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五大戰略推動廣東產業結構轉型

2010-6-7 10: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要獲取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驅動力,就必須著眼長遠,順應國際產業發展演變規律 
  “十二五”將是決定未來廣東經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是戰略拐點期。筆者以為,以下五大戰略路徑將是構筑廣東未來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
  戰略路徑一:超前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廣東已經進入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要獲取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驅動力,就必須著眼長遠,順應國際產業發展演變規律,瞄準歐美等先進國家和地區,努力把握全球新技術革命發展路徑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以世界眼光超前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低碳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環保、文化創意、生物技術與健康產業等,提高持續創新能力。力爭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前沿技術創新,破解價值鏈低端循環鎖定,提升廣東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主控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就業崗位和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引領廣東新一輪經濟增長與騰飛。
  戰略路徑二:率先布局關鍵基礎產業。充分利用現有發展基礎和港口資源優勢,發揮裝備制造、汽車、石化、鋼鐵、船舶、物流、金融、商務會展等產業對全省產業鏈發展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關鍵基礎產業,率先布局,做長、做深、做精產業鏈,為廣東產業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以裝備制造業為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抓手,優先發展以關鍵零部件為核心的“中場產業”;以整車生產為汽車工業的龍頭,完善汽車配套產業鏈;以石化中下游帶動效應,提高精細化工率。以沿海經濟帶的加快布局為契機,在湛江—茂名—廣州—惠州—粵東等港口條件好、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大的、有腹地支撐的沿海城市形成石化、鋼鐵、船舶等沿海重化產業集群。加強空港、海港、內河港、鐵路、高速路的聯動,推動粵港澳基礎設施的“無縫”銜接,加速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加快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和國際商務會展中心,全面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
戰略路徑三:以技術、品牌及產業鏈整合帶動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目前從總體上看,廣東在國際分工和國內競爭中的優勢產業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勞動資金雙密集型、勞動技術雙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在當前擴大內需的背景下,要堅持擴內需和穩外需緊密結合,對于既有優勢傳統產業不應放棄,而要通過技術改造、創意研發、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產業鏈整合,提升產業價值鏈。依托高新技術、文化創意與傳統產業的高度融合,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勞動資金雙密集型產業,應成為改造提升廣東傳統產業的主要內涵。 
  戰略路徑四:建立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良性互動機制。適應消費結構變動所拉動的產業結構變遷與升級趨勢,注重長遠發展與近期需要相結合,主動進行供給結構調整。從供給結構的調整入手,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擴大內需、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促進廣東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期有效的基本因素。增大有效供給,消除無效供給,形成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的互動機制,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把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點內容之一,對鋼鐵、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要堅決控制總量、抑制產能過剩;對新能源(多晶硅、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要集中有效資源,支持企業提高關鍵環節和關鍵部件自主創新能力,防止投資過熱和重復建設,引導有序發展。
  戰略路徑五:構建開放型、全地緣的產業合作新格局。以落實《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開放型、全地緣的產業合作格局,提升廣東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進一步深化粵港澳更緊密產業合作,以金融、物流、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加大CEPA在廣東先行先試的力度,搶占國際競爭戰略制高點;以加工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及產業鏈構建為切入點,提升粵臺產業合作水平,重構加工制造業產業鏈國際優勢,共同拓展東盟和新興市場;以國際產業鏈優化重構為目標,全方位推進與東盟的區域經貿合作,致力于打造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鏈條;推進與環大西洋地區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產業高位對接,力爭獲取引領產業升級導向的前沿產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支持;加速大珠三角產業的深度融合,輻射帶動環珠三角地區產業轉型升級。通過面向全球各區域的全方位開放,提升廣東對內、對外的輻射能力,實現全球經濟危機后廣東新一輪產業轉軌升級。(向曉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