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城:一個老工業區的成功轉型 培育新興業態
2010-6-10 8: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何實現老工業基地的轉型,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難題。西安市紡織城綜合發展區依靠創新驅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業態,在轉變方式中升級,在轉型升級中發展,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有益經驗。前不久,省委書記趙樂際在出席西安紡織集團新廠區奠基暨項目開工儀式時,對他們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本報今日特刊發介紹這個老工業區轉型的報道,以饗讀者。
曾經,位于古城東郊灞橋區的西安紡織城,因其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而聞名全國,被譽為西安的“小香港”。
又曾經,因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加劇和生產工藝的落后,紡織城地區企業紛紛倒閉,大量工人下崗,引起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
如今,紡織城地區正在展現新顏:西洽會上一舉攬金165億元;百余家國際投資機構前來參觀考察;總投資達138億元的39個項目集中開工;一座宜居宜業宜商東部新城冉冉升起,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矚目。
紡織城地區的再一次強勁崛起,在于他們搶抓機遇,克難攻堅,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業態,勇做轉變發展方式的先行者。
從工業老區到成功轉型的開拓者
紡織城是“一五”期間國家投資建設的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面積約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余人,其中企業職工5萬人。
在紡織城生活了一輩子的賀師傅見證了紡織城地區的發展變遷, “前些年企業紛紛破產,職工下崗,我們百姓都失去了生活信心,如今,高樓拔地而起,企業紛紛入駐,大家實現了再就業,真是不敢想呀。”
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探索老工業區改造振興的重要舉措,也是拉大西安城市骨架,全力打造東部新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走進紡織城舊城改造核心區,一座宜居宜商宜業的新城區正在崛起;來到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廠房林立,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區正在建設;再到浐灞河濱水生態居住帶,一個個現代住宅小區正在形成。
參觀完如今的紡織城地區,全國作協副主席陳忠實感嘆地說道,發展真是快呀,咱灞橋人終于迎來了好日子了!
按照規劃,近期5年內(2008年—2012年),紡織城地區將完成舊城改造、企業破產改制、紡織城地區重要節點改造和道路建設、外遷承接工業園建設、城中村改造和浐灞河綜合治理等工作。遠期8年(2013年—2020年),將全面落實產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建成產業聚集、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生態優美、充滿活力、社會和諧的西安東部新城。
破產不破生產力,促進產業重生
在2009年舉辦的紡織城藝術節上,人們感受現代藝術魅力的同時,更驚嘆于紡織城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神奇轉身。灞橋區不斷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延伸紡織產業鏈,興建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打造紡織產業項目新的承接地。
針對紡織企業“破產、改制、轉型、改造、升級”工作,西安市規劃紡織城綜合發展區面積為37平方公里,成立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向綜合發展辦下放土地、建設、規劃等15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大膽探索區辦融合的開發區建設發展模式,拉開了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的序幕。
破產不破生產力,進行企業重組,促進產業重生。2008年原陜西唐華集團及其所屬企業完成破產。2009年,對西北一印、國棉三、四、六廠及大華等5家企業進行了整合重組,成立了西安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設計規模30萬錠的西安紡織集團新廠區建設全面啟動。
如今,在灞河之濱,白鹿原下,新建設的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園區一期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設完成近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進15家企業入園。按照現代化、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灞橋區將把其作為傳統紡織產業搬遷改造和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地,努力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和西安東部工業走廊。
在紡織企業搬遷改造過程中,按照國際、國內領先的標準,重新定位新企業,配置新設備,研發新產品,覆蓋新市場,做精、做強紡織產業。同時,還積極引進印染、服裝加工及展示、家居、紡織品物流、研發等類型的企業,形成紡織集群,提供充分就業崗位。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業態
5月18日,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內鑼鼓喧天、禮花綻放,上千只和平鴿和氣球放飛騰空,西安紡織集團新廠區等39個項目集中開工建設。這些項目涉及商貿、文化、旅游、房地產、先進制造業等多個方面,標志著紡織城地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業態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順應新型工業化和現代生產模式要求,確立了“一業變多業(由單一的紡織產業變為紡織、商貿、旅游、房地產等多種產業),老城變新城、實現再就業”的總體思路,避免一業獨大給地區發展帶來的風險,改造提升老城區,規劃建設新城區。
實施“騰籠換鳥”,發展新型業態,籌措企業升級改造資金。由灞橋區政府、西安市紡織城綜合發展辦土地儲備中心對紡織城舊廠區的國有土地進行統一收儲,按照新規劃開發建設商貿、物流、住宅、文化創意等產業。堅持引進高新技術型、環保型企業,積極培育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物流、房地產、商貿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高效的新型工業和文化旅游業等主導產業。
隨著西安泵閥總廠、高速機械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國水風電項目等一批工業企業建成投產,灞橋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僅2009年就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5家,工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隨著海航集團、福潤超市、萬新購物廣場等一批大型商貿物流企業的引進建成,現代商貿物流業加速起步;隨著灞橋濱河濕地生態公園一期正式開園,基礎設施的改造建設,生態環境的改善,一大批房地產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一座集現代工業、商貿物流、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等產業于一身的東部新城區即將呈現在市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