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糧價異常波動有物流不暢等因素推動

2010-6-9 0: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程國強
    在今年通脹預期日益增強的形勢下,國內糧價走勢也出現新的動向。前期因西南嚴重干旱導致大米價格明顯上漲,近期玉米價格不斷創歷史新高,呈快速上漲勢頭。國內市場糧價看漲預期正日益強化。其中,既有主產區減產的市場效應、國家托市調控的政策效應,也有物流不暢等因素的推動。糧食物流不暢,主銷區供給相對緊張。目前導致糧食物流不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目前東北產區糧食入關到南方銷區的鐵路運力緊張,不足需求的20%;二是中央儲備糧跨省移庫占用運力一半以上。據了解,到北方港口的鐵路糧食專用運輸車5000輛,其中跨省移庫占用3000輛,擠占了正常的市場糧食運力,進一步加劇了運力緊張局面。運力緊張導致南方銷區供貨不及時,部分企業擔心拿不到糧食而產生恐慌心理,加劇了價格波動,推動階段性、區域性糧價走高。
    從目前的形勢看,單一的調控措施已經難以形成有效的平抑機制,必須進一步采取打組合拳、多措并舉的綜合調控措施。
    第一,加大糧食市場投放力度。建議進一步增加中央臨時儲備玉米對廣東、福建、四川等銷區以及主產區的市場投放量,平抑玉米價格異常波動。對糧食深加工企業采取結構性調控措施,避免其爭奪糧源而抬高糧價。
    第二,增加鐵路運力,確保出關糧食物流順暢。建議鐵道部門增加對東北產區糧食外運運力,使產區糧食能夠及時、足量發運到銷區。對中央儲備糧跨省移庫另外安排專門的鐵路運輸計劃,不占用正常市場運力,切實保證產區糧食出關的有效運力。
    第三,及時調整和完善糧食托市收購政策。嚴令參與托市收購的企業不得囤積糧食、待價而沽,防止托市調控措施對糧價波動推波助瀾。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糧食托市收購政策,既要有效支撐價格合理回升,也要防止產生過度調控效應;不僅要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也要確保糧食市場價格穩定。建議今后繼續實行以中儲糧公司為執行主體的臨時收儲措施,進一步完善政策的啟動和退出規程,形成托市收購與平抑價格互為一體的調控機制。
    第四,加強進口調控,及早防范國外玉米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同時,要建立健全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密切跟蹤國內外市場形勢和變化趨勢,完善糧食供求和價格信息發布制度,著力增強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