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千億級別經濟盛宴 產業升級絕佳契機
2010-5-7 1: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1日,上海世博會如約而至,全球矚目。據上海世博會協調局消息,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源首次迎客204000人次,開館情況相當好,除了七個國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還在繼續裝修外全部展館都已經開放。而從5月1日開始的半年乃至更長時間,世博經濟誘人的效應更引人關注。根據研究保守預計,上海世博會的“產出影響”將達到794.77億元人民幣,其中“增量消費”為468.64億元人民幣。
新華網評論即指出,世博會是晴雨表,也是助推器。它見證了一些國家的經濟鼎盛繁榮,也曾在經濟大蕭條時推動了一些國家走出經濟困局。因此可以說,上海世博會的到來為世界經濟重建信心、振奮精神帶來了契機,更是催生了全球投資新熱點。
世博經濟:投資熱點引人關注
從全球來看,目前正值國際金融危機,是各國反思危機、重塑發展模式、尋求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的關鍵時期。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歷屆世博會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將成為世界經濟再次繁榮的新起點、新契機。對參觀者來說,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的世博會,確實是一“博”就可以玩轉天下。巨大的中國市場,也肯定會對世界各國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并對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乘數效應,國際零售業的巨頭也對上海世博會商機虎視眈眈。
從國內來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不僅對于國民經濟具有明顯的整體效應,而且可以讓上海成為世博科技的展示地、先行地。一系列龐大的數據也讓上海世博會這塊經濟蛋糕看起來格外誘人。
據《解放日報》報道,有專家算了一筆賬,世博期間國內外擁入長三角的新增游客預計分別約為3300萬人和190萬人,乘以去年國內外游客來滬人均消費,帶動的新增消費將分別超過483億元和102億元,而這近600億元的消費,效益可估。
長城證券認為,世博會帶來的顯著客流量效應將在5月和9月顯現,并帶來酒店房價的上漲。由于世博會的客源主要是國內觀眾,尤其是家庭觀眾較多,三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酒店將是世博會最大受益者,房價漲幅將達10-20%。同時,根據規劃,世博會相關地區將結合世博園區場館后續利用開發,依托城市公共文化活動中心,規劃建設新興都市商業中心,因而商業地產的投資也將會成為一個熱點。
還有業內人士從股市的角度分析:短期內,世博會將給上海的旅行、航空、酒店,餐飲零售業帶來利好影響;長期來看,世博會將帶來文化消費變革,中國的旅游業股票每年上漲17%,世博會召開,可能會上漲25%到30%。而隨著上海世博金(彩色系列)第一組的持續熱銷,收藏類彩色金條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歡迎,成為投資新寵。
應該說,上海世博會借鑒往屆世博會的成功案例,相信它的成功舉辦,對大至世界經濟格局,小到城市基礎建設、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居住環境改善等,都將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
一場千億級別的經濟盛宴,產業升級的契機
辦一個歷來規模最大的世博,無疑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最佳印證,這將喚起13億中國人莫大的民族自豪感。而成功舉辦世博,也是中國崛起的實力表現,同時是產業升級的良機。我們迎來的不僅僅是來自股市、樓市、收藏品市場的資本投資機會,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還帶來了無以計數的商業機會以及全產業鏈條的和整個長三角地區的長期發展機遇。
其實,就世界博覽會來說,本身就是一次進步。博覽會是一種投入少、效益高、無污染、零排放的綠色產業。它不僅僅能夠為主辦方帶來場租、管理等直接收益,同時會拉動建筑、物流、規劃設計、人力資源、咨詢、旅游、餐飲、服務、零售等多個行業盈利、發展。所以,上海卻投注巨大力量承接了一場世界上最重大的超級展會,其功用與意義便在不言之中了。
具體來看,正如日本產業館廣報部部長水村順一所表示,日本企業看中的是上海世博后的中國消費市場。可以預見,在上海世博推動下中國即將迎來消費時代,上海世博無疑是企業提高知名度的最佳良機。
旅游業。國務院研究室研究員陳文玲表示,旅游業對經濟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旅游消費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拉長旅游產業鏈。旅游消費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品的貢獻率超過40%。
戰略新興產業地位的確立使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產業獲得政策大力支持,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私人購買補貼、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電動汽車優先。而“低碳世博會”將拉動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超過1000輛。
此外,在世博會期間催生的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物流服務等各類新興產業將留在三林,優化現有的產業結構。(張穎潔)