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珠三角發展空間隨著高鐵延伸

2010-5-7 1: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京廣高鐵核心段武廣高鐵開通運營,從經濟發達的珠三角中心城市廣州到中部地區最大的區域中心城市武漢,行車時間從11小時縮減為3小時。 
  武廣高鐵帶動了一條從原料、零部件、基建、機械、配套設施、運營與物流及后續服務的高鐵產業鏈,也帶動了廣東、湖南、湖北三省產業的融合發展,更深刻影響著沿線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武漢、咸寧、赤壁、岳陽、長沙、株洲、衡陽、郴州、韶關、廣州等15個沿線車站的1億人口將從中受益。在可見的未來,武廣高鐵拉動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旅游熱、投資熱、產業轉移熱,將讓“武廣經濟帶”、“3小時生活圈”漸次變成現實。
  各地如何搶抓高鐵機遇提升發展質量、轉變發展方式?記者走武廣高鐵,看發展機遇,所見所聞,令人振奮。今天推出第一篇,敬請垂注。
  嶺南變通途。武廣高鐵的開通,打通了嶺南與“兩湖”(湖北、湖南)最快捷的陸路通道,更為珠三角地區開辟了廣闊的發展腹地。
  在區域經濟發展競爭中,經濟腹地是關鍵,有沒有腹地,腹地厚實不厚實,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腹地意味著市場、物流、人流,意味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回旋余地,也意味著勞動力的供給。
  長期以來,由于地理與交通的阻隔,珠三角地區缺乏厚實的經濟發展腹地。隨著制造業的高度集聚,珠三角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環境承載壓力越來越大,轉型升級面臨著瓶頸制約。
  隨著武廣高鐵開通、“3小時經濟圈”的實現,這種制約將獲得極大改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一下子將經濟腹地縱深拓展到1000公里以外的湖北。沿著這條黃金經濟帶,廣東產業快速北上,得到腹地的資源、人才和市場支持,將煥發新的活力。
  武廣高鐵帶動的產業轉移,將帶來雙贏的結果。一方面,高鐵將時空距離“拉近”,有利于珠三角產業突破梯度轉移的限制,并在向中西部縱深轉移中贏得發展空間,實現從加工制造到研發、信息、外貿服務的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中部地區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相對廉價的生產要素,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將形成一輪快速發展的浪潮。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區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時候,實現了原有生產線設備的更新、工藝的改進、技術的提升,使得產業轉移的過程同時也是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過程。
  更進一步看,武廣高鐵不僅改變了時空距離的概念,也改變了資源配置、產業分工的格局。沿著高鐵,廣貨北上,產業北移,這將進一步增強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在更大范圍內合理分工,有力推進廣東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另一方面,來自廣東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為湖南、湖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正如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董事長何玉華所言,武廣高鐵對實現“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經濟結構互補、促進鄂湘粵及周邊地區的合作、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隨著時空距離的“拉近”,粵湘鄂三省人員、資金、信息等流動更加頻繁,資源要素整合優化進一步加速,區域內最具強磁場效應的珠三角,自然可以集聚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并通過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帶動周邊地區和產業發展,最終實現整個區域的經濟增長。
  進入高鐵時代,人們對珠三角充滿了新的期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