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為物流信息化帶來新契機
2010-7-1 12: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5月28日李毅中部長公布18個行業的產業目標,鐵腕淘汰落后產能;到本月飽受媒體熱議的工信部與廣電總局聯手推出“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再加之物聯網、3G、云計算等一系列熱點字眼,工信部近年來可謂表現不俗,一整套漂亮的組合拳既為新型工業化帶來強有力的推進劑,又掀動了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新浪潮。
“這僅僅是個開始。”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秦海同志近日在武漢召開的“兩化”融合推進大會上指出。與一些制造行業的專家對物流信息化表現出來的倨傲態度不同,秦海對物流信息化表現出極大的信心,“雖然物流是傳統行業,但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已賦予了物流行業全新的含義,使其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
他指出:“自ICT(信息通信技術)滲透到物流行業之后,現代物流的發展就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而不再是簡單的倉儲、運輸和配送等環節。“這種變化,首先表現為物流行業同生產制造活動的關聯,如供應鏈管理、生產活動中對交貨時間、質量、成本和服務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等,從而引發了產業集聚的叢生和區域生產力的優化布局;其次表現為生產效益和流通效益的關聯,如客戶關系管理和大規模定制化生產,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掘了馬克思早就預言的“流通中的最大潛能”;
再次,現代物流是實現范圍經濟效應的有效手段。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產業分工受市場容量和市場半徑的限制,產業或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必須不斷突破市場容量和市場半徑的限制。從規模經濟到范圍經濟,現代物流在其中有著重要價值,產業或企業可以在規模經濟的基礎上實現范圍經濟。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可以使企業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基礎上,實現采購、供應、生產組織、市場營銷乃至融資、價格發現和結算等一體化運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代物流催生了現代產業集聚,加速了全球性產業重組,使制造業全球化進程大大提速,所以,必須從全球化角度重新認識現代物流的價值。這一點,在跨國公司研究報告中,物流也往往被視為全球的后勤業。
在談到物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時,秦海指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來臨,使高端制造向實體經濟回歸,各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會更加注重新一代傳感技術、定位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更加注重樹立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綠色低碳等新的發展理念,更加注重發展方式與資源環境之間相互包容。這些都將為現代物流業發展帶來良好環境,而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程度的不斷深化則會為制造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據信息化推進司楊志剛處長透露,工信部《物流信息化發展規劃(2010~2015)》編制工作已接近尾聲,今年下半年即將進入頒布實施階段。同時,今年工信部還準備在國內開展1~2批物流信息化示點示范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將為物流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發展契機,并將成為推進國家“兩化”融合戰略,促進現代物流科學發展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