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物流行業發展分析
2010-6-23 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制定,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現在已經過去快兩年里,做得如何?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產業結構調整更加深入。國內IT制造的發展得益于國際廠商迫于成本壓力而推動的產能轉移。而在技術創新上中國IT制造未能有很好的突破,而是緊跟國際領先廠商,享受產品進入成長期甚至成熟期后的利潤,而這種利潤仍基于勞動力成本優勢,無法獲得超額利潤。在沒有革命性技術出現的情況下,行業將步入成熟期,高增長高贏利的輝煌或將不再。
歷經2008年電子信息行業物流在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有了新的嘗試和突破,但是自然災害和經濟危機也加速暴露了行業運營中的許多缺陷。以有效客戶反應(ECR)、采購成本控制、供應質量保障等為主的供應鏈管理,在制造業中越來越受重視。對更看重成本和時效性的電子生產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而如何有效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不僅困擾著眾多電子制造企業,也對為其提供物流服務的物流企業提出了考驗。
某科技電子信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科技公司”)在解決此類問題上具有優勢。某科技公司依托XX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與XX電子技術研究所雄厚的資源,從一誕生就在為制造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該公司的領導通過分析市場需求后意識到,在電子行業,元器件生產者、集成商和分銷商三者的關系密不可分,共同進行合作才可實現共贏,因此,做供應鏈的集成商是最佳選擇。正是這個定位,讓某科技公司有足夠的實力來解決電子制造企業老總所擔心的時效性問題。該依托XX電子技術研究所的強大后盾,在物資供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其所擁有的9000個物資品種基本涵蓋了電子系統工程所需要的元器件主要類別。此外,4500多家供應商更可充分滿足客戶所需。無論是用技術與物流形成市場優勢,還是以增值服務不斷拓展空間,某科技都表現出了大力推行整體物流服務的決心。
隨著信息化意識的滲入和網絡應用的普及,傳統電子信息行業中小企業對B2B電子商務環境的理解和使用意識正日漸成熟。隨著信息化浪潮的襲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行業網站是其進行商務活動、獲得訂單的有效途徑。2010年,傳統電子信息行業中小企業對行業網站的應用以40%的遞增速度高速發展。
隨著個性化產品的增多以及商務交易越加活躍,行業網站的發展對支付系統及物流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務流完美結合的電子商務是連接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橋梁。
最近幾年,我國遭遇了兩場嚴重的自然災害,分別是南方雪災、四川地震、青海地震、旱災、洪災等接二連三的災害都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同時,電子信息行業物流企業暴露出了很大的缺陷,在災難降臨的時候,信息系統的癱瘓直接導致物流運輸的中斷,不僅影響正常的業務經營,也使得無法積極展開救災物資運輸等賑災活動。
2011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機遇同樣巨大。全球市場形勢不容樂觀,出口增速可能不再繼續下滑;國內政策環境不斷改善,內需拉動效應將逐步顯現;電信企業重組完成后積極推進3G投資,將帶來產業鏈和市場格局的調整變化。面對復雜形勢,需要加強運行監測和宏觀指導,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和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推進關鍵領域的結構調整和企業整合,才能加快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確保經濟運行平穩發展。預計2010年全球IT支出將在4%以下,計算機出貨量增長5%,手機、彩電、集成電路將下降3%~11%;國內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增長13%左右,行業發展速度將大幅放緩。
經濟危機使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經營面臨困難,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這種大環境所造成的壓力。造成電子信息物流企業訂單減少、價格競爭更加激烈。但同時,激烈的價格戰將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在發展速度放緩的背景下,2009年電子信息行業物流市場的價格競爭將大大加劇。對于希望在“寒潮”中生存下來的企業而言,降低成本、提高為客戶帶來的效益才是根本之道。在價值高、時間敏感的高端物流市場,RFID技術可望得到廣泛的應用,并進一步引發高端物流行業內物流運作模式乃至運作規則的改變。在配送物流企業內,地理信息系統將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能夠顯著地提高物流企業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電子信息產業出口增長的下滑,將使電子信息產業物流的重點由貨運代理、保稅區物流等對外貿易物流逐步向面向內需的國內物流業務轉移。
值得關注的一些商機:
A、農村及農業信息化建設;
B、醫療電子信息產品;
C、綠色IT、其他與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相關產業;
D、中西部地區教育和文化IT基礎設施;
E、災區重建。從地域角度來看,未來幾年內地震災區、中西部地區、以及落后地區農村及城鎮將有巨大發展空間。
在市場競爭格局方面,在全球經濟趨冷,特別是美國及歐盟經濟嚴重下滑的背景下,新興市場相對快速的經濟增長和巨大發展空間必將吸引跨國公司和投資機構更多的目光,將有更多的國際電子信息物流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電子信息物流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們惟有武裝自己,主動出擊,方可取得一席之地。(文/趙梅陽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