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通關渠道,建筑高效信息平臺
2010-6-26 1: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林毅欽 洪秀娟
5月5日,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與臺灣關貿網絡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近年來,隨著兩岸三通環境的逐步改善和相關政策的實施,兩岸貨物流通更加緊密,兩岸通關合作也將更加令人期待。日前,本報記者在廈門走訪了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運營單位——福建電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福建省下通關及口岸開放規劃、福建省港口物流業發展規劃、數字福建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面負責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整體規劃及建設運營的主體,福建電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福建電子口岸)近年來不斷加大信息平臺深化優化力度,努力把福建電子口岸建設成為一個具有“門戶”入網、一種認證登陸和“一站式”辦事等功能、集口岸通關執法管理及相關物流商務服務為一體的大通關統一信息平臺,使口岸執法管理更加嚴密、高效,使企業進出口通關更加有序、便捷,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進一步提高福建省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曾被科技部評為全國五個“現代物流優秀典型模式”之一的福建電子口岸已在廈門試點運行成熟,今年在泉州、福州、莆田、寧德、漳州等地已相繼開通運營。目前,福建電子信息平臺主要產品及成功案例有:1.空運信息系統(廈門機場)。2.港航信息系統(廈門港海運作業數據交換系統E-DI)。3.進出境、港船舶信息系統(廈門港、泉州港、福州港)。4.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電子閘口系統(廈門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電子閘口系統。海港版)。5.特殊監管區信息平臺(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翔安B型保稅區物流中心、廈門海滄保稅港)。6.無水港信息平臺(贛州-廈門海鐵聯運,南昌-廈門海鐵聯運,三明-廈門海鐵聯運)。7.對臺業務信息(閩臺航運數據交換、廈金小三通綜合服務)。8.外經貿企業綜合服務系統。9.電子關鎖系統。
●無紙化通關不是夢
所謂無紙化,是利用電子口岸及海關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改變海關驗放憑進出口企業遞交書面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直接對企業聯網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報關電子數據進行無紙審核、驗放處理的通關方式。無紙化是一種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運作模式,如出口子系統啟用后,由于作業流程優化,通關時間大大減少,無紙通關只需要10分鐘,最快5分鐘。實行無紙通關,能實現海關與企業、場站、監管倉庫等相關單位聯網,企業可不再向海關遞交紙面單證而是進行網上申報。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通過與聯檢、物流協作單位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物流大通關信息平臺,實現單證電子化和通關信息資源共享,使進出口企業足不出戶便可享受便捷的通關系統服務。
●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的功能定位是“以口岸通關執法管理為主,逐步向相關物流商務服務延伸的大通關系統信息平臺”,平臺最終建成“覆蓋全省兩個關檢區、惟一的、一步到位的福建電子口岸實體平臺”,連接福建省內所有的海關、檢驗檢疫局、海事局等檢驗部門,及港務局、碼頭機場、報關行等物流作業單位、中介代理機構,服務范圍覆蓋全省并延伸至江西、湖南等周邊地區(海西經濟區),對接臺灣地區信息平臺,為外經貿、物流企業及口岸查驗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據福建電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少華介紹,經過省市政府與口岸查驗部門多年合作共建,目前,該平臺已開通運行口岸服務系統31個,在建15個,業務涵蓋海運、空運、物流園區、信息增值服務等多個領域,兼具申報、監督、查詢、物流服務等功能,與廈門、福州兩個關檢區的海關、檢驗檢疫局、海事局、邊檢等查驗部門實現網絡對接和業務聯動,初步形成企業大通關“一站式”服務基礎平臺,為口岸查驗部門通關流程優化、嚴密監管、高效運作提供了技術保障,加快企業大通關速度,節省企業成本,優化通關環境,提升區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福建電子口岸信息平臺表示將為兩岸經貿深化合作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