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流通變革 標識標準成新寵
2010-6-9 0: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常河山
“鋼鐵物流項目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整個的標準制定計劃在2年時間內推出,先期會推出包裝標識和鋼鐵物流操作的標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說。
前不久,“重點物流領域關鍵技術標準”項目啟動,此項目覆蓋了鋼鐵物流、家電物流等重點項目。其中,鋼鐵物流項目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牽頭組織。那么,為什么要先期推出“包裝標識的標準”?鋼鐵產品標識標準化的意義何在?
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為5.7億噸,今年估算將超過6億噸。如果以鋼材物流、倉儲的費用在150~200元/噸估算,鋼材物流產業規模將高達1000億元左右。這樣,整個行業考證下來,標識標準化帶來的實在是不菲的價值。
標識標準化是銷售競爭軟實力
在鋼材市場,記者了解到,鋼材流通行業相關物流的標準不規范現象比較嚴重,“運一噸鋼材好幾個價,吊裝、儲存也是現講價。”在河北某鋼材市場,流通商向記者反映上述問題,行業呼喚規范化的標準盡快出臺。
鄭州泰信集團的董事長林曉均告訴記者,他現在經營的兩家鋼廠的板材,上面標識都是噴漆的。雖然也標明了生產標準、材質、規格和生產廠家,但是各生產企業均有自己版本,標識不統一,使鋼鐵產品的流通顯得很不規范。
林曉均提議,應該盡快推進鋼鐵產品標識標準化的建設。“我在銷售一線干了20年,經手銷售的鋼材數以億計,但是,產品標識上都比較混亂,有關數量、材質、規格等信息,沒有一個統一標準,這些年,大的鋼企雖然在內容上比較接近,但是各有自己的版標,標志不一樣。如果統一起來,體現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層次,而且反映了鋼鐵行業產銷更加規范嚴謹,我們做經營的也更能憑借標識標準化提高自己在采購商中的形象,我認為,這是一種競爭的軟實力。”
河北唐山和榮的總經理袁和平也興奮地說:“若實施標識標準化后,有關此批貨物的應有信息都將標注得清清楚楚。如果能夠實現貨物和標簽一體,這樣不僅利于入庫的程序化管理,而且,簡約了信息更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采購商采購放心,我經營也省心。”
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為5.7億噸,今年估算將超過6億噸。如果以鋼材物流、倉儲的費用在150~200元/噸估算,鋼材物流產業規模將高達1000億元左右。這樣,整個行業考證下來,標識標準化帶來的實在是不菲的價值。
整頓鋼鐵物流秩序勢在必行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貴生曾感慨道:“服務創新的動力何在?一個是內部動力,另外一個就是軌道。技術的軌道、市場的軌道、商業模式的軌道、外界提供的機會和壓力,還有競爭者、顧客和供應商等等。”
而鋼鐵產品標識標準化,實際上就是對過去鋼鐵生產、流通和采購使用等整個鋼鐵產業鏈運作信息的規范,同時,標準化標識承載的材質、規格等信息,都會大大推動營銷能力的增強,提升鋼廠的質量、技術和研發能力的競爭意識,體現的是整個產業鏈的服務功能。“目前,中國鋼鐵需求增長即將進入高消費低增長階段,中國與國際鋼鐵市場一體化趨勢已經使中國鋼鐵成為世界鋼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已經融為一體,預示著中國鋼鐵市場穩定度增加將成為一種趨勢。”鋼鐵行業著名專家馬忠普分析說,“中國鋼鐵市場物流模式的基礎性經濟條件即將發生重大變化,鋼鐵物流標準化的基礎性條件已經成熟。同時,鋼鐵現代化物流園區的建設,推動鋼鐵業向深度加工和產業鏈服務深化發展的大趨勢,給鋼鐵物流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今,鋼鐵物流企業開始了全國性布局。年度經營額超過100億元、甚至1000億元的大物流企業已經出現。同時,現代鋼鐵物流中心的信息、金融、加工配送一體化服務功能的快速增強都預示著中國現代鋼鐵物流模式重大變革的時代已經來臨。”“在此背景下,‘重點物流領域關鍵技術標準’項目啟動,整頓鋼鐵物流秩序,加快鋼鐵物流標準化就成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且勢在必行。”馬忠普堅信。
很顯然,產品標識標準化,包括生產廠家、產品明碼標示的鋼種、產品標準等,都需要現代鋼鐵市場在秩序整頓和推動鋼鐵物流模式轉變中做好探索和實踐,這樣,鋼鐵產銷才能有效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使鋼鐵產品標識標準化等鋼鐵物流標準化項目,更好地承載和發揮科學管理、提高效率等優勢。
標識標準化便于對鋼鐵產銷管
說到鋼鐵產品實施標識標準化的積極意義,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雷鳴認為:“從規范管理角度來說,采購商采購時更容易識別,提高出貨與采購效率;現在,全國各地相繼建設的鋼鐵物流園區,包括很多做外貿的流通企業,面對進出口業務,比如說涉及到編碼、統一和歸類等復雜的問題,如果實施標識標準化,這些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另外,鋼鐵產品標識的標準化建設,更便于國家對鋼鐵品種實施管理,包括市場流通的管理。比如,一些小的生產加工企業,如果不具備標準化所約束的資質,國家可能將來對之進行生產、流通和銷售限制,擔當一種市場準入制度,”陳雷鳴認為,“這樣就可以使一些科技含量低、尤其是那些假冒偽劣的鋼鐵產品,在進入市場時受到制約,市場將藉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維護。”“至于兩年內能否完成標準化體系建設,鋼鐵界除了在認識上要跟上外,還要看政府推廣的力度和地方政府、生產流通企業的配合程度如何。”陳雷鳴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鋼鐵物流標準化實施,尤其是鋼鐵產品標識標準化的啟動,對行業規范生產和流通都很重要,都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