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與時間賽跑的世博物流中心

2010-6-9 1:2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羅菁
    世博物流中心,一個神秘并神奇的地方。
    說它神秘,是因為盡管位于園區之中,但它并不對游客開放,甚至是普通工作人員,在沒有得到特別許可之前,也不可能進入戒備森嚴的該區域;說它神奇,是因為幾乎園區內的所有物品,從價值不可估量的展品到一瓶可樂,都必須經過此地送達。
    不夸張地說,這里就是園區的“動脈”。在物流中心的大倉庫里,究竟有些什么?近日,記者走進該中心,“零距離”體驗到了這里發生的一切。
    “對不起,我先接個電話。”這是世博物流中心副主任潘雙根在20分鐘內,和記者說得第5次“對不起”。兩個對講機,兩個手機,再加上桌上的電話,不斷響起的呼叫聲或鈴聲,總是讓潘雙根不得不把談話“戛然而止”。
    “波蘭館要求今夜提前放行車輛,是為了明天的國家館日活動?好的,我馬上布置下去。”老潘放下電話,馬上開始對著對講機“點將”,5分鐘不到,當天的倉庫長、值班長、總調度等全部到位。言簡意賅把要求一談,幾位下屬馬上領著各自的任務下去“派發”。整個會議過程還不到10分鐘。
    “這就是物流中心必須達到的速度。”潘雙根笑著對記者說道,“我們的信念就是,永遠搶跑在時間之前。”
    其實,這段“小插曲”不過只是每天物流中心必須應對的諸多突發事件之一。潘雙根告訴記者,按照正常程序,任何進入園區的運送車輛都需要事先預約,但往往會有意外出現。例如波蘭館的車隊原本是定于晚上12時放行,但考慮到第二天的國家館日,參展方希望能早日進園。“保障重點區域重點單位的重點物資,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會竭盡所能滿足對方。”
    世博物流中心的2號倉庫,就在C片區的美國館旁,可謂咫尺之遙。不過,接受記者采訪的職工卻無一例外表示,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連一個館都沒進去參觀過。“哪有時間去看館啊,難得的休息都用來補覺了。”
    記者了解到,世博會的會期是184天,可對于不少物流中心的職工來說,他們所要服務的時間遠遠不止這些。
    “我是去年11月就參與中心工作,到現在都已超過190天了。”田野笑著表示,等到世博會結束,物流中心還要繼續參與展品運送的工作,“我們至少都得工作3個‘184天’吧。”
    “這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世博園區的物資,必須登記在冊。”田野告訴記者,在這個南北長度98米,東西長達324米的倉庫中,儲藏或轉運著每天園區內一切物品,小到一卷手紙,大到價值連城的展品,全部都經過此地。
    “算是開了眼界了。”田野笑著告訴記者,自己在這里看到了許許多多稀奇古怪、難以想像的物資。為了證明此言非虛,他特意帶著記者逛了一圈。結果還真讓記者目瞪口呆,在海關監管區內,看到了一架折疊飛機;在保障品區,有屬于8萬名園區工作人員的備用工作服和鞋子;在冷藏倉庫,則是數不清的肉類。
    “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的可樂吧。”田野指著堆積如山的飲料示意道,“這里可儲藏著30萬瓶,約等于園區每天游客的消耗量。這也意味著,即使在客流猛增,園區內飲料全部銷售一空的緊急情況下,我們照樣能在1~2個小時內,把30萬瓶飲料送到游客手中。”
    這類應急物資在物流倉庫中還有不少。記者了解到,儲存區還有5萬份應急食品,即使不夠,在短時間內還能從世博周邊區域內抽調15萬份,如果仍然供應不足,還可以從工廠直送30萬份,從而確保園區供應。
    雖然“聲稱”各場館珍貴展品全都在這“看了個遍”,不過田野還是最后不得不承認,自己看得絕大多數其實都是箱子。“像那些古畫啊、30公斤重的祖母綠石等等,都是包裹在箱中,經過我們這再轉運至場館。”
    而這也讓倉庫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哪怕運送物資是再小再不起眼,都必須輕抬輕放,小心翼翼。“可能我們認為無關緊要的物品,就是該國最珍貴的國寶。萬一被損壞,豈不是會讓世博會的精彩失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