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層推進”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物流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2010-6-9 1: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孫牧曉
近年來,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緊密依托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重新構建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層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物流專業走出了“職校+政府+行業企業”的產學研路子,破解了中職物流專業教育制約區域物流產業優化升級的瓶頸,為寶安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政府高度重視,推動現代物流產業與物流專業并肩發展
(一)現代物流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寶安區是深圳市的工業大區,已經成為全國出口第一區,深圳市產業發展最強、產業布局最重、高新技術產業量最大的重要區域。現代物流業是深圳市支柱產業,同時也是我區五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區充分發揮地緣和區位優勢,2009年,成立了寶安區發展現代物流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文件,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一是編制物流產業發展導向目錄,發揮物流規劃的導向作用,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二是鼓勵物流業務外包、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培育現代物流龍頭企業,促進物流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加快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交通網絡建設、物流園區建設,夯實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礎;四是加強土地、資金、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工作。
(二)現代物流專業得到快速發展。寶安區有中等職業學校2所,寶安職校是惟一一所擁有物流專業的中職學校。2007年起,寶安區把發展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積極探索開放式、現代化的職業教育新模式。當年,出臺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辦法,建立了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職業教育“十一五”規劃,全面加強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統籌管理。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于校企合作的多項政策,切實解決本地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中“校熱企冷”的難題,推進中職教育快速發展。一是到2012年,建立15個區級職業技術教育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和3個綜合性公共實訓基地。二是建立區級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制度。對基地的申報條件、評審程序、經費補貼、教育教學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三是對基地建設予以政府補貼。在教育附加費中安排購置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實訓實習設施、設備,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四是對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實習給予政府補貼。對在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實習的本區域職業學校學生給予每人每月650元生活補貼和每人每月13元綜合意外保險補貼;對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所在企業,按接收實習實訓學生實際人數以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在政策的扶持下,我校現代物流專業已與中海物流、凱通物流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層次合作辦學關系,該專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創新機制和模式,校企聯手推進產學研一體化
我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百所”試點學校。現代物流專業創設于2004年,是深圳市中職學校中最早開設的專業,是“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廣東省職業教育委員會物流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物流協會理事單位、全國外貿跟單員、物流專業技能資格證書、電子商務員培訓考點。目前,該專業在校學生480人,專任教師23人,兼職教師1人。2010年計劃招生650人,聯合辦學的物流企業30多家,其中,中海物流、奮達科技園等2家物流企業被授予區級物流實訓實習基地。該專業是“深圳中聯大藥房人才儲備中心”。近兩年該專業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達1000人次;同時,為梅州、肇慶等省內聯辦學校及湖南、甘肅、貴州、廣西等省外聯辦學校培訓師資達100多人次,培養聯辦學生400多人次。
(一)實施六層推進,實現工學循環交替。職業學校的學生必須要在實戰環境中得到“磨”和“練”,從根子上破解中職學生就業競爭力不強、就業層次不理想、崗位晉升與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有限等尷尬生存狀態。我校2009年與企業共同開始實施的“工學結合、六層推進”人才創新模式特征可用“1、2、3、6”來概括:即一個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的職業公民;兩個學習地點,校內學習和校外實習;三個學習階段,根據職業能力發展規律,將中職的三年教育教學過程分為從初學者到高級初學者階段、從高級初學者到內行的職業人階段、從內行的職業人到熟練的職業人階段等三個階段,學生通過三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從初學者到熟練者的轉變;六個學習層級,每個學習階段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個層級,流程設計依次為專業認知、職業體驗、專業基礎學習、專業實習、崗位學習、頂崗實習等六個層次,形成一個“工”與“學”漸進式交替、螺旋式上升、“分階段、分層次、分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型。
“工學結合、六層推進”模式的學制是三年,學時分配也是嚴格遵循兩年學習加上一年頂崗實習的要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2+1”模式。但與“2+1”模式有著本質不同的是,“工學結合、六層推進”模式是把最后一年的頂崗實習設計為職業體驗、專業實習和頂崗實習三個不同層次,在三年學習中交替進行,層層推進。我校探索實施的以“工學結合、六層推進、螺旋上升”為主要實現形式的中職人才培養創新模式,較好地解決了職業學校把前兩年的理論學習和后一年的頂崗實習割裂開來、理論學習和頂崗實習不能有效銜接、致使學生最后一年頂崗實習“放羊”現象比較普遍等問題,使學生學即能用。
(二)打造企業校區,構架校企合作的堅固橋梁。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教育教學必須要依托一定規模和數量的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但實習基地的嚴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瓶頸。我校實施的以“企業校區”為主體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實訓場地,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使學校在各行業領域提高了聲譽,真正架起校企合作的堅固、真實和順暢的橋梁。2006年,在寶安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以承擔“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國家級課題為契機,創造性地提出了“把學校搬到企業,把課堂設在車間”、“建設企業校區,打造沒有圍墻的校園”的構想,在全國職業院校中率先啟動了“企業校區”建設工作,2009年,我校與深圳市奮達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三)建立激勵機制,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科技成果既代表學術水平的高低,更是反映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為了鼓勵教師、學生開展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一是制定了獎勵措施,出臺了《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科技成果和優秀論文獎勵辦法》,鼓勵教師、學生進行科技創新。二是制定優惠政策,在時間、設備、資金上對科研攻關的教師和學生予以支持。三是實行傾斜政策,在評職、評優、績效工資方面,向有科研成果的教師傾斜。目前,結合教學、生產搞科研已在我校蔚然成風。我校物流專業陳偉明副部長擔任副主編的《配送作業實務》教材、楊玲老師獨立編撰的《外貿跟單實務》教材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列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職中專國際商務類指定教材。這些教材均為全國公開發行,國內多所中職院校已經將上述教材列為指定教材。四是開展學術研討會。四是開展學術研討。我校在中國物流學會、寶安區物流辦、知名物流企業支持下,今4月年舉行了寶安職業技術學校中職物流專業服務物流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學校、政府職能部門以及來自500強的深圳市中遠物流有限公司、中海物流、榮獲“深圳市10佳物流企業”的深圳市恒路物流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企業共約40多名專家學者,開展了以“寶安區中職物流專業服務物流產業發展”為題的學術研討會,共同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專業建設獻計獻策。五是組織參加物流展。12月9日,由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支持,市政府主辦、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承辦的2009年中國(深圳)國際物流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作為“亞洲物流第一展”的物博會,我校商貿部物流專業獲邀參加,成為本屆物博會上僅有的參展學校,歷時3天的物博會,我校商貿部物流專業已與30多家市內物流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三、工作展望
今后工作中,我們將充分發揮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這一平臺作用,以區物流辦為引導,物流學會為指導,依托企業,以學校為主陣地,匯聚各路英才,加強物流學術理論研究,推廣應用研究成果,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努力把基地打造成全國優秀基地,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