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綠色物流與和諧供應鏈——善和方能贏得大發展

2010-7-21 0: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和諧至上
“和能生財”是中國人樸素的商業觀念,如今這種觀念備受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企業推崇。物流行業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環境和諧,與企業和諧,才能營造良好的商業環境和發展空間。
    在本界峰會“綠色物流與和諧供應鏈論壇”上,“和諧供應鏈”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怎樣塑造和諧供應鏈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大中華區儲運/店鋪營運副總裁許紹明、北京寶供福田物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周子山、廣州市嘉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黃平,就此問題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許紹明在演講中指出,為了創建良好的物流體系,安利追求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和諧發展,打造了“安利物流團隊+第三方物流”全方位的物流策略,安利物流中心與其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協調運作安利的物流業務,目標一致、分工不同,跟第三方物流保持和諧發展的關系,共同完善物流服務。為了第三方物流有更好的管理,安利把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介紹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伙伴,同時還提供對第三方物流的培訓。通過雙方的合作,一方面給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了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利用比較先進的物流理念來帶動先進的技術,也為第三方培養了很多的物流管理人才。第三方通過與安利的合作,利用安利品牌關系,擴大了客源,獲得更大的發展平臺。
    多元化的合作不但使安利公司的運作更加完善,而且為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了多元化的增值服務機會,真正達到雙贏的結果。
    兩業聯動是去年以來一直熱議的話題,目前開始進入深度融合的和諧供應鏈新階段。周子山認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確實是進一步轉換到作為供應鏈的競爭上來。作為一個企業,如何打造企業自己的生態體系,對于整個的公司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當前的企業競爭實際上是供應鏈之間的合作和競爭。物流企業要使自己具備全部的資源有很大難度,因此,整合社會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整合社會資源就需要不同企業之間的互動合作,開展兩業聯動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兩業聯動最主要兩點:第一,作為制造業或者制造企業,能不能把它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物流業務,主動釋放出來,交給第三方的物流企業來做;第二,對于物流企業來講,有沒有能力去承接這些業務?
    周子山指出,整個物流應該是貫穿制造業的全過程中。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將物流外包出去,集中精力抓好自己的產品開發、技術創新、市場開發和客戶的服務,打造好高質量的體系。作為物流企業來講核心競爭力是專業化水平的運作、訂單的反應速度,在保證庫存、保證運輸方面,以及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方面尤為重要,還涉及到一些設施和信息化水平。作為物流企業,進行專業化、市場化的運作,并且要整合和利用好資源來做好優質服務,才能更好地去承接制造企業的物流業務。
    而究竟如何才能實現供應鏈的和諧發展呢?各位代表亦是各抒己見。
    要實現和諧供應鏈,首先要注重一體化管理。周子山強調,作為物流企業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應該具備自己的物流規劃和策劃能力,能夠圍繞制造企業進行策劃,建立關系。同時,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商要圍繞核心的客戶,規劃建設我們的物流園區,購置物流設備,建立和梳理與客戶流程相融合的物流業務流程,并建立基于業務流程的物流信息系統。兩業聯動是制造企業和物流長期戰略合作的一個過程。
    嘉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黃平在發言中表示,一體化管理主要包括六大板塊——采購、供給、生產加工、銷售代理、銷售服務、回收;把每個過程的每個環節串起來就變成了一個供應鏈的管理。一體化管理基于“四流合一”,從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角度來朝四流合一方向發展,涉及到采購、銷售、加工、物流,四流串起來,這樣才有真正的實力為客戶創造物流的附加值,把制造業的物流成本削減下來。通過物流業跟制造業真正的聯動,創造更大效益。
綠色當先
    如果說和諧供應鏈是由很多環節串聯起來的,那么,綠色、低碳、高效則是貫穿和諧供應鏈每個環節之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本次論壇上被提及最多的倡議是,“要實現綠色供應鏈,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低碳經濟需要綠色運輸,低能耗、低排放量的高效運輸解決方案,成為加速綠色物流的關鍵。中國物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物流市場走向高端化,中國物流市場更加需要專業化的運輸解決方案和專業的運輸模式。如曼恩商用車輛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環保、降低能耗的綠色運輸解決方案。目前在中國,曼恩公司的服務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為全國的用戶提供高端、專業和便捷的服務,定期的維修保養,優化車輛的性能,減少油耗,降低排放,順應低碳經濟大背景。
    綠色物流適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也是各大運輸企業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的必由之路。作為中國重型汽車的主要制造商和綠色物流供應商——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代表演講時說,陜汽積極推進“服務型制造”戰略,陜汽集團擁有完整的產品研發體系,以發展新能源車為契機,將節能、環保作為重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與會代表指出,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必然會對物流和供應鏈服務產生大量的需求,完善有效快速的現代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成為中國物流企業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綠色環保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一批理念先進、方法科學的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通過一體化管理,形成信息、流程和運輸優化能力,利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方法,特別是制造商和商業企業的一把手要重視和諧供應鏈的重要性,與物流企業形成有效的對話和溝通。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上,供應商怎樣保證能夠按時供貨,作為物流商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和設施設備來保證整個供應鏈的庫存和整個供應鏈響應速度,以及減碳減排技術,提供個性化的供應鏈的服務,從而實現綠色和諧供應鏈的夢想。 (下轉A6版)
(上接A4版)
    當電子商務潮流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沖擊越來越大,當消費者對遞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國內物流市場越來越多元、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城市人口的激增、規模的擴大使物流配送越來越復雜,我們應怎樣去促進電子商務與物流的和諧發展,構建一個高效的城市物流體系呢?
