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產業轉型升級有望輻射全國
2010-6-26 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其中對長三角區域內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作出了重點說明,明確了上海、杭州等主要城市,以及蘇北和浙西南地區的產業發展定位。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相關區域及產業專家表示,此次規劃明確了長三角產業發展的定位,明確了長三角區域內的產業一體化發展,也明確了同產業內的上下游分工。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新興產業的重點培育與發展過程中,長三角區域內的產業轉型升級將帶動周邊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
區域內產業分工明確
記者了解到,本次規劃重點提出,要在長三角區域內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和品牌,建設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根據規劃,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蘇北和浙西南地區的區域產業發展定位是:
上海將重點發展金融、航運等服務業,成為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南京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地區北翼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杭州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電子商務等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地區南翼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蘇州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會展、旅游休閑等服務業;無錫重點發展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等服務業;寧波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商務會展等服務業。
蘇北和浙西南地區主要城市在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各具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明確的產業分工與定位將會逐漸改變長三角地區原有的產業分工布局比較混亂的局面,為各地未來產業發展形成了明確的發展目標與方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員魏際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上海為例,其原有的產業發展目標定位在此次規劃中予以重點體現,這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將會逐步顯現。
對此,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馮叔君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海與長三角區域內其他主要省份城市在產業分工方面形成了互補發展的局面,這不僅有助于各地經濟發展,而且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進而帶動相關產業在區域內以及區域外的轉型升級都具有深遠意義。
魏際剛也認為,通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長三角區域內的產業細化,不僅對長三角周邊地區的產業發展有著積極帶動作用,而且對產業的深層影響也將逐漸輻射到全國范圍。
傳統產業待轉型
新興產業待培育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區域經濟學家徐逢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明確的產業結構布局將避免臨近區域產業的雷同和惡性競爭。他說,“規劃將引導相關產業加速布局,從而使該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協調。”
此外,徐逢賢還指出,上海通過對口支援等方式將傳統產業直接推向中西部地區,而不是向長三角其他城市轉移,長三角其他城市也將隨著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向內地轉移傳統產業,這也將帶動周邊地區乃至全國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就此,魏際剛強調,長三角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對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區別對待,根據兩者亟需解決的問題予以重點解決,方能達到最終的轉型升級,進而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的深層次影響。
“傳統產業面臨最大問題就是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最終形成轉型發展。”魏際剛說,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做到重點培育市場以及保障其發展的優先環境問題。
馮叔君也認為,傳統產業的轉型除了在長三角區域內形成轉型是非常必要的,產業內的轉型發展同樣值得關注,對于新興產業而言,通過政策予以側重也是產業發展初期所需要的。
據記者了解,此次規劃對于傳統產業的發展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有明確規定:
在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方面,對生物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以及民用航空航天產業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具體的發展目標。
在鞏固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對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紡織服裝業競爭力、加強旅游合作及聯手推動形成“一核五城七帶”的旅游業發展空間格局等方面予以重點明確。
“這樣的發展目標與定位對于長三角現有的發展條件而言還是值得肯定的。”魏際剛強調,傳統產業的轉型和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會對未來長三角以及全國范圍的產業發展都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