加快了運價調整的步伐。雖然原本在6月初地中海航線實施的運費普漲和旺季附加費沒有成功,但這并不影響船公司繼續漲價的信心。
本月“藍網均價指數”走勢出現“前緊后松”態勢,從5月30日到6月6日一周的時間,歐洲航線價格指數從1742點激增到 1824點,增幅8.2%,同比上月同期1795點漲幅相對平穩。6月7日后歐洲航線價格指數相對平穩,近20天的時間基本維持在1840點左右。期間有消息稱,有部分船公司打算在6月中下旬進行一次幅度較小的運費普漲計劃,預計漲幅在50~100美元/TEU之間,目前來看,對價格市場影響不大。
日韓航線
本月因仍受困于傳統淡季的貨量低迷影響,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徘徊在50%~60%之間,因此運價出現小幅下調,為爭取市場份額月初和月末時間部分口岸“負運價”現象增多,其中上?诎兜饺毡旧駪5月30日和6月20日“藍網均價指數”分別是-39點和-41點。
澳洲航線
目前身處淡季澳洲航線,在本月上漲行情中與其他航線相比不盡如人意,“藍網均價指數”已經持續下跌,但從市場貨量依然有所增加,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保持在90%左右,隨著7月旺季的帶動,預計市場運價下行的形勢將會趨于緩和。據了解,自6月1日起,德翔航運與海南泛洋合作新開辟一條澳洲航線,投入5艘2700TEU運力。而馬士基也將聯合總統輪船、漢堡南美、赫伯羅特以及現代商船,投入5艘2400TEU運力,改善遠東至澳洲的航線。據不完全統計,6月的運力已較5月增長超過15%。根據傳統,7月起澳洲航線開始進入運輸旺季,而今年船公司提前部署運力,嚴重影響到了澳洲航線市場,行情每況愈下。從運價走勢圖上看,6月1日發布的藍網均價指數為1304點,此后一直呈下降趨勢,到6月30日綜合運價指數跌到1222點,下降8.2%。業內人士預計,7月中旬前運價仍將延續下跌態勢。
東南亞航線
受日益旺盛的需求推動,東南亞航線市場異常火暴,運價也是持續走高,5月30日發布的“藍網均價指數”為750點,6月30日價格指數漲到了911點,一個月時間漲幅16.1%。據悉,鑒于目前貨多價高的態勢,各個船公司紛紛進一步推出漲價計劃,據報道部分船公司計劃自7月1日開始將原有的600元/TEU、1200元/FEU的緊急燃油附加費(EBS)上調一倍,即分別達到1200元/TEU、2400元/FEU,上漲力度較大,也有不少船公司直接宣布上調海運費。
此外,本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稱,自7月15日起,將取消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406個稅則號商品的出口退稅。最新消息顯示,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29日表示,對于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的,下一步可能還會加大對國內的出口產品的調整力度。此次出口退稅政策的反向調整顯示了中國促進全球經濟均衡增長、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有可能短期內對火暴的出口集裝箱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