    在“快遞與城市物流發展論壇”上,來自UPS、DHL、TNT、山漢、亞風等中外物流企業和當當、淘寶等電子商務領域的代表,以及專業機構的分析人士,紛紛對此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盡管時代已經不同,變革正在發生,可在現場的發言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依然是對創新能力的推崇,對服務質量的重視,對合作共贏的認同。
全新挑戰
“電子商務不僅僅是提供一個網絡平臺,它也涉及到服務。在今天,這種服務,尤其是物流服務,已經顯得越發重要了。”易觀國際咨詢研究公司研究部高級咨詢顧問劉宏蛟認為。物流倉儲建設已經成為電子商務企業的主戰場。
    6月11日,淘寶網正式宣布了其醞釀已久的淘寶大物流計劃,掀起了電子商務投建物流熱的新高潮。在此之前,京東商城對外表示,欲花1.5億美元融資的一半用于建設倉儲和物流,樂淘網、當當網等也都在各地興建倉儲基地……
    與此同時,國內快遞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商機,卻始終無法真正加入這場“盛宴”,反而因服務水平差強人意而飽受詬病。劉宏蛟直言,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對物流界而言,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先進技術,到企業管理,再到服務理念,這些都是需要電子商務的物流提供商們認真思考和盡快完善的。
    當當網全國運輸發送部高級總監張昀,對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有著更深的體會。在他看來,截止到目前,國內電子商務企業在倉儲管理方面,基本還能滿足各自的需求。“因為互聯網公司最強的是信息技術,可以利用競爭優勢不斷優化自己的倉儲管理系統,同時在全國各地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張昀舉例說,當當網目前在全國已經建了五六個倉儲基地,平均每個基地每天可以處理30萬~40萬件貨物,每天總共處理約200多萬件的貨物,而倉儲基本上可以滿足需求。
    倉庫與倉庫之間、倉庫與派送地之間的運輸似乎也不難解決。張昀介紹說,由于國內長途運輸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各大公司都通過對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了自己的干支線運輸網絡,從而保證了運輸時效。他認為,電子商務企業遇到的最大物流難題,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規模比較小、信息化水平落后、從業人員素質相對偏低、風險控制比較弱、整體服務質量比較差……這是目前國內大多數配送類企業的寫照。張昀無奈地表示,正是由于存在這樣的窘境,各大電子商務企業才不得不紛紛建立自己的配送隊伍,打造企業物流的完整鏈條。
正視問題
    張昀的無奈,并非只是當當網自身的遭遇,對于國內物流業,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現狀,與會代表也都是深有感觸。山漢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佐藤熏,在發言中也專門提到這一問題。
    作為在物流界工作了30年的資深人士,對于美國、日本等國物流發展過程十分了解。在他看來,中國物流發展遇到的各種問題,其他國家也都經歷過。要想改變現在的狀況,除了要努力構建中國自己的物流市場體系外,還要從“人”入手。“對于員工,要從一點點小事開始進行培訓,然后一點一點地往上積累。”佐藤熏解釋說。每家公司都要對員工進行比較詳細周密的培訓,教育他們有一顆不能犯錯的心,不能對自己松懈。這樣在高標準、嚴要求下出來的員工,應該是基本合格的。通過這樣的培訓,那些實力不太強的企業就可以在一定時間范圍內,達到一些大公司所需要的目標,使服務質量提升,進而取得客戶的信任。“只有從小事開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佐藤熏說。
    大家都認定,國內物流企業要想提升水平,的確應該重視“人”的關鍵作用,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此外,硬件水平的相應提升也很重要。華晨汽車銷售公司華東大地區首席代表付保東就認為,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能否到位,城市物流車是否高效將產生很重要的影響。而他也認為,伴隨著大中城市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斷擴展,作為汽車生產企業,有責任、有義務提供更安全環保高效的城市用車。
    關于物流用車的問題,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高級研究員江小平深有感觸。由于一些地方對物流車輛在城市中的通行制定了各種限制,導致許多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往往使用摩托車、商務車進行配送,而專業的物流用車使用率并不高,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得到解決。
