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十二五”加快研發汽車電子牌照
2010-6-2 11: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wuliuba 關注度:摘要:... ...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上撰文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加快轉變交通運輸業發展方式,構建起高效低碳的數字化綜合交運體系,尤其是著力發展內河航運。
李盛霖指出,轉變交通運輸業發展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改變最主要依靠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和依賴單一運輸方式的行業現狀,向建設養護管理協調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的綜合運輸體系轉變。
李盛霖表示,應調整優化通道資源,逐步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把內河航運發展擺在重要位置,提升內河航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進一步指出,應編制“十二五”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制定加快內河航運發展意見;加強長江、西江、京杭大運河等干線和主要支流航道整治,規劃建設內河港口物流園區及集疏運通道;并支持武漢、重慶的航運中心建設。
他還要求,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網運輸效率高的作用,實現單位土地資源的交通產出最大化;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車輛的開發應用,實現單位能源資源消耗的交通產出最大化。逐步使交通運輸成為一個低能源資源消耗、低建設運營成本和低環境污染的行業。
此外,李盛霖強調了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他透露,交通部正加快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電子牌照的研發,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全國性數字化交運管理體系。
李盛霖在文中還提及,當前我國路網密度只有美國的2/3,高等級公路約為美國的1/5;目前全國還有0.4%的鄉鎮和4.2%的行政村不通公路。營運機場數量不到美國的1/3。內河三級以上航道僅占航道總里程的7%,而美國為61%,德國為70%。公路貨運車輛空駛率比發達國家高10%—20%;城市公共交通遠低于發達國家30%-70%的水平。
另據交通部測算,到2020年我國交通運輸需求總量將是目前的2.5-3倍,交通運輸能力需再提高兩倍以上。目前我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18%、運輸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分別是10%和6%左右。我國載貨汽車油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30%左右,內河運輸船舶油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20%以上,機動車尾氣排放在一些大城市占大氣污染物比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