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談“調結構”是今年中國經濟政策的主線
2010-6-3 1: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面臨的形勢復雜、問題很多、政策變動大。如何抓住其中的主脈?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李克強日前發表文章,重點談到了結構調整問題。李克強稱,雖然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長期積累,付出了很大的發展代價,突出表現在需求結構失衡、供給結構不協調、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損害大、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等方面。從需求結構看,主要是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從產業結構看,主要是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從城鄉和區域結構看,主要是城鎮化發展滯后、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后、城鄉和區域之間生活條件和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較大。從要素投入結構看,主要是資源消耗偏高,環境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中國主要資源性產品消費占全球總消費的比重,明顯大于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經濟的比重。李克強認為,上述結構性問題是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未來一個時期,這些結構性矛盾將更加凸顯。他強調,調整經濟結構,不僅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而且是當前的一項緊迫工作。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關鍵是要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在三者關系中,調整經濟結構是結合點和突破口,可以起到重要的平衡和調節作用。李克強認為,針對部分行業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需要及時淘汰落后產能,防止重復建設。這方面動手越早、損失越小,動手越晚、代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