    那么,國外的城市配送是如何解決通行問題的呢?德國郵政—DHL集團公司大中華地區公共政策部資深總監陳耀東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歐洲國家的經驗。例如在英國的一些城市,都是DHL統一配送協調,在倫敦的市中心,DHL還通過河流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巴黎所有的超市,其物流配送是通過它周邊的鐵路來實現的。“當然,這是歐洲的模式,不見得一定適用中國。”陳耀東承認,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可能完全復制,特別是中國城市遇到的問題相對更復雜,其城市發展和整體規模擴張的速度都要快于其他國家,對于物流業來說,形成的挑戰也更大。“城市里的人口在增長,車輛也在增長,可路面和停車位卻沒有增長,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仔細研究方案。”陳耀東說,他希望各方都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想法,來共同應對這一問題。
攜手共贏
    本次分論壇的主持人陳平,本身是星晨急便董事長,作為業內資深人士,對于電子商務浪潮下的新變化也相當關注。他認為,在電子商務的帶動下,中國快遞市場乃至整個物流市場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他用自己的女兒網購的經歷舉例,在美國的時候他女兒常上淘寶購物,回到中國后她也常上亞馬遜網購。“也就是說,回到中國可以在美國買東西,而在美國的時候也可以在網上買中國的東西。”陳平認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時空的界限將被打破。那么,在這種世界大同化的趨勢下,中國的快遞和物流市場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未來,隨著人們要求的變化,在中國國內出現像日本黑貓宅急便這樣的公司,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山漢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佐藤熏樂觀地表示。
    UPS中國區副總裁相峰也認為,中國國內的快遞企業肯定會轉型,服務質量會更高,因為網上訂單服務更加看重準確性,企業也會隨之更加規范。同時,隨著國內企業對員工培訓和操作標準化的重視,整體服務水平應該會大幅提高。
    當然,除了市場的推動和企業自身主動迎合變化,政府在政策引導和法規完善方面發揮作用也很重要。例如隨著電子商務發展帶來跨境物流的增多,海關政策或將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對此,江小平教授介紹說,目前各國海關在快件的進出口方面都在探索形成自己的管理制度,中國目前也是如此。由電子商務帶來的快件變化,也引起了海關部門的關注。“在網購的出口方面,中國東西賣出去的話是一路暢通沒有什么問題。進口的話,隨著量的增加,海關總署可能會采取措施,所以我希望從事國際跨國網上交易的這些公司,要關注海關的政策。”
    以四大快遞為代表的外資快遞企業,對于中國市場十分看好。不過新《郵政法》中“外資企業不得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規定,卻很讓他們糾結。亞太速遞商論壇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雍虎表示:“對國家法律,我們只是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執行,法律法規的東西也是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調整的,包括《郵政法》也是過了這么多年,我們會積極與相關部門對話和交流,也將促進相關部門在新的規則和規章制度中有一些改進。”來自外資快遞的代表們認為,隨著各方面更加規范,在平等開放的包容的環境下,只要是中國的企業,無論投資人是誰,最后一定會把快遞業做得非常精彩。
    人們關注外資企業來到中國發展,更關注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作為民營快遞企業代表,亞風速遞網絡平臺總部總經理王金龍對于未來充滿了信心。“雖然競爭會很慘烈,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快遞公司所面臨的形勢也非常嚴峻,但是也必須看到政策環境還是在逐步改善,規范化、標準化的進程也在逐步加快,一些法律法規都在落實。”王金龍說。不久前剛剛將總部遷到上海的亞風速遞,有信心將企業做大做強。
    論壇上,有嘉賓提出,中國的快遞或物流企業走向世界,除了軟硬件的提升外,還要多多向國際快遞企業學習,要具備一種開放包容的胸懷,融入不同的文化,否則很難真正發展。用主持人陳平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管民族是否不同,國家是否不同,只要我們在這個星球上就是一家人,今天我們要充分展示自己國際化的心態。”(下轉A11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