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數據 不同解讀
2010-6-7 10: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編制的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9%,比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
一個數據可以從悲觀和樂觀兩個角度解讀。從悲觀的角度看,PMI已經開始由高點回落,這說明經濟的擴張步伐正在放緩。如果再悲觀一點,這個回落的過程會否持續?會不會演變成現在普遍談論的經濟二次探底?
當然,人們也可以從積極的一面看待PMI數據,得出樂觀的結論。
PMI已經連續1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水平,反映出中國經濟正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
PMI下降1.8個百分點,反映出中國政府對經濟過熱所采取的降溫措施已取得成效。這或許預示著,緊縮措施不會進一步出臺。
從PMI的各分項指數看,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幅度最大,達13.7個百分點。根據這一數據,可以預期PPI的持續上升走勢將達到拐點,開始掉頭向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
一個數據可以有多種解讀,反映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心,也有對經濟前景的爭拗。最近,溫總理講,要預防經濟二次探底,不能輕言刺激經濟政策退出。對此人們也有不同解讀。悲觀者著眼于“經濟的二次探底”;樂觀者關注“刺激經濟政策不輕言退出”。
不同的解讀源自人們不同的背景和心態,這是主觀情緒因素所決定的。人們的這種矛盾看法,也源自實體經濟恢復與資本市場走勢的差異。
從實體經濟看,由經濟危機而下,翻轉過來,如果說是一個V型翻轉的話,右邊這一提顯然有些勉強,好像是由于超量寬松的政策,被人為強拉硬拽上去。相形之下,資本市場的這一劃,則上得比較輕巧,以至于現在人們感到有些過火。實體經濟沒有變,沒有二次探底,資本市場卻要停下來,回過身往后看一看。這也是一次探底,可以算是“二次探底”。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從對數據的差異看法觀察,悲觀者著重的是避免潛在損失;樂觀者看重的是可能逝去的機會。價值取向是有差別的,只要和自己的價值取向相適應,就不能以單純的對與錯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