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優先安排港口物流用海
2010-6-25 13: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莞市海域使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經市政府發布實施。《規劃》提出,東莞市海域將優先安排交通運輸用海、圍海造地用海、旅游娛樂用海。專家指出,這一規劃符合東莞市“建設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的目標。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與東莞市此前出臺的類似的海域使用規劃相比,本次規劃更加突出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統一。希望通過《規劃》,對海域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進行統一規劃,提高海域資源環境的有效利用率。建立完善的海域使用綜合管理體系,實現海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構筑海洋資源開發的新格局。
【用途安排】
交通運輸用海優先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域使用現狀以港口航運為主,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海洋產業用海也較為頻密。截至2009年底,東莞市海域用海類型主要有漁業用海、交通運輸用海、工礦用海、圍海造地用海等四種類型,面積約1262公頃,占東莞市管轄海域總面積的13.01%。
本次發布的《規劃》提出,東莞市海域將優先安排交通運輸用海、圍海造地用海、旅游娛樂用海。在重點海域使用時序上,市重點海域使用區域為新沙南港口作業區、立沙島港口作業區、西大坦港口作業區、長安港區、威遠島城市景觀用海。
“這意味著東莞市優先安排港口、物流業的用海。”港口規劃建設專家程健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以虎門港一帶形成物流經濟帶納入其中,而東莞城市定位新增了“建設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這說明東莞市海域使用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程健認為,良好的深水岸線、豐富的灘涂資源及深槽是東莞市海域的主要優勢資源。雖然目前東莞市港口建設滯后,但海域具備建設大型深水港口的優越條件,在濱海工業發展、物流海運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根據《規劃》,東莞市交通運輸用海面積3834.8公頃,包括港口用海、航道、錨地、路橋用海。
【生態保護】
籌建珠江鰣幼魚索餌保護區
《規劃》的一大亮點是在謀劃經濟發展藍圖的同時,注重生態保護,專門安排了一章規劃東莞市海洋生態保護。
《規劃》提出,建立海洋生態保護區,重點保護海洋濕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物物種,逐步恢復受損、破碎生態系統的功能,運用人工繁養殖、增殖放流等有效途徑,恢復海洋生物資源,阻止海洋生態功能的破壞,全面提高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到2015年,海洋生物多樣性明顯突出,海洋生態功能全面提高,海洋保護區建設發展穩定。
在不影響港口開發的前提下,加強黃唇魚市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在該保護區內籌建珠江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幼魚索餌自然保護區。
在不影響航道等前提下,探索投放人工魚礁的可能性。人工魚礁的投放不但保護了洄游性鰣、黃唇魚等的生活通道,也為定居性經濟魚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以虎門輪渡碼頭為界,南北布局有所差別
北部重港口利用
南部港口、旅游并重
《規劃》對東莞市海岸線空間利用布局做了詳細規劃。
以虎門輪渡碼頭為界,北部大部分以港口利用岸線為主,少量為旅游岸線和漁業泊位岸線。
其中,東江北支流南岸可作為中小型工業港或專用港開發使用,靠近珠江干流的岸線不宜建設深水泊位,可用于發展中小型臨海工業。麻涌河口岸線可作為小型港口岸線開發。新沙南段岸線約有3km的岸線可供虎門港利用,這段岸線可發展5萬噸級的深水泊位。新沙南段與廣州新沙港區之間的1.3km岸線也用于港口建設。
立沙島及坭洲頭珠江主干流岸線自淡水河口到東江南之流,長約7.5km。該岸線中部已建成3萬噸級煤碼頭1座。立沙島岸線即煤碼頭以北4.5km可做危險品泊區開發利用。以南即坭洲頭岸線約3km由于航道靠岸太近,近期無法作為港口岸線開發利用,遠期規劃為臨海重工業預留岸線。
以虎門輪渡碼頭為界,南部以港口岸線、旅游岸線并重,少量為漁業泊位岸線。
其中,太平水道兩側岸線、威遠島向獅子洋一側岸線,適用于發展城市景觀旅游。木棉山島南部岸線,適用于發展臨海住宅式的度假旅游。沙角炮臺岸線,用于沙角炮臺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